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开学缴班费(用于统一购置孩子的学习用品)的时候,得知我家二宝班里转来了两名新同学。起初也没太注意,但家长入群自我介绍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两个孩子均来自同一个家庭。
这本也没什么,但奇怪的是,这两孩子一个姓谢,一个姓沈。我家那八百年不看群的憨憨先生,恰好留意到这一层信息后,好奇(八卦)之心顿起,喃喃道:“莫不是个重组家庭?”
但他的揣测第二天就不攻自破了!孩子放学回来说,人家那是兄妹俩,还是对龙凤胎。我家先生一脸懵,我笑他“真是少见多怪”!
如今这种两个娃的家庭,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的情况,已然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莞妈有一位闺蜜,目前正怀二胎。她早前就骄傲且神秘地跟我透露:这一胎不管男女,生出来都跟她姓。
对于她这情况,我非常能理解:独生家庭出身,自结婚以后,总觉愧对父母,而且二老年纪越来越大了,心里也没个依托。所以她思来想去,又跟老公商量并取得公婆同意,这才做的决定。
话说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家庭接受二胎随母姓的观念,毕竟同样都是血缘至亲,孩子的姓氏归属一方一个,这样才显得公平嘛!
纵使如此,可大部分人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更接受孩子皆随父姓。毕竟是数千年的传承和延续,岂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
🔻孩子随父姓或随母姓,真的无关大雅?虽说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是个人的决定,无可厚非,但其实也是个“冒险”的做法,如果处理不好,不出几年,这些弊端就会很快显现出来。
① 影响作为孩子父亲最直观的感受
传统观念中,大部分人还是只接受孩子随父姓,这也是作为孩子父亲最直观的感受。试想,孩子跟自己不同姓,带出去别人知晓名字却不知晓亲子关系的,会认为你带的是外甥或别人家的娃!
从感情上来看,随母姓的娃,父亲多是出于迁就,虽认同与孩子的血缘关系,但可能没有太多的直接参与感,似乎产生情感沟通与连接的几率也少很多。
而且父亲可能受传统观念或世俗眼光所影响:觉得自己明媒正娶,亲生的崽却不跟自己姓,倒显得像个局外人,或者说像“倒插门”……时间一长,可能影响夫妻关系,不利于孩子成长与家庭和谐。
② 对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亦不可估量
有道是“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但在两个年幼的孩子之间强调血缘关系未免有些深沉。可能更多时候,孩子是从身边人的态度和反应中理解“亲缘”这一层关系。
比如,当孩子报上姓名时,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名字,谁能想到是亲兄弟/姐妹?如果你再强调一下关系,别人第一反应通常是:这俩是不是离异家庭的孩子?
虽骨肉至亲的关系,面对不知情的人,却总要不厌其烦地解释。况且成长敏感期的两个孩子,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被一句再问,总有失去耐心的时候。
再者,孩子之间难免会存在明里暗里的竞争。特别是生气吵架的时候,不时会把这层关系拿出来当武器:我是爸爸家的,你是妈妈家的……这样不利于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甚至造成隔阂!
③ 双方老人的区别对待
当今社会,70%的家庭都是老人带娃。作为除了父母以外,与孩子血缘和关系最亲近的人,老人自也是全心全意心疼孩子,尽职尽责地照顾。
但如果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可想而知,老人在带孩子这个问题上可能也会出现区别对待。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回归平凡生活,可能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毕竟老人家的思想更为传统,情感上或有所偏倚,认为“跟自己姓”的孩子更为亲近。时间长了,孩子自己也会有所察觉,这就为亲子家庭关系埋下许多隐患。
🔻那什么样的家庭适合二胎随母姓呢?如今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个体的一些独特性和做法都能被理解和尊重。前面也说到,莞妈的闺蜜想让二胎随母姓,她的决定就被身边人所接纳。
其实,以上所提弊端,只是在特定或糟糕情况下出现。但若处理得当,这也不失为让两个家庭都获得平衡与持续发展的解决办法!那什么样的情况下,二孩适合随母姓呢?
👉父母能正确引导亲子关系
当两个孩子对自己不同姓氏产生疑惑,作为父母,应当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告之原因,并做适当的引导,从根本上消除孩子之间因姓氏而生出的隔阂。
再者,要做到不偏袒任何一个孩子(尤其是跟自己姓的那一个),并且跟他们强调,无论随谁姓,都是自己的孩子,都会一样无条件地爱他们!
👉老人思想开明
在决定孩子跟谁姓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只有大家都认同的情况下方可为之。如果父母的观念比较传统,更要多做一些思想工作。
心平气和地沟通,道理都讲明白后,想必老人也能够站在年轻人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最后理解和支持年轻人的做法。
👉适度向有特定需求的孩子倾注更多的爱
很多二胎家庭有个“通病”,就是二胎到来以后,全家人关注点多集中在小的那个孩子身上,从而忽略和冷落了大宝。这会让大宝产生心理落差,甚至产生自卑,从而不肯接纳二宝。
所以无论孩子跟谁姓,在二宝出生后,都应该更多关注大宝的心理需求。在二宝懂事之前,可适度把天秤向大宝倾斜,让他明白自己的爱并没有被分走,继而慢慢受到感染,学会爱弟弟妹妹。
综上所述,家长在考虑孩子随谁姓时,勿要过于随心随性,慎重而为之。毕竟,孩子是夫妻共同的结晶,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而损伤了亲情。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影响,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关注@莞家妈妈,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日更原创,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以后就找个同姓的结婚,不就好了[得瑟]
其实孩子与父姓是最正确也是最科学的,因为男的是xy染色体,女的是xx染色体,比如一个孩子姓张,那么他就是这个张姓y染色体遗传下来的,一万年都不变(中间没有随母姓过),而如果随母姓,其实从染色体上就找不到祖宗的。所以随父姓是科学的。
随父姓可以追溯到祖宗十八代!如果三代都是没有男丁,随母姓还追啥溯呀[得瑟]!没有根源了
人类从母系氏族演化到父系社会是非常科学的。根本不是男权不男权的问题。现在女权提高了反而提出了一些看似公平但违反常理的事。仅仅只是为了显示女权的优越性真的太不好了。还是理智对待吧。
女方如果是独生女,商量好二胎可以和女方姓,继承女方家业传承,女方也应该感恩男方,不过现在道德早已败坏,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少了
既然不好,不公平。那就全部跟母姓就是更好了。何必要跟父姓呢?男的上门自古以来就有呀。以前男的上门还改姓呢。何况小孩就不可以跟母姓?
所谓随母姓,还不是随外公的姓?没脱离男权认同呀[得瑟]
你的儿子不随你的姓,孙子再不随儿子的姓,你家是不是要绝后了!你的后辈到哪祭祖?
随母性,过两代就不亲了
,同姓结婚,子女就无所谓随父姓丶母姓了。
一家还是同姓好!省的到时候闹误会。
随父姓给男方带,继承男方家产,随母姓女方带,继承女方家产,也不是不行
我觉得孩子还是跟父亲姓,比较好,
建议这些女的先回去改成跟她妈姓,然后再来讨论孩子跟谁姓
太封建了。我儿子跟女儿我都给他们随妈姓,
写这篇文章的人该有多老
从遗传角度讲,随父姓多少代都可溯源,随母性不成的
说得这么轻松!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沉淀难道这么容易就被你们随便抹点了!
叫老公跟自己姓不就好了
根本不懂科学,看似公平,这不是公平的事,违反人类规则,这么跟你说吧,生一个儿,一个女,不同姓,在外人眼里是可以结婚的,你想那是什么,又如夫妻二人离婚,各领一个小孩,又姓氏不同。多年后碰在一起,谈起恋爱了结婚乍办。姓氏起到一个人类血缘归类作用,这不是公平的事。糊涂蛋们?
不伦不类
砖家[点赞]
白天为阳,随父姓。黑夜为阴,随母姓。
格局一定要打开,先把三代以内不能近亲结婚抛在脑后,亲上加亲了,这事对她们来说不就更好商量了,至少她们目前还不太敢窝里横[得瑟]
同姓结婚[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如果我的另一半这样要求,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求一点,她先改,她改随母姓,孩子再改。
血统历史渊源都是随父的,祖籍填的是爷爷辈份地方,古装剧嫡出庶出能一样吗?
让儿子跟父姓,女儿跟母姓。这样不仅父母双方的姓氏都能传承,还能促进生育。
拳师们又开始活跃了
因为她的一定就是她的,你的不一定是你的[笑着哭][笑着哭]
彩礼也给了,面子也给了,孙子也当了,孩子凭什么随女的姓?
不是上门随母姓外,有些地方不能入族谱的。后果不知道有多严重。
父系社会也是从母系社会发展过来的,几千年了,你猜为什么
思想开明的人一般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在是过于看中形式才会有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觉得自己更有新人类的特征。打破旧传统
有个屁问题,大把这样的,人家生活的很开心!不同姓就有问题?夫妻同姓吗?张飞和关羽同姓吗?相反,同姓的亲兄弟还有相互砍杀的!
你咋不回去跟你妈姓
说好的男女平等的吗
有闺女没儿子的,都说生女儿好,到关键时刻又想要后代,其实打心眼里还是想要儿子。
婚姻到底给男人带来了什么
连续三胎,没有一个娃是亲生的,不知道那个男的在乎那三娃跟自己姓或不姓呢??
国人被教坏了
胡说八道
都要求外孙跟自己家姓了,还有多开通?
清明节拜山 要不要叫上你这个外姓人一起去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