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听说过凿壁偷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匡衡生活于西汉,自幼家境贫寒,勤奋好学。
尤其是晚上为了读书,用小刀在邻居家墙壁缝隙挖开一个小洞,使邻居家的灯光透过来照亮,长大后的匡衡也非常给力,从农家子弟一路成长为大汉丞相。
时至今日,照壁偷光成为激励学生刻苦读书的励志典范,也被人们争相传颂。
不过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匡衡的口碑实在不敢恭维,从诬陷忠良、趋炎附势到贪污受贿、纵容家人犯罪,其人品可以说是劣迹斑斑,与励志偶像实在不沾边。
匡衡,从刻苦努力的有志青年堕落为声名狼藉的大贪污犯,这其中究竟经历了什么?
这里面有他的主观因素,也有外在环境的影响,下面让我们走近他的一生,探索历史的真相。
从“凿壁偷光”到当时的经学名家匡衡,生辰年月不详,东海郡承(今山东省苍山兰陵镇)县人。
匡衡出身于贫苦农家,世代以务农为生,匡衡从小有感于父辈的辛苦劳作,发奋读书,刻苦学习。
由于家境实在贫寒,小匡衡只能靠给别人打零工赚取零花钱买书学习。
在那个年代书又是贵重的东西,在农忙的时节,匡衡给地主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匡衡稍微长大一些后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整个一白天都要在地里干活养家糊口,不过即便很劳累,匡衡依然不辞辛劳,每到晚上都会躲在房间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可学习又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没办法,匡衡干脆找来一把小刀将房间的墙缝挖大一些,使邻居家的亮光透过来,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经过不懈努力,学业突飞猛进,并得以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
在长期的潜心研究下,匡衡的学问在学界有了名望,尤其是对《诗经》颇有造诣,以至于当时儒学界曾传言: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大意是匡衡在《诗经》是独一份的存在,解读《诗经》能使人快乐,心情舒畅。
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优劣由高到低又分为甲乙丙三科。
匡衡有如此高的底蕴自然要试上一试,只可惜仕途不顺,考了九次才中了丙科,当了一个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按照既定生活轨迹,匡衡大概率会默默无闻的干到退休,不过命运的齿轮却在此刻发生转动。
公元前48年,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喜好笃信儒学,对匡衡颇有好感。
他继承大统后,提拔匡衡为郎中,给事中,从此匡衡成为元帝身边的中枢重臣。
平步青云后的匡衡一开始胸怀报国之志,他经常劝谏汉元帝近忠正,远巧佞,减少宫廷用度,杜绝奢靡享乐,广施仁德教化,弘扬礼让之风。
由于汉元帝喜好儒学经典,尤其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授,对其才学十分赞赏,匡衡也因此一路扶摇直上,先后升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
位居庙堂之高,伴君左右,匡衡深知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越难得到就越怕失去。
当时的西汉渐呈日薄西山之势,朝政日趋败坏,宦官石显、外戚史高等奸佞当道,匡衡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逐渐背离初心,走上一条不归路。
勾结宦官构陷忠良,自居圣贤的学阀汉元帝继位之初,他的父亲汉宣帝为他选拔了三名顾命大臣,分别是汉元帝当太子时的老师萧望之、大将军大司马史高和太子少傅周堪。
其中萧望之和周堪是儒家文臣代表,史高是外戚,汉元帝一向尊崇儒术,对萧望之十分器重,史高则颇受冷遇。
为了与萧望之争权,史高拉拢中书令宦官石显,还把匡衡拉到自己麾下,因为匡衡作为当时著名儒士、经学家,在儒家士子中很有威信。
有匡衡的帮助可以极大分化瓦解萧望之势力,而匡衡也乐于助纣为虐。
一是萧望之同为儒臣,是阻挡他荣获皇恩的绊脚石,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只有把萧望之排挤出去,自己才能成为儒家集团领袖,独享皇帝恩宠。
二是萧望之虽然是文臣领袖,但为人清高桀骜,朝中得罪甚多,羽翼单薄,而史高、石显掌控军权和中枢机要,善于钻营人脉,势力明显大于前者。
匡衡笃定史、石集团会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因此他不顾道义是非,投机的站在史高阵营,并在其授意下不断污蔑萧望之。
前46年,在史高、石显等构陷下,萧望之不堪受辱服毒自尽,匡衡逐步取代他的地位。
公元前36年,匡衡被任命为丞相,受封乐安侯,总理全国政务,成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靠明经学问而位极人臣的典型。
匡衡担任丞相后继续依附石显,结党营私,朋比为奸。同时匡衡本是并无出众理政才能,只是经学学问做得好,因此西汉朝政日益败坏。
而匡衡不思改进,为了持续享受汉元帝宠信,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陈述治国之道。
汉元帝生性迂腐,对政务不甚通达,一味痴迷儒家明经,匡衡抓准汉元帝的偏好,得到其信任支持。
在任丞相期间,匡衡与石显排挤打压进取大臣,当时斩杀郅支单于,发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凯旋回朝。
匡衡在石显的支持下,竟弹劾其父丧不归、矫诏发兵,以及俘获财物分发给士兵等罪名。
在匡衡看来,陈汤为人圆滑大胆,不受礼教束缚,严重背离儒家思想礼仪,是不可饶恕的,而且他害怕陈汤回来与其争宠,便百般构陷。
后来很多大臣都看不过去,为陈汤辩解,连汉元帝都为其开脱,但即便如此,匡衡党羽仍然不依不饶,干脆来一招釜底抽薪,污蔑陈汤斩杀的不是郅支单于。
汉元帝颇为无奈,甚至说即便不是真单于,最差也是个日逐王之类的高级王公吧!
最终在匡衡等人的死缠烂打下,战功赫赫的名将陈汤失去隆恩,只得了一个关内侯和食邑三百户的象征性奖励。
从此匡衡把持朝政,仰仗皇帝宠幸,打压忠良。
对于石显盘剥百姓,加大赋税徭役压榨民间。匡衡更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谄媚阿附,夸赞其是本朝第一能臣,而西汉朝政纲纪紊乱,吏治黑暗,最终走向衰败。
寒门宰辅,经学名家沦为大贪污犯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继位,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汉元帝的旧部自然要被新的人马取代,匡衡又到了人生的关键抉择时刻。
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相位,他故技重施,这次把枪口对准了老盟友石显,他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种种罪状,并纠举其党羽。
石显不过凭借汉元帝的信任忝居中书令的位置,再加上身为宦官,与皇权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汉成帝早就对石显不满,着实严肃查处,很快就将其解职,贬为庶人,郁闷无比的石显在回乡途中绝食而死。
而匡衡通过举报石显,向成帝纳投名状得以保住官位,不久提出辞职以此试探成帝,成帝将其辞呈驳回。
匡衡以为一切稳了,遂放松下来,不仅大肆贪污受贿,还放纵家人危害乡里。
不过很快报应就来了,御史大夫张潭举报他私占侵吞四万多亩田地,原来汉元帝封其为乐安侯时,他的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但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
偏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匡衡的儿子匡昌醉后杀人被捕入狱,匡昌的弟弟竟然劫狱营救,很多看不惯匡衡的朝臣开始纷纷弹劾。
而汉成帝早就对匡衡看不惯,只不过新帝登基立足未稳,如今时机已到,旋即一纸诏令将其革职,贬为庶人,赶回老家,不久匡衡抑郁而终,一代佞臣就此谢幕。
匡衡,贫苦出身,数十年的宦海打拼便位居宰辅,位极人臣,是古代封建社会寒门出贵子的成功典范。
究其原因既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也与当时独尊儒术的大环境有关,匡衡的特质恰巧符合汉元帝的喜好,才得以平步青云,大展宏图。
如果匡衡能够保持初心,倒也不失一代良相,但他在上升的道路中却逐渐迷失自己。
匡衡以明经学问上位,能力本就不足,却不自知,也不虚心求教,只是一味媚上,在揣摩圣意上下功夫,尸位素餐,浑浑噩噩。
同时与石显等奸臣小人狼狈为奸,玩弄权术,贪土敛财,最终沦为弄臣和贪官。
归根结底都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作怪,寒窗苦读数十载,最终目的是出人头地,报效国家,但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皇帝的品性和个人好恶。
在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特权的诱惑下,匡衡的道路逐渐走偏,他背弃初心,选择了权力和地位,一切行动都是为满足自己的贪欲,维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这不仅是匡衡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