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5月20日,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在击败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后与日本队展开决赛。三年前,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夺走了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赛前日本人放出狠话,要让中国人在足球场上也吞下惨痛的失败,日本队必将夺冠。以李惠堂为队长的一众中国队队员身负国仇家恨,互相击掌立誓“拼上性命,夺下冠军”。
“九一八”事变
在足球领域,中国队与日本队是老对手了。远东运动会由菲律宾、中国和日本发起,自1913年起,共办了十届,至1927年为两年一届,1927年改为三年一届,1930年又改为四年一届。前两届分别在马尼拉和上海举办,日本是当时亚洲唯一有资格参与奥运会的国家,不屑于与中国、菲律宾等国同台竞技。因此对远东运动会反应冷淡,仅派少数二流选手搪塞应付。但一战的爆发让1914的奥运会泡汤,1917年时胜负仍不见分晓,1918年的奥运会基本也没指望了。刚好这年轮到日本举办远东运动会,日本体育界才重视起来,出动大批优秀运动员参赛,中、日两国足球队迎来了首场对决。
中国足球队的代表是南华足球队,是一批香港的华人学生在1908年创立的。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首届全国运动会,南华足球队代表中国华南地区参赛,一举夺冠。1913年,南华足球队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参加马尼拉远东运动会,以1:2惜败于菲律宾队,无缘冠军。在上海远东运动会上,中国队扭转乾坤,成功夺冠。
中国队员
到第三届远东运动会时,中国队已经成长为亚洲劲旅,日本队初出茅庐,根本不够打的,以0:5输给中国队,之后又以2:15的大比分输给了菲律宾队,决赛中,中国队力克菲律宾队,成功卫冕冠军。1919年,马尼拉远东运动会,日本因备战1920的安特卫普奥运会,直接宣布退赛。足球赛场上,中国队再胜菲律宾,第三次夺冠。1921年,又轮到上海举办远东运动会,这次日本足球队憋足了劲要一雪前耻,经历过国际赛事的历练,日本足球队确实进步不小,但还是以0:3败于中国队。中国队第四次夺冠。
1923年,大阪举办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主场作战的日本足球队在上次败于中国队后加紧训练,实力进一步提升,在与菲律宾队的交锋中,将比分拉近到了1:2。但在中国队面前,日本队还是不够格。中国足球运动员黄柏松、叶九皋狂虐日本队,以5:1的大比分把日本队踢出局。
也是在这届运动会上,未来“亚洲球王”李惠堂首次登场,首场对战菲律宾,打入一球,帮助中国队3:0击败菲律宾队。在与日本队的较量中,李惠堂虽未直接进球,但已显示出不俗的实力。在之后的1925年、1927年的远东运动会上,中国队在李惠堂的带领下接连夺冠,创造了七连冠的骄人纪录。1930年,东京举办第九届远东运动会,日本队如愿夺冠,但却是以3:3的比分与中国队并列冠军,终究还是没有击败中国队。
李惠堂
由于多次败给中国队,气急败坏的日本人急需在球场上战胜中国,以证明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是劣等民族,日本人就该征服中国。但中国队岂能让侵略者得逞,上半场中国队以2:0横扫日本队,下半场日本队不顾一切发起反击,打进三球,而中国队只进一球,踢成了3:3平,压力来到了中国队这边。眼看比赛只剩下了十余分钟,日本队恶意犯规,给了中国队一次宝贵的点球机会。李惠堂担负着亿万国人的期望,飞起一脚,球径直入网,比分变为4:3,一阵阵“中国必胜”的声浪直冲云霄。很快,裁判吹响比赛结束的哨音,中国队胜出,成功九连冠。
中国队这场及时的胜利,其重要意义不亚于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马拉多纳带领阿根廷队击败英格兰队。“九一八”事变的耻辱比1982的英阿马岛战争更为惨痛,积贫积弱的中国也更为需要一场对日胜利。只可惜当时的足球还只是小众运动,通讯条件也很落后,大部分中国人都没能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赛场上无法打败中国,日本就另使阴招,要求把伪满洲国也列入运动会参赛国,中国政府断然拒绝,菲律宾也不同意。在中国队获胜第二天,日本直接掀桌子,在没有中方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悍然宣布解散远东运动会,不给中国队再胜日本的机会。
通过远东运动会,中国队已经打出了名声,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奥委会特许中国队跳过预选赛直接进入正赛。但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打内战,对体育事业根本不重视,中国队只能靠一路踢比赛获取赞助前往柏林。在柏林奥运会,中国队首场对战足球劲旅英国队,由于一路舟车劳顿,又节衣缩食导致营养跟不上,中国队表现不佳,以0:2告负。当时奥运会足球赛正赛采用单场淘汰制,只要输球即意味着止步——中国队输球出局了。
柏林奥运会足球比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多次击败日本队的中国队员们又投身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场陈镇和参加空军、守门员黄纪良参加共产党游击队,皆壮烈牺牲。后卫潭江柏参加陆军,曾在云南担任华侨第十二运输大队队长,负责滇缅公路抗战物资运输。在抗战烽火中,谭江柏邂逅了一生挚爱陈珍妮。二人结为夫妻,有一个儿子叫谭咏麟。
李惠堂是中国足球的代表人物,与京剧大师梅兰芳齐名,在沪港两地广泛流传“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的说法。抗战期间,梅兰芳蓄起胡须,拒绝为日军和汪精卫政权演出,尽显民族气节。李惠堂也是一心为国,汪精卫投敌后,对李惠堂许以高官厚禄,遭到李的断然拒绝。香港沦陷后,李惠堂设法转道澳门回到大陆,在大后方组织足球巡回比赛,一面推广足球,强健民族体魄,一面募集物资,救济难民。
柏林奥运会中国足球队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体育运动不受重视,为了节省比赛人员经费,足球运动还要会排球,替国家打排球比赛,可谓手脚并用了。而且打的还不错,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在排球项目上获得了亚军。但即使一个人顶两个人用,运动员的薪资待遇仍是无法补贴家用。为了生计,运动员往往还要兼职多个工作。就连贵为“亚洲球王”的李惠堂也不能免俗,在保险公司、保安公司等单位打三份工才能养家糊口。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队屡次击败占尽优势的日本队,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带来了曙光。而今,国足队员的待遇水平提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如此优厚的条件却与成绩形成了强烈反差。历史证明,中国人是能踢好足球的,别国的球队不好说,打日本队绝对没问题。但事实却是连日本队的球门都摸不到,这就不是人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