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结束,美国人骤然之间发现,结束假期的自己,生活正在陷入大流行以来的“水深火热”之中。因为民主党人疯狂吹嘘的“拜登经济学”的泡沫,似乎终于在美联储的加息下,被刺破了。
美国作为一个“超前消费”的国家,信用卡利率,也很能说明美国经济是否良好。
而如今,美国信用卡的年利率高达20%,堪称“高利贷”。

这让几乎所有美国人对经济的乐观情绪,都不复存在。
在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依赖补充营养援助计划 (SNAP) 的家庭中有 42% 由于买不起足够的食物,而只能不吃饭。剩下的55%受访者虽然境况稍好,不至于断了口粮,可也不得不减少饮食,以维持收支平衡。
连饭都吃不饱,甚至于为了省钱支付账单(信用卡),不至于破产沦为无家可归者,连饭都不吃。
这让贫穷的美国人,对未来越发悲观。

毕竟美国穷人对物价的敏感度是最高的,而通胀带来的物价和租金上涨,让他们备受冲击。
而讽刺的是,导致这一切的,正是他们自己。

在2020年的大选里,拜登和民主党人通过一系列的“发钱承诺”,成功催动了美国穷人的选票。让他们走出家门,风雨无阻的排队半天时间,就为了给拜登和民主党人投票。
而拜登和民主党人,也确实没有辜负选民的期待,在一系列法案里,夹带了“发钱私货”,以至于美国在此后陷入史诗大通胀,美联储为了避免全球经济危机,不得已进入“加息周期”,让包括美国穷人和中产在内的全球人民,备受经济阵痛。

如今的美国,虽然还没有陷入“经济衰退”。
可事实上,之所以外界预期之中的“美国衰退”没有到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劳动市场,强劲的需求所导致。而如今,这一切正在宣告结束。
8月份企业新增就业岗位规模,为18.7万个,而远低于去年每月平均水平(27.1万个)。此外,另外一个劳动力需求指标“月工资”的增长,也在迅速放缓。而就业需求减弱和工资上涨放缓,则正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的目标——压低通胀,则民众对就业和薪资的需求就不会因为物价上升而增加。

这反应到失业率上,就是美国8月失业率上升到3.8%,比7月份增加了0.3%。
虽然此前美国进入“低失业率时代”,一直被拜登政府吹嘘为“拜登经济学”的重要硕果。可这实际不过是“美元大放水带来的史诗大通胀”叠加“新冠大流行学贷还款冻结”结束后,带来的连带效应。

这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大量美国人为了还款,而不得不紧急参加工作。
这从劳动力参与率就可以窥见底色——虽然失业率创下新低,可劳动力参与率却仍只有 62.8%,尚未达到疫情前63.2%的水平。

市场劳动力需求的减弱,物价的上涨,穷人陷入危机,储蓄率也在降低,这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就导致美国消费者债务违约率,也在上升——汽车贷款是美国消费贷款的典型,其违约率已提升至2%以上。
而违约率的增加,在持有所谓“次贷”的美国穷人中尤其严重。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5%的次级借款人的贷款逾期60天以上。
而如今,这一数字则接近7%。

随着美国经济陷入危机,反应在民调上,就是拜登的支持率只有38%,而有58%的受访者表示反对。特朗普因此成为了最大赢家,在《华尔街日本》的最新民调里,有59%的共和党选民,对特朗普表示支持,这较此前上升了11%。


而在“假设现在就进行特朗普和拜登的大选”调查里,特朗普和拜登则各赢得46%的选票。虽然平票看起来,并没有凸现特朗普的胜利希望,可却已经足够震动美国舆论名流。

美国左翼大V,斯蒂芬诺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在ABC(美国广播公司)的“本周”节目之中,对这一民调评论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很让人震惊,尽管特朗普背负着大量包袱(司法诉讼),但他现在与拜登并列,拜登的连任情况可能很糟糕。”
- END -
记得转、评、赞!本文为 真实星球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