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烟花垃圾。“河流守望者”微信公众号/图
花花绿绿的纸壳、竹签、残渣满地,红色的塑胶跑道被烫得青一块紫一块,灰蒙蒙的云层之下,显得格外阴沉。
2025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湖南长沙的靳江河畔,这幅光景映入吴立强眼帘。
享受绚烂的烟花之美后,大多数人拍拍手上的炮灰就回家了,并不在意暗夜里的狼藉。吴立强是“湖湘益起来”的发起人之一,早在2025年元旦,因为目睹河边遍布烟花垃圾的“盛况”,他忍不住拍了一条视频,倡议大家在过年期间燃放烟花后,自觉将垃圾收走。
没想到天下苦烟花垃圾久矣,视频成了倡议,从湖南发展至全国,最终有八十多个组织,三千多位志愿者投入到“2025首届烟花零废弃行动”(下称“行动”)中来。
从山西吕梁、湖南长沙到甘肃兰州、广东阳江,历时24天,行动总共清理近7吨烟花垃圾,在吴立强看来,这一数字哪怕仅仅对一条河流而言也“太小了”。
每年烟花垃圾的总量暂无权威统计数字,但从个别城市数据可窥见一斑。根据当地媒体《江南晚报》报道,仅无锡一座城市,除夕一夜过后,就清理出烟花爆竹残留物八百余吨。
越来越多的城市解禁了烟花燃放,烟花的喧闹也体现在垃圾上:越来越多烟花集中到空旷的河边燃放,使得河流遭了殃;固定底座式的礼炮烟花有所遇冷,而新涌现的网红“加特林”烟花更便携,也带来更细碎的垃圾……

2025年2月2日,正月初五,山西吕梁市交城县志愿者正在清理河道中的“加特林”烟花发射桶。受访者/图
寻宝游戏2月8日的长沙,最低气温仅有1°C。作为领队的吴立强穿戴齐整,武装到了手指,依然被寒风“吹出了”腹泻。6岁的儿子同样难挨寒冷,“手都冻僵了”,在征得父亲同意后,到河岸边奔跑玩耍去了。
时值正月十一,年味渐淡,但靳江河畔的烟花垃圾仍满满当当。
靳江是湘江西侧的支流,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毗邻“花炮之乡”浏阳,有着浓厚烟花传统的长沙,环卫工人每天两趟的清理频次,显然敌不过烟花垃圾增加的速度。
吴立强已经有十多年的公益经验,但今年也是他第一次参与捡拾烟花垃圾。在几天前的1月25日,小年夜后的周末,他曾在靳江河边开展过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有太多细碎的灰尘碎屑了,我们觉得距离清理完遥遥无期,最后只清理出36公斤左右。”
如今重返靳江河,他的准备充裕多了。除了钳子和垃圾袋外,吴立强还带了扫把与手套,用于清理细碎垃圾——仙女棒的金属丝、被踩碎的“加特林”塑料管、火药燃烧后的灰烬等。六十多位志愿者用了一小时高效清理了长度近百米的河段,这一次的战果足足有71公斤,装满了11个大垃圾袋。
志愿者队伍中大多是携家带口的附近居民,最小的一位儿童只有4岁。吴立强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比大人们来得更高。有孩子戴着手套从地上捧起烟花灰,还有路过的孩童想要加入进来。“他们觉得在参加一场寻宝游戏,甚至会‘保护’自己捡到的垃圾不被拿走。”吴立强也配合地给垃圾称总重,大声宣布最后的“胜者”。
在山西吕梁交城县,正月初五这天,当地的志愿者创下了纪录。据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张晋介绍,以学生群体为主的两百多位志愿者踩到结冰的磁窑河面上,足足清理出近一吨的垃圾,既包括烟花垃圾,也有水瓶、编织袋等生活垃圾。以至于团队向交城县住建局协调来一台吊车,才将大袋的垃圾运出河面。
张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磁窑河的河道刚完成修缮不久,距离路面有6米的高低差,存在一定的视野死角。一些市民因此出于“好心”而将垃圾丢入河道。“有的人在路面上放完烟花之后,可能觉得垃圾留在路上不太好看,就随手扔下去了。”他有些哭笑不得,“其实还不如丢在路面上,方便环卫工人来打扫。”

2025年2月2日,正月初五。山西吕梁市交城县的志愿者将烟花垃圾清理完毕后,用吊车将垃圾运出河面。受访者/图
易被忽视的河流污染源翻看志愿者捡烟花垃圾的图片,不难发现,大多数场景都在河边。的确,烟花垃圾是一种易被忽视的河流污染源。
吴立强分析,长沙大部分高层小区内部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因此居民们都选择到空旷的河边放烟花。张晋所在的交城县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当河畔成为城市居民默认的烟花燃放地,清理不及时的烟花垃圾一旦进入水体,会带来污染风险。而这场烟花垃圾清理行动得到全国多地响应,也正是因为河流。
行动缘起于吴立强的一条视频。2025年元旦,吴立强与家人路过靳江河边,被散落一地的烟花垃圾所震惊。他随即拍了一条2分钟长的视频,用无奈的口吻喊话放烟花的人自觉将垃圾带走,“这还只是过元旦,要是过年可怎么办啊?”
最终,这条视频得到了157次转发。吴立强和公益伙伴们商量,能否用倡议的形式,发起一场更大范围的垃圾清理行动。
吴立强很快想到了绿色潇湘——湖南知名的环保组织。绿色潇湘发起了北京守望者环保基金会,基金会搭建的“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已有超一百万公众参与,通过“巡河宝”小程序鼓励志愿者参与河流保护行动。
很快,湖南省就有12家组织加入行动。此时,吴立强还未意识到这一行动将要走出湖南,辐射全国。1月16日,倡议发出。短短4天后,参与组织就猛增至78个。
在绿色潇湘发起人刘盛看来,最后的组织名单“千奇百怪”,有环保组织、社工机构、志愿者协会等等。“地域上不仅有湖南,甚至还有远在新疆、上海的。这恰恰说明他们都看到了身边烟花垃圾的乱象。”

长沙靳江河岸,烟花垃圾经志愿者清扫前后的对比图。受访者/图
更难搜集的“加特林”烟花垃圾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对烟花实施“禁改限”,在确保安全和环境可承受的情况下,特定时段和区域可以燃放烟花。
刘盛注意到,固定式的礼炮烟花正在失去消费者的青睐,“因为烟花不再是用于炫耀财富的社会象征,更多服务于情绪价值。”而更具有话题度、更适合社交媒体传播的“加特林”烟花成了新宠。
“加特林”烟花是一种形似加特林机枪的筒式手持烟花,点燃后会有五彩斑斓的焰火从“枪口”喷涌而出,带来强烈的快感。
新的玩法也给捡垃圾带来了新问题。“传统的礼炮式烟花发射完后,大家往往就把底座扔在那里不管了。而‘加特林’的残余物则十分轻便,容易被随意丢弃,反而给收集造成了困难。”张晋表示。
据时代财经报道,“加特林”烟花的市场价在2024年迎来猛跌,每支价格从100元跌至30元左右。网红烟花价格亲民,销量维持高位。据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数据,2023年浏阳烟花爆竹产值大幅增长68.79%,达508.9亿元,2024年则为502.2亿元。
如此对比,此次行动所清理的近7吨烟花垃圾仍是沧海一粟。吴立强并不否认行动成果的微小,但更愿意提起自己前些天看到的一幕:一位父亲在靳江河边放完“加特林”烟花后,将残存的塑料管随手带走了。这让他相信,改变正在同样微小的地方发生。“我们在给行动起名的时候,特地加入了‘首届’。因为希望还会有第二、第三届。”
南方周末记者 海阳
责编 汪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