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眼看要失去国会控制权,今后在内政上大概率无所作为,拜登专注外交是不错选择。与俄罗斯进行核谈判,或许可留下政策遗产。美国也并非不想俄乌停火,这可以降油价、减通胀。而且若能减少对乌军事援助,甚至可以腾出手来推进印太战略应对中国。
重启核谈判又让乌克兰不拒和谈,美国在想什么据外媒报道,美俄未来几周内将开展恢复核谈判,地点也有讲究:可能会选在中东的埃及,而非常规的瑞士日内瓦。只因俄方认为,瑞士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说明,它已不算是什么“中立国”。这是俄乌冲突开始后,双方首次愿意坐下来谈谈核军控问题。

(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除了重开核谈判,拜登政府前不久也私下劝说乌克兰领导层放弃之前拒绝和谈的立场,对与俄谈判持开放态度。这两者,都可以看作是美国释放出的一些缓和信号。
不过,乌克兰方面似乎没有那么“听话”,泽连斯基列出了五个和谈条件,包括遵守《联合国宪章》、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和战争赔偿等。这些条件中大部分是以俄罗斯战败为前提,很明显,根本就没抱着谈成的想法。
俄乌就算没法谈,美国和俄罗斯能谈一谈核问题,也是一件让世界更安心的事情,毕竟这两国拥有的核弹头,够毁灭世界好几次了。那么美国此时准备和俄罗斯谈判,是出于何种动机呢?
美俄针锋相对,欧洲大陆核阴云越聚越拢应该说,美方这番举动,和它此前的所作所为大相径庭。前段时间,美俄国防部长打过两通电话,讨论了包括乌克兰局势在内的国际安全问题,但通话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美国方面发表的声明中指出,会继续“支持乌克兰领土完整”。
在美俄通话后,俄罗斯与北约就互相“亮肌肉”,美军B-52远程轰炸机飞过大西洋,与14个北约成员国配合,展开“坚定正午”大规模核演习。紧跟着,俄罗斯的“雷霆-2022”年度战略演习也拉开帷幕,试射了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皆命中目标。

(俄罗斯试射核洲际导弹)
随后,美国又发布了《2022年核态势审议报告》,不光要继续升级核武库,还声称要用核武器应对非核战略攻击,大力发展并谋求前沿部署战术核武器。这是一份危险的报告,因为它还假想了史无前例与中俄两个主要核大国同时发生冲突的情况。
可以说此前关于核武器的紧张气氛已经被营造得十分浓厚,那么美国在这个时候放出要和俄罗斯谈判的消息,最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以美俄谈判促俄乌和谈,美国并非不想冲突停火一方面是在美国中期选举的关键节点上,民主党眼见要失去国会控制权,今后在内政上大概率无所作为,转而专注外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初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给美俄关系雪上加霜。作为两党之中“温和派”的民主党总统拜登,要是能重启核谈判,或许可以留下些政治遗产。
而美俄核谈判,也多少会释放出俄乌之间缓和的信号。美国并非不想俄乌冲突停火,停火对其也有好处。虽然美国有部分行业确实在冲突中赚得盆满钵满,但通胀率达到40年来最高,也是回避不了的现实。停战可以降低油价,有助于减少通胀,等于通过对外发力来间接解决国内问题。

(美国援乌武器)
同时,减少甚至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卸包袱”。因为对乌克兰军援,美国军队自己的弹药供应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暴露出库存不足生产缓慢的问题。如果没有了这个负担,甚至不排除美国可以腾出手来推进其印太战略,再次集火针对被其树立为“最重要竞争对手”的中国。
俄乌两国诉求南辕北辙,促成停战并不容易不过,促成俄乌停火并不是拜登政府能轻易做到的。首先是国内,关于乌克兰问题,美国内部一向都有着不同的声音。前段时间,美国30名国会核心小组成员写了一封联名信,呼吁拜登直接和俄罗斯方面谈判,促进俄乌停火。随后这封联名信被火速撤回,这说明,美国内部有人对拜登大肆援助乌克兰的事情感到不满,但援助乌克兰属于一种“政治正确”,没有足够大的理由,也不能轻易被叫停。
其次,停战意味着要么是一方被彻底击败,要么是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和西方是断然不肯接受乌克兰被彻底打败的,因为那可能导致难测的多米诺效应。但彻底击败罗斯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军援几个月,乌东四州还是被俄吞下,俄军也没有要退的意思。况且俄罗斯还有数千枚核弹,可以保证其不被彻底击溃。

(俄乌激战)
达成协议是理论上最实际的一条路,但从乌克兰方面一贯的态度来看,不吐出四州乃至克里米亚,泽连斯基不会同意谈。而俄罗斯方面,如果吐出四州,恢复到2月的状态,就意味着“特别军事行动”白打了,也是不可能的选项。
和谈还是继续打?美俄双方都有自己的考量,美国愿意继续与俄罗斯重启核谈判,无疑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拜登可以主导谈判,却不能主导停战,更何况,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拜登当下已焦头烂额。美俄这次谈判究竟会谈出什么,会否对乌克兰战局有实际影响,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