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人喜欢看书吗?你们有多久没去过图书馆了?

方舟文化 2025-04-07 11:55:07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特别想看书,而且是养生方面的书籍,家里满墙的书已经满足不了我,可能是刷到那些讲中医的视频太多了,所以星期五特地跑去图书馆,狂借了10本书回来。

图书馆修得真不错,停车也很方便,超过半小时只要5元。外面马路上的停车位都装了地探仪,也是要收费的,价格应该差不多。

想不到图书馆人还挺多,里面没有拍照,去了直接去机器上刷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借书了。

图书馆分三层,我问了一下义工,他们让我直接上二楼去2号阅览室就可以找到我要的书。路过每一个阅览室,我都瞄了一眼,嘿嘿,人还都是满的,也很安静,来这里磨枪磨炮摸鱼的还真多人,不过大多数是年轻人,也有带着小孩子来的宝妈。

阅览室的书架上书籍琳琅满目,全部都贴了标签,和大学里面一样的,很快就找了我想看的书籍的类目,不过版本很多,还得花点时间挑一下。有些书标题很吸睛,一打开就看不下去了,所以左挑右挑,一下子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小时,时间过得真快。本想着半小时搞定,还可以省个停车费,结果还是失算了。

一次借书最多只能借10本,可以借一个月,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借书免费,真是大福利。不过呢,我还有很多想看的书,这里都没有,感觉这个图书馆的藏书量还是太有限,下次还是要去大一点的去看看才行。

挑好的书,在一楼的机器上扫一下,就可以拿走了,真的很方便。

这几天在家先翻了一下黄帝内经,妈呀,古人的生僻字可真多,不过好在有豆包,不认识的问她,随时给你解答,看书的效率也是提升了不少,关键是可以懒得去百度上搜那些生僻字,平时根本用不上,遇到的时候又不认识。

俗话说,开卷有益,是没有错的。每天早上做八段锦锻炼身体,但是总感觉脑子里面空空的。为什么说老祖宗的智慧可以流传前年呢?因为认知差。为什么上古时候的人,随随便便都可以活到100多岁,一个大自然没有别认为破坏,另一个是人会将自己的生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就是总结大自然的规律,学会阴阳平衡。而我们现在的人呢,虽然高科技发展好像很厉害,但是人的生活却越来越不健康,现在的很多疾病在古代根本就没有,能活到100岁的都是稀罕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过了那种为了谋生而不在乎一切的年纪,现在反而是对生活平淡,身体健康更加注重。古人是很注重阴阳平衡的,任何的疾病都是阴阳失衡,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曰:饮食不节以生百病。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皮稿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黄帝内经曰:心寒则肝郁,肝郁则脾虚。

所以,花是浇死的,人是气死的。凡是大病必须与情绪有关,长期情绪不佳,必会催生大病。身体最大的寒气,不是来自饮食或穿衣太少,而是长期的生气和郁闷。气血好,女人才美。恢复气血的方式就两种:睡觉和运动。人的样貌七年一变化,人的气色七天一变化,想变好看,先管好自己的情绪。

我觉得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中医。因为西医是看局部的,哪里不舒服就去哪个科,检查就是用仪器,检查得到就是有病,检查不到就是没病。而中医是看整体的,哪里不舒服,真正的中医会从身体的整体去把脉问诊,不需要什么机器,三个手指头号脉就洞晓一切,真的是博大精深,太神奇了。我们普通人虽然不需要达到行医的水平,但是基本的中医常识还是需要学习的。

0 阅读:0

方舟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