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你因追逐成功而失败,但你失败后,为啥还是不能成功?

老方说说老方 2024-10-25 17:06:54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我原来以为它是正确的,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因为它的逻辑貌似没有问题,而且有很多例子证明了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后来我开始怀疑,为什么?因为我发现成功或许是一种“幸运者偏差”,一将功成万骨枯,相比失败后又成功的人,失败后还不成功的人太多了。

这是一个成王败寇、以结果论英雄的世界,既然你成功了,那之前的“失败”就是传奇故事,就称不上失败了。

但我坚持认为,相比成功,失败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

成功,从失败开始。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失败走向成功,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古今中外的故事的内核大都是一致的,情节各有繁复,人物各有特点,但无论怎么变化,所表达的主题都是所谓的逆袭之路。

这是因为人永远是追求希望,从生物层面讲,“进化”确实是我们的底层逻辑。而进化的核心就是成长、发展和成功。

比如一个孩子慢慢的长大,一个公司慢慢的通关,一个国家慢慢的强大……过程是曲折和艰难的,但结果都是好的。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天道”,事物总是从自身的反面开始。

道理是道理,可如我们所见所知,大多数人都是一辈子相对弱小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失败和悲剧的一生,他们一直在人生的低谷徘徊,他们从来没有爬到高山之巅。

很多人因为追逐成功而获得失败,为什么?

这样的人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实中的,比如王莽这个人,他岂不是因为追求成功而获得了失败?

还有近代的某个人物,他也是想要取得成功,但最终是取得了失败。历史或许太远,但我们从身边的人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他们追求财富、权势和名望,为此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结果却一败涂地,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差强人意。

为什么如此?我想了很多次,后来我们理解了,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想法出了问题,他们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是为了向什么人证明自己,想要让别人说他好,夸赞他……总之,他们的杂念太多了。

而因为他们欲望太炽盛,企图心太强,对成功太过于执着,在面对现实困难的时候,他们就想着借助外力,找靠山,走捷径,投机取巧,妄想一夜暴富。

为此,他们放弃了道义、诚信、真我等很多东西,哪怕是最终侥幸得到了“成功”,也弥补不了他们的损失和缺陷。事实上,这个“成功”反而很快给他们带来失败和灾难。

相反相成:你因追逐成功而失败,但你失败后,为啥还是不能成功?

想着从外部因素和条件找助力,不是绝对行不通,这么做的坏处除了上面所说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势利心带来的短视、局限和市侩。

你可以找靠山、关系、资本等助力,别人也可以啊,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比其他人都强?而且别人为什么要助力你呢?这里有太深刻的内容,老方会在专栏里详细讲一讲,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我们这里主要是还是讲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何达成的问题,首先失败是必然的,很少有人第一次做事就成功,关键是在失败后如何走向成功,让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

很多失败者之所以不能成功,老方说关键是5点:第一,不诚无物,你若是没有真诚的动机,内心不够纯粹,你就很难取得成功,这点可以结合稻盛和夫的“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来理解。

第二点则是你有没有真正总结和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否则失败就只是失败,你等于是辜负了失败。第三就是你的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第四就是你有没有找对方法,有没有采取正确的策略,有没有正确的人帮你。

第五则是时机的把握,哪怕你什么都对了,如果时机不到,那也是不行。所以你还要能够审时度势,以及耐心等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成功在于内因,千万不要把力气用错了地方。

如果只知道从外因上找资源找关系,那还是求人,很多人都会强调所谓的“合作”,以合作的名义自欺欺人,这个路子其实很难,要付出的代价通常不会低。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内因才是根本,当我外因也不是不重要,外因也是重要条件,但我的意思是分清楚轻重和主次。如果没有内因的完备,那外因也不太能够发挥作用。

哎,人的欲望太多了,越是聪明的人就越迷惑,就越是欲壑难填。其实多即少,少即多,世上的事情要反过来看才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要注重过程的修炼,比如一个员工要进步,必然是做一个事成功了,然后才有做另外一个事的机会,只有不断取得成功,他才能成功,这就叫猛将必发于卒伍。

所以从成功走向成功是成功之路,失败未必会成为成功之母,就现实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行累积,行稳致远,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以上,诸君共勉之。

0 阅读:11

老方说说老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