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艾滋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它不像感冒那样容易察觉,也不会像骨折一样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而是隐藏在人体内,悄无声息地摧毁免疫系统。

很多人以为艾滋病患者身形消瘦、脸色苍白、满脸病态,但艾滋病的早期感染者与普通人无异,甚至健康得让你无法想象。有些人可能已经感染多年,却依旧活力四射,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警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范?医生提醒,如果遇到这4类人,最好提高警惕,保持距离,以免误入险境。
艾滋病到底有多可怕?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逐渐丧失抵抗力,最终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直至死亡。

它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占据绝大多数。一个无保护措施的不洁性行为,就可能让人陷入终身无法摆脱的深渊。
为什么艾滋病患者难以辨认?
艾滋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潜伏期很长,有的人感染HIV后,可能10年都不会有明显症状。在这个阶段,病毒在体内悄悄复制,慢慢破坏免疫系统,直到免疫力崩溃,各种并发症接踵而至。
很多感染者在早期并不会察觉身体异样,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社交,甚至进行性行为,而他们自己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是病毒的携带者。这也是为什么艾滋病防治如此困难的原因之一。

哪4种人需要警惕?
第一种:频繁更换性伴侣的人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一个人有多个性伴侣,或者长期沉溺于不洁性行为,他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研究表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性传播,占比超过85%,而且无论是男男性行为,还是异性性行为,只要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病毒传播的概率都很高。尤其是有些人喜欢“无套”行为,觉得这样更刺激、更真实,殊不知,这种行为极大地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几率。

第二种:有过高危行为且身体频繁出现异常的人
有的人可能曾经有过一次或多次高危行为,比如不洁性行为、共用针头、输血历史不清等,如果他们之后频繁出现反复感冒、体重快速下降、口腔溃疡久久不愈、皮肤长红疹等症状,那么就要高度警惕了。
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是艾滋病,但它们可能是免疫系统受损的信号,如果再加上有过高危行为,那么感染HIV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

第三种:有静脉注射毒品史的人
共用针头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些有静脉注射毒品史的人,往往会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而一支被污染的针头,就足以让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
调查数据显示,在一些特殊群体中,HIV感染率高达50%以上,这足以说明静脉吸毒对艾滋病传播的影响。吸毒者的生活往往混乱无序,性行为也更加随意,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病毒的传播风险。
第四种: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免疫力下降迹象,但行为不检点的人
免疫力下降是艾滋病最典型的特症之一,如果一个人经常生病,感冒总是反复发作,牙龈老是出血,脸上或身上莫名出现紫色斑块,甚至长期腹泻、低热不退,这些都可能是艾滋病的信号。

尤其是那些生活作风混乱、性伴侣众多、不注重个人健康管理的人,如果他们的身体已经出现这些症状,那就要格外小心了。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很多人谈艾色变,觉得艾滋病无孔不入,但如果能够做好防护,完全可以避免感染。最重要的就是洁身自好,不发生高危行为,这是预防艾滋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降低HIV传播的风险。

避免共用针头、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因为这些物品可能带有血液,存在传播风险。
远离毒品,静脉注射毒品是艾滋病传播的一大罪魁祸首,吸毒不仅毁掉健康,还可能让你染上无法治愈的疾病。
定期检测,如果曾经有过高危行为,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HIV检测,早发现、早干预。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均衡、规律作息,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侥幸心理。很多人总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但每一个不加防范的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预防艾滋病,从自律开始,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艾滋病的危险,远离高危行为,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谨记,远离艾滋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参考文献:
《中国艾滋病防治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版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与预防》,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发布
《全球HIV/AIDS流行概况》,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