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信律师|吴亚律师:解析电商交易常见的8种违法行为

中恒信律师事务所 2025-03-20 13:45:45

网上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买到商品,不过,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问题。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远离网购违法行为,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吴亚律师结合法律条文要旨集举证分配,梳理解析了电商交易常见的8种违法行为,供大家参考。

1.物品被寄丢后卖家不赔付

在网购过程中,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是一个常见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买家可以要求物流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全额赔偿货物价款。同时,买家也可以向卖家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either by resending the same item or by refunding the purchase price.

2.实物与网络表述不符

有些卖家在网购平台上对商品的描述与实际销售的商品不符,如质量、功能等,这属于消费欺诈。买家有权要求卖家退货,如果卖家拒绝,买家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卖家承担违约责任。

3.拒绝提供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买家在网购过程中享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如果卖家承诺退货但实际反悔,买家可以向平台投诉或直接提起诉讼。

4.产品质量不合格

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买家无法找到卖方,根据法律,买家可以直接起诉产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要求赔偿财产损失。

5.“好评返现”

商家所设置的“好评返现”不仅仅是给消费者一点“甜头”,很多时候也可能是安抚消费者对“货不对板”的不满,也可能是一种陷阱。

据了解,新规明确规定了经营者不得实施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对商品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商品销售状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

6.“借壳”开网店买卖假货赚差价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销货更加顺利,竟然盯上了正规经营主体的‘外壳’,通过冒用他人身份虚假登记注册公司、购买营业执照等方式为自己披上‘羊皮’后开始大肆售假。

7.仿冒官方自营店铺打开售假销路

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于自营店铺的信任,通过在店铺名称、商品信息、物流寄送等方面模仿官方,将自身伪装成官方自营店铺,使消费者降低警惕,进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8.网络直播购物线下引流藏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转而采用更为隐蔽的犯罪手段,将直播平台的流量聚集效应与私域电商的隐蔽性相结合,以达到绕过平台监管、谋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律师观点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消费者在网购时应增强维权意识,遇到问题及时投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卖家和平台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交易的公平和顺利进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