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识微第五十五回 韩雪丽

本回是探春的重头戏。
愚妾是赵姨娘,刁奴明写是吴新登家的,当然还有她背后的一群看热闹的奴才们。
庶出的探春,一直被上层所冷淡,但是她的优秀与出众却是众人认可的。在凤姐生病不能理家,王夫人必须要找出暂时的替代人选。王夫人安排了三个人,李纨探春宝钗,这里面李纨是长媳宝钗是外甥女探春是名份上的女儿,宝钗是王夫人最放心的 ,探春是王夫人最防范的。
三个人是有责任心的,所以在管理时间和程序上比凤姐还为严格,自然引起了奴才们的不满意。 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儿好搪塞(李纨不管家,自然不必树敌了)。便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大家闺秀身份),因此都不在意,比凤姐儿前更懈怠了许多。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可巧连日有王公侯伯世袭官员十几处,皆系荣宁非亲即友或世交之家,或有升迁,或有黜降,或有婚丧红白等事,王夫人贺吊迎送,应酬不暇,前边更无人。他二人便一日皆在厅上起坐。宝钗便一日在上房监察,至王夫人回方散。每于夜间针线暇时,临寝之先,坐了小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他三人如此一理,更觉比凤姐儿当差时倒更谨慎了些。因而里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说:“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偷着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刁奴伏笔。 这日王夫人正是往锦乡侯府去赴席,点明王夫人不在府中。然后发生吴新登家的来回赵姨娘兄弟的事,其实在贾府这样的人家,规矩是很多的,细分的非常清楚,而吴故意不告诉旧例,就是要看二人如何处置,而往来回话的人也皆存了这个看笑话的心思,如果办的好还好,如果不好,自然会轻视二人而且还要编排取乐。李纨回复用袭人的例,袭人正得王夫人重视,按袭人的来办,赵姨娘不会吃亏。吴新登家的答应一声,转身就走,这样的态度,引起了敏感的探春的怀疑,于是叫住了她,连连发问,详细问她府中规矩,各种细节,这下子吴答不上来了。因为她根本没把二人放在眼里,如果是回话给凤姐,早把规矩说清了,还要出些个主意讨好凤姐,可是李探二人,她一开始就轻视了。所以探春一问,她答不上来了。忙说来,忘了,这下子让探春抓住了把柄,马上给了她不轻不重的评价,说她粗心胡闹。又说出在凤姐面前若是如此,那凤姐也不算厉害,算宽厚了。吴新登家的满脸通红退了出去。这里面探春处理的很精明,用袭人的例,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不合规矩,就会让人笑话,她和李纨办理糊涂了,以后就难以立威。而且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夫人对探春的冷漠,事先是回过她的,她能亲自发令给袭人特办,为何不能照看一下赵姨娘,而且探春必竟是赵姨娘的女儿,把事情推给探春去办,分明是难为探春。若按规矩,探春必然令赵姨娘抱怨,若不按规矩,探春如何管家。
吴新登家的拿来帐本,探春按规矩办理,给二十两银子,这就比袭人的少了四十两,果然引发了赵姨娘的不满意。但是探春聪明的留下了帐本,就让吴新登家的吃了一惊,不得不回明凤姐了。
吴新登家的刚走,赵姨娘便哭闹前来,这风声传的太快,让人怀疑,吴马上去赵姨娘那里搬弄了事非,她们都明白赵姨娘是探春的软肋。
若说赵姨娘果然糊涂,她公开来闹,不是她没脸,就是探春丢面子。她一来,探春和李纨给她让座,也就是在这二人面前,换了凤姐那,是没这待遇的。她一口一个探春攀高枝,不拉扯自家人,一口一个太太是好太太,都是探春刻薄,弄得探春万分恼怒,不得不说出自己的舅舅不是赵姨娘的兄弟而是王夫人的兄弟,这赵姨娘真是自讨没趣,一定要探春拿出主子小姐的身份来,才算没了词。李纨那句姑娘满心要拉扯,真真说出了探春的心里话,只是这话却是放在心里说不得的,这是探春的弱点,所以探春急了,说了一句这大嫂子也糊涂了,她们的好坏与我什么相干,探春不得不刻意的划分出她与赵姨娘那些家人的界线,唯如此才能确保她的主子身份。这个心意,赵姨娘不懂,所以母女总是越说越远,求近之心反弄远了。探春特意的强调,凡有宝玉就有环儿的,这才是最关健的关健,可惜赵姨娘不懂,二十两银子算什么,贾环的身份地位,才是最重要的。赵姨娘不懂探春的志向,只是哭哭闹闹,把一个大小姐也给弄哭了,还不罢休。还是平儿来了,赵才算收场。
平儿来的也非常的快,这是吴新登家的去凤姐那回复后,凤姐命平儿忙忙的来了。
探春正生气,故意拿平儿立威,平儿是聪明人,知探春所重所忌讳,于是低调的配合,平息三姑娘的怒火。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平儿的机敏了,她在凤姐身边多年,自然深知府中各种规矩各种人情世态,探春的优秀及多年的努力更是看在心上,心知肚明。为了凤姐的利益,她自然要安抚好探春的情绪。探春一面匀脸,一面向平儿冷笑道:“你迟了一步,还有可笑的:连吴姐姐这么个办老了事的,也不查清楚了,就来混我们。幸亏我们问他,他竟有脸说忘了。我说他回你主子事也忘了再找去?我料着你那主子未必有耐性儿等他去找。”平儿忙笑道:“他有这一次,管包腿上的筋早折了两根。姑娘别信他们。那是他们瞅着大奶奶是个菩萨,姑娘又是个腼腆小姐(真真客套),固然是托懒来混。”说着,又向门外说道:“你们只管撒野,等奶奶大安了,咱们再说。”门外的众媳妇都笑道:“姑娘,你是个最明白的人,俗语说,‘一人作罪一人当’(事发赵姨娘,不是赵姨娘的事,何须探春眼泪)我们并不敢欺蔽小姐。如今小姐是娇客(在府中姑娘是尊贵的),若认真惹恼了,死无葬身之地。”平儿冷笑道:“你们明白就好了。”又陪笑向探春道:“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多,那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义了。(扯上情义,探春便不好再对凤姐发作了)”话未说完,宝钗李纨皆笑道:“好丫头,真怨不得凤丫头偏疼他(肯定平儿对凤姐的影响力)!本来无可添减的事,如今听你一说,倒要找出两件来还几 你这话。 探春笑道:“我一肚子气,没人煞性子,正要拿他奶奶出气去(凤姐打压赵姨娘多年,探春早恼了),偏他碰了来,说了这些话,叫我也没了主意了。”探春不是没主意了,是没理由了。
平儿给足了探春面子,安抚了探春的怒火。探春气方渐平,因向平儿道:“我有一件大事,早要和你奶奶商议,如今可巧想起来。你吃了饭快来。宝姑娘也在这里,咱们四个人商议了,再细细问你奶奶可行可止。(尊重凤姐)”平儿答应回去。 凤姐因问为何去了这一日(安抚三姑娘,哪那么容易),平儿便笑着将方才的原故细细说与他听了。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叹息探春庶出)。”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了?”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看来贾环不受影响,在家族利益及地位上),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社会风气)。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这句话,可知凤姐对于优秀的丫环是欣赏的)。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说着,又向平儿笑道:“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已自知,不晚矣)。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不是委屈,是失落),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平儿道:“可不是这话!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风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深信双玉之事必成)。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只怕如今平空又生出一两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咱们且别虑后事,你且吃了饭,快听他商议什么。这正碰了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个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我想到这里就不伏。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深服探春)。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平儿不等说完,便笑道:“你太把人看糊涂了。我才已经行在先,这会子又反嘱咐我。”这凤姐远愁近忧,真是不易,真真欣赏探春,所以在凤姐那里,有本事的人,她是能接受的。探春能推行大观园承包制,就是因了凤姐的欣赏在那里。
只是管事之初,探春便遇了糊涂的母亲,刁蛮的奴才,不得不当众落泪,真真是不易。而精明的探春,担得起一个敏和勇,硬是过了这一关,给自己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