电影《鹰从天降》中的枪械盘点(修正版)

火器百科 2025-01-14 17:06:08

1976年,导演约翰.斯特奇斯执导了电影The Eagle Has Landed《鹰从天降》(香港翻译为《猛鹰雄风》)。影片中,德国国防军伞兵上校什泰那因为看不惯党卫军的暴行,而被军事法庭处罚。然而,军方却找到了什泰那,要求他去执行一影片故事一波三折,但这不是重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部影片中出现的枪械。

《鹰从天降》同名连环画

和党卫军冲突时出现的枪械

在国防军伞兵和党卫军发生冲突的时候,双方都亮出了武器。这点也不完全是错误,事实上,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关系一直就很微妙——就像《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的党卫军上尉,就看不起国防军的中校。

冲突中,国防军主要是手持手枪,但也有士兵拿着一支FG42伞兵步枪。这说明这支德国国防军应该是空降兵部队的人。

冲突中,国防军军官主要是手持手枪

国防军伞兵军官的手枪主要是卢格P08自动手枪和瓦尔特P38自动手枪。

其中,卢格P08自动手枪可以说是德国在一战、二战期间的代表,甚至可以说是德国军官的象征。

该枪由乔治.卢格于1898年,在博查特自动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1900年装备了瑞士军方,1904年装备德国海军,1906年和1908年,又进行了2次改进,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卢格P08自动手枪。

卢格P08自动手枪,该枪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德国军官

这是一种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发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自动手枪,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肘节式闭锁机构。

卢格P08分为标准型和炮兵型、间谍型、海军型等多个型号。电影里面,德国国防军伞兵军官手里拿着的正是标准型卢格P08自动手枪.其全枪长220mm,枪管长102mm,全枪质量0.89kg,采用8发弹匣供弹。

而供炮兵、重机枪手使用的炮兵型,枪管更长,且使用弹鼓供弹——炮兵型是P08手枪中的宝中宝,由德国DWM公司于1914—1918年生产,仅2万支。该枪的准星为三角形斜坡准星,可谓风偏,配备带V形缺口照门的弧形表尺,分划为100米,最大表尺射程800米。

这支炮兵型卢格P08自动手枪安装了弹鼓并驳接了枪托

冲突的时候,也有军官使用瓦尔特P38自动手枪。该枪的诞生,和卢格P08也有关系——卢格P08自动手枪存在生产困难的问题,产量跟不上,而且在二战时其结构已经落后。瓦尔特P38自动手枪主要是配发给德军的下级军官,士官等人员使用,基本就是接P08的班。

瓦尔特P38自动手枪是二战中德军使用的主要手枪,其由卡尔.瓦尔特武器制造厂制造,卡尔.瓦尔特从1906年开始设计半自动手枪。1938年,瓦尔特公司设计的军用型手枪被德国陆军定为制式手枪,取名为瓦尔特P38自动手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了大约100万支瓦尔特P38自动手枪。1945年,卡尔瓦尔特武器制造厂被拆毁。后来,P38以P1的名称装备联邦德国国防军,并在市场上销售。

瓦尔特P38自动手枪,该枪同样装备德国军队

瓦尔特P38自动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击发后,火药气体将枪管和套简后推,经过自由行程后,弹膛下方凸耳内的顶杆抵在套简座上,并向前撞击闭锁卡铁后端斜面迫使卡铁向下旋转,使上突笋离开套简上的闭锁槽,实现开锁。该枪还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双动系统,这样,即使膛内有弹也不会发生意外。

瓦尔特P38自动手枪口径9mm,发射9mm巴拉贝鲁姆弹,全枪长216mm,枪管长125mm,弹匣容弹量8发。

除了两款手枪外,在靠近外围的位置,也有一—名国防军伞兵士兵手持FG42伞兵步枪。

注意突击炮下方的空降兵,其中一人手持FG42伞兵步枪

1941年的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后,德军认为,仅仅依靠MP40冲锋枪和毛瑟98k步枪的火力,无法压制敌军的轻重机枪,而德军的MG42机枪,又显得携带不方便,于是就诞生了FG42伞兵步枪。

FG42伞兵步枪由莱茵金属公司设计,但是德军对其生产进度不满,将部分生产任务移交给克里格霍夫公司。后者对其进行了一定改进。提高了生产工艺性。

FG42伞兵步枪,该枪装备德国空降兵

该枪使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由枪管下方导气管进入活塞筒,带2个闭锁突笋的旋转闭锁式枪机,被认为是参考刘易斯机枪。该枪的击发装置比较特殊,单发射击时处于闭膛状态,射击更精确;连发射击时,则处于开膛状态,以便冷却枪管。

该枪发射7.92mm毛瑟步枪弹,全枪长975mm,质量4.98kg,采用10、20发横向弹匣供弹。FG42年兵步枪主要装备德国空军部队,其首次亮相是在1943年9月12日德国空降部队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中。

1943年以后德国空降部队基本作为步兵部队使用,这种伞兵专用自动步枪需求不再迫切了。该枪的量产持续到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生产了7000余支FG42——其中大部分在克里格霍夫兵工厂生产。另有一些FG42第2型在奥地利的阿尔特堡迪特里希分部生产。

德国党卫军及其他当地守军在冲突的时候,主要是使用了毛瑟步枪。其中既有德国原产的毛瑟98K步枪,也有比利时仿造生产的M1930步枪。

毛瑟98K步枪采用7.92mm毛瑟步枪弹,5发弹仓供弹,全枪长1100mm,枪管长600mm。该枪的中国版本,就是著名的中正式步枪。

毛瑟98K步枪,德国步兵的基本武器之一

和美军交战时出现的枪械

首先必须说明一下,交战的地点在英国,但是有一支美军部队在此训练。德国伞兵化装成波兰伞兵,混进了一个村子,还得到了村民的欢迎。为了防止落下个“间谍”非名,他们在波兰军装下面,还穿上了德军军装。

但是,一个德国士兵,为了营救一个落水的英国小女孩,暴露了自己的德国军装,顿时一片哗然。德军上校什泰那命令士兵,将村民关押在教堂里面。但是,什泰那却不忍心,也不愿意用老弱妇孺做挡箭牌,在美军上尉的劝告下,将村民全部释放。结果——美军的装甲车来了,车载的勃朗宁M2HB重机枪对着德军控制的教堂猛烈扫射……

这里,德军使用的是英国的司登冲锋枪,但也有可能是德国高仿的波茨坦冲锋枪(注意,波茨坦冲锋枪不是MP3008。前者弹匣是横向弹匣,后者是下方弹匣)。

司登冲锋枪是在敦刻尔克以后,英军为了补充武器缺口,而特地研发的。其被称为“水管工人的杰作”,因为该枪看上去,到处都是管子。而司登的名字,来自于几位设计师名字的首字母,即STEN,这是一种自由枪机式自动武器,9mm口径,具体可以分成6个子型号。

德军使用了司登冲锋枪或其德国仿制版——波茨坦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发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采用简单的内部设计,横置式弹匣、开放式枪机、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该枪设计简单、造价低廉,非常适合于在战时大量生产。

司登冲锋枪中产量最大的就是司登MKⅡ冲锋枪,即剧中的司登冲锋枪,共制造约二百万把。司登冲锋枪虽然具有造价低廉、结构简单。补给容易等优点,但相应的,也拥有诸多缺点,其最大的缺陷就是粗糙,有走火或卡壳的可能。最著名的一次故障,就是捷克人刺杀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时,司登冲锋枪居然卡壳了,计划差点失败。

美军在战斗中,主要是使用了M2卡宾枪和勃朗宁M2HB重机枪。M2卡宾枪是MI卡宾枪的改进型,相比M1型多了全自动发射能力。M2 卡宾枪于 1944年定型,增加了快慢机,可选择单发,连发射击模式,选择杆抬起阻铁,解脱击锤,即可连续发射。由于全自动射击时弹药消耗特别快,因此其把弹匣容量增加到30发,但也可与原来的15发弹匣通用。

M2卡宾枪是一款全自动卡宾枪,配备15发和30发两种弹匣

M2卡宾枪发射.30 MI卡宾枪弹,比标准步枪弹短小,加之可以连发,所以也有人认为其具有突击步枪的特征。但是,从弹药的性能和外形看,M2卡宾枪更多是介于步枪和冲锋枪之间。M2卡宾枪仅生产了57万支,一般装备给士官或军官使用。

战斗中,德军依靠地形优势,和美军对射,打死了多名美军士兵。但是,随着美军装甲车开到,一切都改变了。车载的勃朗宁M2HB重机枪喷出火舌对着教堂就是一通扫射。

勃朗宁M2HB重机枪开火扫射

勃朗宁M2HB重机枪,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由约翰勃朗宁研发,1921年,研制出原型枪,MI921水冷重机枪。经过几次改进,在1933年定型为M2HB重机枪。其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发射.50 BMG弹(即12.7x99mm机枪弹)。全枪长1653mm,枪管长1143mm,弹链供弹,全枪质量58kg(含三脚架)。

勃朗宁M2HB重机枪发射的.50 BMG机枪弹,是一种很强悍的枪弹,其枪口动能可达18000J,加上450—600发的理论射速,配合专用的大容量弹链,对付德军的教堂根本不是问题。在重机枪的扫射下,德军纷纷毙命。只有少数人逃走,包括上校什泰那!

勃朗宁M2HB重机枪,在剧中起到了压制德军的作用

在一路美军和德军交战的时候,另外2名美军去调查一位叫捷安娜的女士。结果,这位女士开枪,打死了一名美国军官,随即自己也被M2卡宾枪击毙。

很明显,她就是德国人的间谍! 捷安娜的手枪是一支.38 Special口径的转轮手枪。具体而言是柯尔特官方警察型转轮手枪。这是一-款柯尔特公司为警察设计的转轮手枪。但是也有一些军人自己购买使用。共采用6发转轮供弹,枪管长4—6英寸。电影里面的,是一支5英寸枪管的型号。值得一提的是,该枪后来派生了一款新枪,即柯尔特特种侦探转轮手枪。

柯尔特官方警察型转轮手枪

刺杀“丘吉尔”时出现的枪械

什泰那上校逃脱后,设法弄到了美军军装,混进了丘吉尔的住所。两人相遇,什泰那开枪了,枪声惊动了英国军警人员,他们蜂拥而来,打死了什泰那。这个时候,一名军官说出了真相——被打死的,只是丘吉尔的替身。

英国军官使用的手枪是韦伯利MK Ⅵ转轮手枪。这是一款真真正正的大口径转轮手枪,口径达0.455英寸,容弹量6发。

英国军警使用的是韦伯利MK Ⅵ转轮手枪

韦伯利MK Ⅵ转轮手枪是英军制式武器,该枪由英国著名枪械设计师菲利普.韦任尔设计,由伯明翰的韦伯利.斯科特武器制造公司生产,英国军队1915年5月开始装备。其全枪长286mm,枪管长152mm,全枪质量1.08kg,转轮弹膛容弹6发,初速198米/秒。该枪的所有版本皆采用双动式板机,弹药为.455韦伯利转轮手枪弹。

该枪具有诸多优点:由于其采用中折式设计,当射手把枪管向下折开的同时,弹巢里的弹壳会同时弹出,退弹快,有利于重新装填;另外,该枪有着较高的加工标准,坚固耐用,即使在最极端的战场环境下也能使用;同时,由于采用大口径的.455韦伯利转轮手枪弹的缘故,其在有效射程内具有较好的停止作用。

但相应的,该枪也有一些缺陷,.455韦伯利转轮手枪弹的速度相当慢,其枪口初速不超过200米/秒。另外,该弹超过17克,后坐力也相当大,一般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射击精度较差。

韦伯利MK VI转轮手枪长期装备英国军队和警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韦伯利MK Ⅵ转轮手枪就在服役,二战期间,虽然英军打算换成.38口径转轮手枪,但是由于产能不足,还是有一些韦伯利MK Ⅵ转轮手枪服役,直到于1954年,被勃朗宁M1935自动手枪所取代。而一些警察单位则使用至1970年代。

结语

《鹰从天降》这部电影.很成功的从一个德国军官的角度,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战争和人性的关系。如果什泰那没有和党卫军冲突,或者他的手下不去救人,或者他不放了村民……整个电影中,最让人动容的,还是村民的一句话: “上校,你们的事情,我不懂,但我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1 阅读:30

火器百科

简介:轻武器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