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韩国本土的调查机构发布了关于韩国新任总统人选的民意调查结果。令人好奇的是,这份排名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 独立于执政党之外的民主共同党领袖李在明,其民意支持度高达46.3%,这一比例逼近半数,位居所有候选人之首。 位于我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旗下的几位要员,诸如劳动就业部部长金文洙及该党领袖韩东勋,其民意支持率均未突破20%大关。若假设两党展开一场模拟选举,结果显示在野党的支持率普遍高于国民力量党。
这份民意调查的揭晓,似乎预示着韩国政治舞台的新篇章即将展开。根据排除诸多不可预测的变量后得出的分析,李在明似乎在角逐下届韩国总统的宝座上占据了显著优势。与此同时,现任总统尹锡悦似乎已经陷入被动局面,而驻韩美军可能将面临一段不那么顺利的时期。 因此,该民调的发布标志着韩国民众普遍渴望变革的强烈意愿。特别是在美国航母抵达朝鲜半岛这一敏感时刻,韩国相关机构发布的民调结果,无疑是对特朗普政府及美国当局的一种挑战,充分体现了韩国民众普遍渴望摆脱美国影响,追求半岛和平的强烈心声。 那么,接下来韩国国内局势的发展趋势将如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尹锡悦已陷入全面败局,毫无逆转局势的可能。
尹锡悦被认为是韩国历史上行为最为另类的总统,其做法不仅引起了民众的不满,也令驻韩美军感到不悦。原因在于,尹锡悦在未事先通知驻韩美军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布了戒严令。鉴于驻韩美军在韩国的特殊地位,尹锡悦的这一越级行为自然引发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因此,在韩国国会废除戒严令并罢免总统尹锡悦之后,驻韩美军保持了静默状态,这充分表明驻韩美军对尹锡悦的态度极为不满,并对韩国当局清算其行为持默许态度。即便特朗普政府上台,特朗普也未对尹锡悦发表任何支持性的言论,甚至已有迹象表明特朗普有意与尹锡悦保持距离。 而且,近期证词对尹锡悦的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例如,一位韩国情报机构官员透露,他当天曾接到尹锡悦未接听的电话,尹锡悦在电话中表达了将直接逮捕韩国国会内部所谓“政见人士”,即国会议员的意图。在法庭询问中,韩国某特战团团长承认,其指挥的部队在总统命令下参与了封锁国会的行动。韩国国防部公布的资料更是令人震惊——韩军在戒严期间携带实弹,投入了上百辆军车和1500多名官兵,携带上万发子弹执行封锁国会任务。
国家情报院及军方团长的证词,以及韩国国防部公开的证据均有力地驳斥了尹锡悦辩护律师关于“戒严仅具警示性质”的说法。这些材料充分揭示了尹锡悦已涉嫌破坏韩国的宪法秩序,企图通过宣布戒严这一手段,实质上是在进行一场政变,以夺取政权。尹锡悦对此戒严行动的策划蓄谋已久,幸赖国会的不懈努力和执政党的关键支持,此次戒严企图未能得逞。 因此,尹锡悦的败局显然是咎由自取,预计韩国法院将有可能对其判处严厉刑罚。 其次,李在明强势崭露头角,其支持率位居首位,这充分表明李在明提出的各项主张与韩国民众的期待高度契合。 李在明秉持与文在寅相似的执政理念,他坚决反对萨德系统部署于韩国,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积极倡导与朝鲜保持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推动地区和平进程。在韩国面临戒严风波之际,李在明积极响应民意,与民众携手捍卫国会权威,对尹锡悦政府的不当行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在经济领域,李在明提出将韩国社会上层人士的收入中的一部分无条件分配给底层民众,以确保他们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他更进一步提出,应采取措施对财阀进行改革,以减轻甚至消除财阀对韩国政治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房地产领域,李在明主张严厉打击开发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这些政策深受底层民众的欢迎。尽管韩国财阀可能会对李在明设置障碍,但凭借底层民众给予的高票支持,李在明有望成为韩国的新任总统。 第三,驻韩美军的好景可能即将结束。李在明视韩国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他很可能要求美军将战时指挥权归还给韩国军队。
2021年7月,李在明在一场对话中公开将驻韩美军称为“占领军”。此言一出,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引来一些亲美人士的批评。尽管如此,李在明仍旧坚定地维护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李在明对美韩同盟持肯定态度,但他强调,美韩同盟关系不应以损害第三国利益为代价。若驻韩美军干预韩国内政,或影响韩国的外交政策,这在李在明看来是无法接受的。 李在明对韩国历史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他指出,韩国在建国初期未能彻底清算前日本殖民者的代理势力,导致出现了尹锡悦这类“亲日总统”,他们持续损害韩国的合法权益。这一现象反映出李在明坚决捍卫韩国独立利益的立场,与尹锡悦等亲日损害韩国利益的总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文在寅执政期间,他曾努力争取将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收回。相较之下,李在明的诸多政策和行动显得更为激进。若其成功上台,极有可能一举废除驻韩美军在韩国的特殊地位,迫使驻韩美军从现有的优越地位转变为类似于驻德美军的普通驻军,进而使韩国在内政和外交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