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脾气并不代表软弱”,这句话,在中国宣布取消与英国的1843亿英镑核电项目时,得到了完美验证。面对英国一再拖延付款的行为,中国选择强硬回应,不再忍让,震动全球。“中国的好脾气已经用完了,忍不了。”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中国经济崛起后的真实写照。
早在2010年,中国的GDP就已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此,世界再也不能忽视这个东方巨人的崛起。
实际上,无论是从基建还是制造业,中国已然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基建狂魔”,凭借强大的经济体量和制造能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中国寻求合作。但即使如此,中国在与各国的合作中,始终保持了一种“宽容”的态度,愿意帮助经济困难的国家,也愿意理解他们的难处。
然而,这一次,中国的忍耐似乎走到了尽头。英国在与中国签署的核电合作项目中,不仅拖延资金拨付,还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让中国和日本先垫资。
日本很快因不满退出了,但中国本着大国胸怀,对英国经济困难表示理解,于是选择暂时继续推进。结果,英方始终未能兑现承诺,最终逼得中国果断做出了这个决定:取消了这个原本价值1843亿英镑的核电项目。
这一下,不仅让英国愕然,全球舆论也为之一振。中国的强硬姿态,终于打破了“忍让就是软弱”的旧印象。对此,俄罗斯立刻表示支持,称“早该如此”——看来这次中国的强硬动作,得到了不少“铁哥们”的支持。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强国,已经不再是“好脾气”的代名词。过去几年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壮大,技术实力也逐步提升。对于外国的任何不公平行为,中国已不再一味退让,强硬捍卫自身权益的态度,也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大亮点。
虽然,中国在基建领域的迅猛发展,赢得了“基建狂魔”的称号,但这一称号属实来之不易。中国不仅在国内创造了无数高铁、桥梁和高速公路,也在世界各地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在面对诸如英国,这样经济困难的国家时,中国的“友好”态度曾经让不少人误解为软弱。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逐渐意识到:这不再是那个可以任人揉捏的中国。
正如那句经典的话:“打得过你,不屑于打;打不过你,但也不怕打。”如今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不被人任意欺凌的实力,而这种强硬的反应,也让全球再次感受到了中国的真正“硬实力”。
“好脾气并不代表软弱”,这不仅仅是中国的国策,也是中国对于任何试图挑战其权益的行为,做出的最坚决的回应。毕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一直宽容,尤其是当忍让带来的是一次次的“背后捅刀”。
英国是个经济困难的国家吗?请问英国农民的养老金是多少?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农民养老金又是多少???
确定是英镑?
乌粉瑟瑟发抖
西方高福利国家,依靠“民主”的游戏规则,把个人利益无限放大,最终把国家财富分尽吃光。
西方高福利国家,依靠“民主”游戏规则,极力放大个人利益,最终把国家财富分尽吃光。
国际合作必须要有这样强硬的态度,为今后的合作树立正确的导向!
问题是已经自己出钱出力建好的部分工程款能要回来吗
真硬
建议英国没钱可以拿大英博物馆,和各大图书馆,还有他们家各种高科技抵债
和老百姓有关系吗?
老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