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应该如何准确理解《通知》中的各项要求和举措?如何在《通知》的指导下,做好本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本系列文章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详细剖析和深入解读,并结合新锦成多年来在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丰富的从业经验,为高校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参考。此为系列文章之二。
01促进就业政策发挥引领作用
《通知》中,“充分发挥促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这一部分共有4条,分别是“加力落实助企稳岗促就业政策”“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和秩序”“支持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支持政策研究”。解读如下:
“助企稳岗”是根源。企业提供充足和适配的岗位是大学生就业的源头之水。落实优惠政策,调动企业招聘积极性,才能创造出充分的就业岗位,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高校要起到配合和宣传作用,让各项政策为企业所获知、所理解。
“规范秩序”是支持。毕业季是繁忙的时节,无论升学、入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还是求职都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高校需要做好合理规划,让毕业生能够充分利好用毕业季有限的时间,为毕业后的发展做好规划和准备。
“自主创业”是补充。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一直在大学就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行业和专业实际上更适合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高校应为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切实支持。
“政策研究”要长远。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高校就业部门识别和发现新的就业增长点,更好利用就业工作规律,为招生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建议,从而从长远的角度,提升就业工作的质量与效能。
02开发就业岗位,做好招聘服务
“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这一部分共包括4条,分别为“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充分利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创新挖掘基层就业空间”“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解读如下:
认真落实访企拓岗。访企拓岗是开拓就业岗位的有效手段,对促进本校毕业生就业具有直接作用。要提升岗位开拓的效果,离不开认真落实,需要调动全校的力量,包括发挥校友资源等,发掘优质企业和单位。
充分利用校招渠道。校园招聘是大学生就业的主阵地。做好招聘活动,将大型招聘会与专场招聘会相互结合,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借助学会和协会的作用,针对性地组织行业、区域、领域的就业活动,有助于提升招聘活动实效。
主动支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学校应主动发现、接洽本地区高质量中小企业,如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支持中小企业进校宣讲,开展招聘活动。
创新实施基层就业。基层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有力支撑着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高校一方面要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另一方面也要争取获得地方的支持政策,拓宽基层就业渠道。
全面推广就业平台。信息不对称一直以来是大学生就业的阻碍因素之一。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可以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更加准确、高效地展开沟通,减少信息阻碍,提升求职和就业效率。
03就业指导帮扶,做实做深做细
“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这一部分同样包含4条,分别为“强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加强就业育人与观念引导”“健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制度”。解读如下:
全面升级就业教育指导。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念、提升求职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当下,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需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专业教育进一步结合。还要以职业规划大赛为引领和带动,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领域领先的生涯发展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新锦成汇聚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五百强企业等组织机构的名师名家,在多年高校就业指导教学课程研发的从业基础上,精心研发了新锦成生涯发展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新锦成生涯发展教育师资培训特色
·培训体系完善,涵盖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全过程·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提供课程认证·独有的“平台+”优势,为参训教师提供立体化全流程服务·丰富的教参资源和工具,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授课技能·可模块化定制,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
新锦成生涯发展教育师资培训主要项目
·ECC就业胜任力教练培训(初级、中级)·FCT就创业领域全模块定制式培训·就业管理干部高级培训班·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教育部)
深入开展就业观念引导。正确的就业观是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受到“躺平文化”等负面价值观的影响,片面追求轻松工作,歧视基层工作,这是影响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高校应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基层岗位和中小微企业,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理想。
健全落实就业帮扶机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重点帮扶,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充分就业有效举措。高校应针对这一群体的具体困难,在指导咨询、岗位推荐、培训实习等方面适当倾斜,做好“一对一”帮扶,切实解决其实际问题,促进高质量就业。
提升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实习实践是大学生深入认识职场,磨炼就业能力的重要方式。高校应将实习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做好统筹安排,推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实习实践活动。通过深化政校企合作,以协同建设就业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实现就业。(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锦成”,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