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大姐每晚做提肛,4个月后去检查,医生惊讶:怎么这样做?

昌宇随心养护 2025-04-24 08:59:2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提肛这么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动作,居然把医生都整惊了?到底是练出了啥“神功”?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道说道。

在我们乡下,提起“提肛”这事儿,大多数人都一头雾水:“提肛?那是个啥?还能治病?”可你别说,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竟然隐藏着一整套医学“秘密武器”。

事情是这样的:55岁的张大姐,家住河南焦作农村,平时身体说不上多好,也不算多差,典型的“农村硬朗型”中年女性。可最近两年,她总觉得“身体”不对劲——大便费劲,有时候还觉得阴部坠胀,小便也不利索。村里人说她是“虚火太大”,喝了好几副中药也没见好。

她闺女在城里医院上班,听说让她晚上睡觉前练练提肛,说这个动作好,“能治很多毛病”。张大姐一开始也不信,但架不住闺女天天催,硬着头皮开始练了。结果练了四个月,去医院复查,医生一看检查报告,竟然直摇头:“你这是咋练的?效果也太好了!”

别小看这动作,提肛练好了,能通三焦、理气血、固元阳,还真不是忽悠人的。咱今天就从“提肛”这个小动作,扒一扒它背后的大门道。

提肛,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说白了,提肛就是主动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这块肌肉叫肛门括约肌,控制着咱们排便的“闸门”。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扇铁门,平时关着,一排便就打开。如果这道门年久失修,就容易“闭不严”——比如痔疮、肛门松弛、脱肛、尿失禁等问题,都和这块肌肉有关系。

提肛操的原理,就是锻炼盆底肌群,尤其是肛门括约肌和会阴部肌肉,增强它们的力量和弹性,就和锻炼手臂肌肉一个道理。

张大姐是怎么练的?

她的练法其实很简单:

每天晚上睡前,仰躺在床上;

深呼吸,然后慢慢收紧肛门,就像“忍住放屁”一样;

保持收紧状态5秒钟,再缓慢放松;

每次做30次以上,分3组完成。

她说刚开始练的时候感觉“那块儿痒痒的”,后来越来越有劲儿,甚至“小便都利索多了”。

四个月之后,她原本的便秘症状缓解了,阴部坠胀感消失,连带着夜尿都少了。医生一查,盆底肌张力恢复正常,肛门括约肌收缩能力明显增强。

提肛能带来的8个惊人变化

提肛绝不是“闲得没事干”的动作,它的功效,真不是盖的:

缓解便秘,改善排便困难便秘可不是“吃点香蕉”就能解决的,它往往和肠道蠕动、盆底肌功能下降有关。提肛能刺激直肠神经反射,增强排便动力。

预防和改善痔疮、肛裂很多中老年人痔疮反复,就是因为肛门括约肌松弛,血液循环不畅。提肛能促进局部血流循环,减少静脉淤血。

治疗轻度脱肛和尿失禁肛门和尿道的控制都依赖盆底肌。中老年女性产后、绝经后这些肌肉容易松弛,提肛就是最简单又有效的“物理疗法”。

改善性功能障碍,增强性生活质量这点很多人不好意思说,其实提肛能增加会阴区的血液循环,对中老年夫妻来说,是种“无声的补药”。

缓解前列腺炎、女性宫寒等问题提肛动作能带动腹部微循环,温养下焦气血,中医讲“肾主二阴”,这动作对男女都好。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经常提肛,能激发副交感神经,平衡内分泌系统,对防治糖尿病、高血压也有一定帮助。

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很多研究发现,盆底肌锻炼能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让人心情愉快。农村大姐们常年操劳,提肛其实是个免费的“心理按摩”。

预防盆底器官脱垂年纪大了,子宫下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常见得很,提肛是最有效的对抗手段。

从农村到城市,提肛运动的传播

提肛操其实源自中国古代的“吐纳术”与“行气术”,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谷入于胃,气传于肠,肠主于肛。”意思是说,肛门的气血通畅,是整个消化系统健康的关键。

城市里早就开始推广盆底肌训练,尤其是在妇产科和泌尿外科。而农村,提肛的推广还处于“靠口口相传”的阶段。张大姐的案例就是个好例子,她练好了之后,村里几个大嫂也开始跟着练,结果都说“浑身轻松,连坐月子落下的毛病都好了!”

提肛和中医的独到理解

中医讲“肾主二便”,而肛门、膀胱、子宫等都属于肾之经脉所过之处。肾气强,提肛有力;肾气弱,久坐久站就容易“漏”。

提肛能“固肾气、收精气、养地道”,这不是玄学,而是中医对下焦气机调节的理解。提肛还能疏通督脉、任脉,提升阳气,对冬天怕冷、四肢冰凉的大姐大哥们特别有用。

哪些人适合做提肛操?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

长期便秘、痔疮、尿失禁患者;

产后妇女、体弱多病者;

久坐、少活动的老人;

有前列腺问题的男性;

长时间站立、抱小孩、干重活的农村妇女。

提肛操的注意事项

可千万别练错了,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动作要缓慢,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腹压过大;

饭后1小时内不宜练,避免胃肠不适;

排便后练效果更好;

心情放松,呼吸自然;

每日坚持练习,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严重痔疮、肛裂出血的,先治疗后练习。

我的临床观察与个人见解

张大姐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其实在我接诊的患者中,很多人都存在慢性盆底肌功能障碍,却不自知。农村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很多妇女把便秘、尿失禁当成“年纪大了正常现象”,不重视,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提肛虽然简单,却是一种“自我康复”的好工具。它不像吃药打针那样快见效,但只要坚持,效果稳定且持久。

这就像种地,提肛就是给地翻土、松根、施肥,日积月累,才能结出好果子。

健康建议(原创表达)

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练提肛,形成习惯;

坚持3个月以上再判断效果,不要急于求成;

如果有严重的排便、排尿障碍,先做检查,别盲目跟风;

农村可以尝试“组团提肛”,大家一起练,更容易坚持;

搭配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效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建军,王志强,李艳红.提肛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3,45(04):302-306.[2]陈晓琳,张丽华.提肛运动在女性尿失禁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0):1256-1260.[3]张红,李娜.中医角度解析提肛与肾气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2):85-88.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