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兵变,李隆基狠下心保杨玉环的话,陈玄礼真的敢杀皇帝吗?
天宝十五载的那个夏天,注定要载入史册。长安城内人心惶惶,潼关一战的噩耗传来,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李隆基仓皇出逃,带着杨玉环、杨国忠等人向蜀中进发。在这场逃亡中,禁军将士饥肠辘辘,怨气冲天。当他们抵达马嵬驿时,积怨已到爆发边缘。陈玄礼作为禁军统领,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保全圣驾,还是顺应军心?如果李隆基执意保住杨玉环,这位追随天子数十载的老将,真的会对至尊无上的皇帝挥剑相向吗?当历史的车轮碾过马嵬坡,当爱情与权力在这个小小的驿站发生碰撞,一场改写唐朝命运的剧变即将上演。面对军心可用而君心难测的困境,陈玄礼究竟会如何抉择?
一、安史之乱爆发前的隐患
天宝十四载末,杨国忠已然成为朝廷实际掌权者。这位出身并不显贵的官员,凭借着妹妹杨玉环的关系,从一个普通的地方官一路攀升至宰相之位。他不仅掌握了朝廷大权,更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朝廷各个要职。
杨国忠上任后,在朝廷内部推行了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他首先打击异己,将一批老臣排挤出朝廷核心圈子。其中包括李林甫的旧部和一些反对他的官员。这些被排挤的官员大多是朝廷的中坚力量,他们或被贬官外放,或被迫致仕归乡。
在军事布防上,杨国忠犯下了更为严重的错误。他为了削弱安禄山的势力,不断向李隆基进谗言,说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在具体措施上,他却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相反,他调动了大量边防军队回到内地,造成了边防空虚的局面。
更为严重的是,杨国忠在经济政策上的失误。他在天宝十四载推行了一项严重影响民生的政策:强制农民出售粮食给官府,价格却远低于市场价格。这项政策导致农民大量囤积粮食,不愿出售,市面上粮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与此同时,杨国忠还在各地设置盐铁专卖机构,垄断盐铁买卖。他委派亲信担任各地盐铁官,这些人借机敲诈勒索,搜刮民财。不少商人因此破产,民间经济活动受到严重打击。
朝廷内外对杨国忠的不满与日俱增。大臣们在朝堂上不敢直接抨击,但私下里对杨国忠的所作所为多有微词。一些地方官员甚至上书弹劾杨国忠,但这些奏折都被杨国忠的亲信拦下,根本传不到李隆基面前。
天宝十四载末,边境传来安禄山调动军队的消息。杨国忠不但没有警觉,反而向李隆基表示,这不过是安禄山例行的军事演习。他甚至在朝堂上公开宣称,边境安全无虞,无需过分担忧。这一判断失误,为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巨大隐患。
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安禄山终于在天宝十四载末发动叛乱。当叛军向南推进时,杨国忠仍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甚至在军事部署上犯下了致命错误。他强行要求边将孤军深入,结果造成潼关一场大败,直接导致了长安告急的危局。
二、潼关之战与仓皇出逃
天宝十五载六月,安史叛军已攻陷洛阳,兵锋直指长安。李隆基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潼关二十万大军身上,这支军队由名将哥舒翰统帅。潼关地势险要,扼守函谷关西侧,是长安最后一道坚固防线。
哥舒翰原本的战略是据守潼关,凭借地利消耗叛军锐气。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深知,安禄山军队虽强,但补给线过长,只要坚守不出,叛军必会自行瓦解。然而,朝中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彻底打乱了这一防御计划。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六月十二日。杨国忠派心腹送来密报,声称获得确切情报:安禄山已经重病不起,叛军士气低落。与此同时,另有消息传来,说叛军主力已经开始后撤。这两个消息都是虚假的,但杨国忠却极力向李隆基进言,认为这是歼灭叛军的最佳时机。
李隆基采纳了杨国忠的建议,下令哥舒翰率军出关迎击。哥舒翰三次上书请求坚守不出,但每次奏折都被杨国忠截下。最后,李隆基派出专使,严令哥舒翰必须在三日内出关决战。
六月十五日,哥舒翰被迫率军出关。叛将史思明早已设下埋伏,在荥阳一带布置了大量伏兵。当哥舒翰的军队推进到预定位置时,叛军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唐军阵型被打乱,士兵们顿时陷入混乱。
战斗异常惨烈,短短半日之间,二十万大军便损失过半。眼看局势无法挽回,哥舒翰命令残部突围。但叛军早已切断退路,唐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哥舒翰本人也在混战中被俘,这位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最终被叛军押往范阳。
噩耗传到长安,举朝震惊。李隆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有大臣建议立即修筑城防,组织百姓防守长安。但杨国忠认为,长安难守,应当撤往四川,凭借剑门关的天险再图后计。
李隆基采纳了西逃的方案。六月十七日凌晨,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从长安城西门驶出。队伍中除了李隆基、杨玉环外,还包括太子李亨、皇孙李豫等皇室成员,以及杨国忠、韦见素等朝廷重臣。禁军统领陈玄礼率领禁军护卫,浩浩荡荡向西而去。
这支仓促组建的队伍中,甚至来不及带齐必要的粮草辎重。李隆基原本指望沿途州县供给,但很快就发现,预想中的接应并不存在。各地官员听闻朝廷溃败的消息,早已纷纷弃职逃走。一支庞大的逃亡队伍,就这样在混乱中向着蜀中进发。
三、逃亡路上的危机累积
从长安到马嵬驿的这段路程,危机不断加剧。沿途各州县官员闻讯纷纷逃散,留下一片混乱。兴平县令在得知圣驾将至时,不但没有准备迎驾,反而带着全家逃往南方。同样的情况在沿途各地不断上演,使得原本就困难的西行更加艰难。
禁军士兵们的家属问题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隐患。大部分禁军将士的家眷仍在长安,他们离开时甚至来不及与家人道别。随着安史叛军逼近长安的消息不断传来,士兵们对家人的安危越发担忧。有士兵请求返回长安接应家人,但这样的请求被严令禁止。军中开始出现不满的声音。
粮草供应成为最直接的问题。原本预计依靠沿途州县供给的计划完全落空。李隆基不得不下令打开官库,但很多地方的官库已经被匆忙逃走的官员洗劫一空。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每天的口粮都成问题。禁军将士们经常饿着肚子行军,而御辇中的杨贵妃等人却仍保持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种反差激化了矛盾。
沿途百姓对皇室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往常,圣驾所过之处,百姓都会跪迎。但这一次,街道两旁空空荡荡。偶尔可见的百姓,也都投来复杂的目光。有些地方甚至传出暗中议论,说朝廷的败逃是杨国忠和杨贵妃所致。这些言论很快传入军中,成为新的导火索。
更为关键的是,太子李亨与陈玄礼之间的秘密联系。李亨作为太子,对朝廷目前的困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他通过心腹向陈玄礼传话,表示如果要挽救危局,必须有所取舍。陈玄礼作为禁军统帅,面临着是效忠皇帝还是顺应大势的两难抉择。
军中的不满情绪在不断发酵。有将领发现,一些士兵私下聚集议论,说杨国忠早有预谋,此次西逃是要将唐室带入绝境。这种说法虽然没有证据,但在军中迅速蔓延。陈玄礼得知后,不得不加强军纪管控,但效果并不明显。
沿途的补给点相继失守也加剧了危机。原本计划好的几个大型粮仓,要么被地方官提前搬空,要么已落入叛军之手。队伍不得不在饥寒交迫中继续前行。期间,有小股叛军斥候出现在远处,虽然没有发动攻击,但给本就惊慌的队伍带来更大压力。
就在抵达马嵬驿前,又一个不利消息传来。有密报称,剑门关可能已经被叛军占领。这意味着去往蜀中的道路可能已经被切断。这个消息虽然后来证明是误传,但当时却在军中引起轩然大波。不少将士认为,继续西逃只会把全军带入死路。
四、马嵬惊变的具体过程
天宝十五载六月二十六日,车驾抵达马嵬驿。这个位于渭南平原上的小驿站,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天下午,禁军将士们在驿站外集结,要求处死杨国忠。事态的发展远超预期,一场足以改变唐朝命运的兵变就此爆发。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场景。当天午后,杨国忠的亲兵在分发军粮时,与几名禁军士兵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很快演变成武力冲突。在混乱中,有人高喊杨国忠藏匿军粮,激起士兵们的公愤。
眼看局势即将失控,陈玄礼立即派人向李隆基报告。但还未等到回复,禁军将士已经包围了杨国忠的住处。杨国忠仓皇逃入后院,试图翻墙脱身。就在这时,一名叫陈长武的将领带人冲入院中,当场将杨国忠斩杀。
杨国忠的人头被悬挂在驿站门前,军中顿时沸腾。将士们的怒火并未平息,他们继续要求处死杨国忠的党羽。在短短几个时辰内,韦见素、张垍等杨国忠的心腹相继被杀。
事态的转折出现在傍晚时分。一群士兵闯入杨玉环的寝居,要求李隆基处死杨贵妃。他们声称,朝廷今日之祸,皆因杨氏兄妹而起。如果不除去杨玉环,军心难以平定。陈玄礼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采取任何阻止行动。
李隆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太子李亨此时出面,向父亲进言,称目前形势危急,必须有所取舍。高力士也上前劝说,指出如今军心已失,若不顺应将士要求,恐怕会酿成更大祸端。
在各方压力下,李隆基最终作出决定。他命令高力士带着杨玉环前往驿站后院的一处佛堂。片刻之后,传来杨玉环自缢的消息。将士们要求验看尸身,高力士便将杨玉环的遗体抬出,放置在驿站廊下。
军中的骚动随着杨玉环的死亡逐渐平息。当夜,李隆基在马嵬驿彻夜未眠。次日清晨,他下令将杨玉环葬在马嵬驿附近的梨园中,并命人竖立石碑。这座孤坟见证了一代绝世佳人的陨落,也标志着开元盛世的终结。
事变平息后,陈玄礼向李隆基表示,军心已定,可以继续西行。但实际上,马嵬兵变的影响远未结束。这场事变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更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李隆基的统治根基。从这一刻起,这位在位四十余年的天子,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朝廷的完全控制。
五、兵变后的政局变化
马嵬事变后,李隆基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本计划继续西进入蜀,但在六月二十八日,太子李亨突然提出新的建议。他认为应当改道南行,暂时驻跸灵武。这个提议得到了陈玄礼的支持,李隆基不得不同意这一安排。
车驾刚刚启程,一个意外事件再次打乱了行程。有斥候报告,前方道路已被叛军斥候侦破,继续前进恐遭遇伏击。李亨立即下令全军驻扎,并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在这次会议上,陈玄礼提出由太子监国的建议,理由是目前形势危急,需要分散决策风险。
七月初一,李隆基正式下诏,命李亨监国。这道诏书的措辞十分微妙,表面上是为了分担政务,实际上却等于让出了大部分权力。当日下午,李亨便开始独立处理军务,包括调动部队、任命将领等重要决策。
这种权力转移在军中引起连锁反应。原本效忠李隆基的将领们纷纷转向李亨。其中最显著的是郭子仪,这位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在此时就表示了对太子的支持。李亨随即任命郭子仪为行军副元帅,与陈玄礼共同统领禁军。
七月初三,一个重要情报传来:长安城内发生巨变。留守长安的官员和百姓,在得知马嵬事变的消息后,自发组织起来防御叛军。这个消息让李亨当机立断,提出军队应当回师勤王。此时,李隆基已经完全失去了决策权,只能默许这一安排。
军队回师的消息传开后,沿途各州县的态度发生明显转变。原本逃散的官员纷纷返回岗位,开始积极准备迎驾。但这些迎接的对象,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太子李亨。李隆基在回程途中,更像是一个被护送的普通贵宾。
七月初七,李亨在军中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朝会。他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包括提拔多位在马嵬事变中表现积极的将领。这些任命没有经过李隆基的同意,显示出太子已经掌握了实际权力。同日,李亨还下令追查杨国忠余党,进一步肃清政治环境。
七月十一日,也就是马嵬事变后的第十五天,李隆基正式下诏禅位给太子李亨。这份诏书声称因年老体弱,难以应对当前局势,决定让位于太子。李亨随即登基,是为肃宗。李隆基则被尊为太上皇,迁居兴庆宫。
从这一刻起,这位统治唐朝达四十四年之久的天子,正式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在兴庆宫中度过了最后的岁月,直到天宝十五载十二月驾崩。在他过世前的几个月里,朝廷的重大决策都由新皇帝李亨独自决定,包括如何应对安史之乱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