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生日十几口人聚餐,我加班八点到家,婆婆:等你回来做饭呢

木容公子 2025-04-17 22:01:51

老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话放在现代家庭里格外贴切。2023年某个月份,某城市写字楼里最后熄灭的灯下,一个三十多岁的职场女性正在赶制季度报表。与此同时,她婆家十几口人正围坐在装饰着气球彩带的客厅里,为小姑子庆生。手机屏幕上的全家福照片里,每个人脸上都堆着笑,却没人想起这个缺席的家人还没吃晚饭。当加班的媳妇踩着夜色推开家门时,等待她的不是留好的饭菜,而是一句"等你回来做饭呢"。这看似平常的家庭场景里,藏着多少当代女性共同的无奈?那些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付出,究竟何时才能被看见?

厨房的推拉门像道分界线,里头是沾着水珠的青菜和越剁越重的菜刀声,外头是此起彼伏的欢笑声。我握着刀柄的手在发抖,不知是饿的还是气的——案板上的冻鸡腿还凝着冰碴,就像此刻我的心。婆婆在冰箱前翻找时说"上次那个豆瓣酱烧鱼特别好",却没人发现我西装裙下磨破的脚后跟,更没人问过我今天喝没喝水。

客厅传来小侄女稚嫩的声音:"舅妈做的咕咾肉比必胜客好吃!"这话像块烧红的炭,烫得我眼眶发酸。去年除夕我高烧39度,也是听着这样的夸赞强撑着炒完十二个菜。当时婆婆说"能者多劳",而现在她正把解冻的排骨往我这边推,指甲上还沾着小姑子蛋糕的奶油。转头的间隙,我看见丈夫在家庭群里抢红包的手指快出了残影,却始终没往厨房迈过一步。

油烟腾起时,抽油烟机的轰鸣盖住了我胃部的绞痛。七点四十五分,手机日历还跳动着"季度汇报"的提醒,而我的砧板上正躺着第八个待切的土豆。婆婆突然探进头来说:"忘了告诉你,三叔不吃辣。"我盯着调味架上那排辣椒酱,突然想起上周同事说的"职场家庭双线作战",此刻才真正嚼碎了这句话的滋味。

当最后一道菜上桌时,生日蛋糕的蜡烛已经烧到了第三根。小姑子拉着我拍照,手机镜头里我的笑像是糊上去的。婆婆给众人分着碗筷说"趁热吃",可最先凉透的,分明是站在餐桌最外侧的我。饭后收拾时,我在洗碗槽里发现粘着米粒的蛋糕盘——原来他们连主食都准备好了,却非要等我回来炒这桌菜。水龙头冲走泡沫时,我突然明白了:这顿饭缺的根本不是厨子,而是对另一个家庭成员最基本的体谅。

这顿生日宴像面照妖镜,照出了多少"中国式家庭"的顽疾。我们总歌颂母亲的饭菜香,却选择性遗忘那些在厨房里闷着的叹息。2023年了,仍有无数女性在职场与灶台间疲于奔命,她们能搞定季度报表却搞不定婆家的期待,能管理团队却管不住"能者多劳"的标签。当"家人"成为道德绑架的筹码,当"贤惠"变成无形的枷锁,那些被油烟熏黄的岂止是墙壁,还有本该鲜活的人生。

下次遇到这样的"家庭考验",或许该把菜刀往砧板上一钉:"要么外卖要么轮班,二十一世纪了还搞厨娘制?"要知道,真正的团圆饭暖的是心不是场面,缺了尊重与体谅,再丰盛的菜肴也填不平心里的坑洼。毕竟,谁规定家的温度必须要用某个人的体温来焐热呢?

2 阅读:1252
评论列表
  • 2025-04-18 10:08

    不当婊子又立牌坊,一直这样做,不反抗,又出来喷。

  • 2025-04-19 16:40

    穷逼一家人

木容公子

简介:问时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