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解除了乌克兰安德烈·戈纳托夫武装部队联合部队司令职务。2024年6月24日,泽连斯基任命安德烈·戈纳托夫为乌克兰武装部队联合部队司令。这位在巴赫穆特战役中叱咤风云的指挥官,任职不到一年为何突然被解职?

安德烈·戈纳托夫
戈纳托夫上任后,正值乌克兰在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斯克)与俄军展开惨烈拉锯战的关键阶段。尽管乌军最终控制了部分城区,但战斗消耗巨大且未能彻底扭转俄军攻势。2024年底俄军加大对哈尔科夫地区的攻势,乌军面临东西两线作战压力。联合部队未能有效组织防御,导致防线被突破,综合起来被认为未能承担核心指挥职责,因此触发了泽连斯基问责。
戈纳托夫成于巴赫穆特败于哈尔科夫作为2024年乌军最血腥的战役,巴赫穆特争夺战日均伤亡超过500人。戈纳托夫指挥的第93机械化旅在此役中表现亮眼,一战成名。但是,在2024年11月俄军发起的"冬季攻势"中,戈纳托夫负责的东北防线出现7公里缺口,导致扎波罗热地区12个定居点失守。尽管事后乌军成功反推,但这场战役指挥失败成为其污点。

巴赫穆特必争之地
作为2024年乌军最血腥的战役,巴赫穆特争夺战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日均伤亡超过500人,戈纳托夫指挥的第93机械化旅表现亮眼,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为乌军的推进付出了巨大努力。在巴赫穆特的大街小巷中,建筑物林立,每一处拐角、每一栋房屋都可能成为敌人的藏身之所和致命陷阱。第93机械化旅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俄军展开逐屋争夺,通过这种战术在充分利用城市的地形地貌迟滞俄军的进攻,极大地消耗了俄军有生力量,挫败了俄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也让戈纳托夫一战成名。

巴赫穆特巷战
在2024年11月俄军发起的“冬季攻势”中,安德烈・戈纳托夫负责的东北哈尔科夫地区成为了整个战局的关键转折点。在当时的局势下,他肩负着稳定防线、抵御俄军进攻的重任。然而,在这次冬季攻势里,他负责的东北防线出现了惊人的7公里缺口。从防御部署来看,在靠近前线的沃夫昌斯克地区,本应构建的防御工事严重缺失,不仅没有第一道防线,连基本的地雷也不见踪影。再加上美国禁止乌使用其提供的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导致乌克兰无法借助“海马斯”火箭炮在俄发动进攻之前阻止敌人兵力集结,使得俄军不受阻碍地将兵力集中在边境地区,进而抓住机会突破防线,让这7公里的缺口成为了整个防线的致命伤。

哈尔科夫地区
尽管事后乌军经过艰苦奋战成功反推,重新夺回了一些失地,但这场战役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成为了压垮乌军士气和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乌克兰军队乃至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暴露出乌克兰军队在防御体系、指挥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为后续的战局发展埋下了隐患。而对于戈纳托夫而言,此次防线的重大失误也成为了他军事生涯中的重大污点,最终导致他在2025年2月26日被泽连斯基解除职务。

泽连斯基很生气
泽连斯基的"军事改革2.0"来得太晚当泽连斯基在2025年签署《2025年军事改革法案》时,乌克兰已在战争泥沼中深陷多年,这无疑让这场“军事改革2.0”显得姗姗来迟。此前哈尔科夫防御线的致命失误,让乌克兰军队付出了惨痛代价,也充分暴露了其军事指挥体系的沉疴痼疾,本应更早被重视并解决。
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将联合部队司令部进行拆分,划分为东、北、南三大作战集群,这些集群直接对国防部长负责。这种“去中心化”的变革,意图打破过往高度集中的指挥架构,让指挥更具灵活性与分散性。联合部队司令一职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战区指挥官-旅长”两级指挥链。精简指挥层级,大大减少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理论上作战指令能更迅速下达至基层部队,显著提升作战反应速度,让军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更快做出应对。

机械化旅
同时,为紧跟国际军事步伐,乌克兰引入北约标准的“联合行动中心”。这一中心堪称军队的智慧中枢,整合了情报收集、指挥调度、行动控制等多种关键功能。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它能实时收集战场情报,为指挥官提供全方位、精准的战场态势分析,助力指挥官做出更科学、及时的决策。

泽连斯基
然而,乌克兰军队长期形成的作战习惯和思维模式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即便引入了北约标准的联合行动中心,军队要熟练运用并充分发挥其效能,还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与磨合。而且,乌克兰军队内部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也可能与新的扁平化指挥体系产生冲突,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成为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泽连斯基的“军事改革2.0”虽立意深远,但由于起步较晚,留给改革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

泽连斯基视察部队
崩塌边缘的抉择:乌克兰如何在西方操控与内部裂痕间破局泽连斯基解帅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乌克兰深陷的致命困境:西方援助的"输血管道"越收越紧,内部派系斗争暗流汹涌,战场指挥体系脆弱如薄冰。这场战争早已超越单纯的军事对抗,演变为大国棋盘上的"代理人战争"。北约的武器库正在被乌克兰的鲜血逐渐掏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链条越缠越紧,而泽连斯基政府"去寡头化"的承诺,反而让军队成为政治清洗的牺牲品。当巴赫穆特的硝烟散去,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乌克兰究竟要成为西方的"民主标本",还是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破碎棋子"?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个被解职的将军名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