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人年少从军,后被日军俘虏,辗转流落日本40年,在异国他乡开办企业,最后成为富豪。
这个人叫光俊明,当拥有一切后,他又回到中国寻找亲人。
他的一生历经战争与和平,可谓饱经沧桑,充满传奇色彩,光俊明究竟是如何流落到日本的?这还要从他儿时的遭遇说起。
1935年,光俊明出生在山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当时的战争形势很严峻,很多人都被征兵到了前线,
光俊明5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被强征入伍,前往前线战斗,只留下光俊明兄妹和他的母亲,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生活下去非常困难,
家中的情况也不好,一家人只能相依为命,为了能让孩子吃饱饭,母亲承担起家里的重任。
最后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母亲将自己的女儿被送给了别的人家当养女,这样最起码还能吃饱饭不至于饿死。
固然是光俊明和妹妹都极力反对这个决定,但奈何生活就是无比残酷的,最终妹妹在声嘶力竭的哭喊中仍然被带走了,这是光俊明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疼痛。
可是即便是割舍了骨肉,光俊明母女在乱世中依然难以立足,日子还是一天天越来越贫穷困顿,周围的亲友自顾不暇,哪有余力接济,只有光俊明的伯父实在于心不忍,便多次规劝他的母亲改嫁。
可没想到继父不求上进,甚至还常常打骂母子二人。不久后,继父迷上了赌博,在欠了一屁股债,无力偿还后,便丢下母子二人不知所踪。就这样,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直到1942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母亲遇到了国军27军部队里的郭中尉。
国军27军是老蒋的嫡系中央军,也是一支抗日铁军。这支部队的前身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曾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为抗日立下了不少功劳。
光俊明被郭中尉送入了驻地附近的小学校读书,还亲自花钱给光俊明买了学习用品。
除此之外,郭中尉还给光俊明起了俊明这个名字,郭中尉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如这个名字一样,变成一个丰神俊朗,有大智慧的人。
图 | 部队学校
从此以后,光俊明就跟着部队移动,部队到哪儿,他就跟着到哪儿。
虽然部队的生活相对清苦,但是相比他以前的生活可是好了太多,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多。
1943年6月底,光俊明刚刚跟着27军转移到位于豫西北地区的济源县,部队就遭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因为准备不足,27军损失惨重,拼死抵抗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只能强撑着掩护大部队撤离。大部队一万多人成功南渡黄河,跑出敌军的包围圈,但负责在后方掩护的27军已经是损失惨重,1371名士兵当场死亡,4800多人被日军抓获,光俊明的养父郭中尉壮烈牺牲,年仅7岁的光俊明也被日本侵略者带走,成为最年轻的俘虏。
光俊明挤在被俘虏的人群中,惊恐的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就在这时,一位名叫高桥的日本军官注意到了他,看着俊明单薄的身影,懵懂无知的眼神,让高桥想起了自己在战火中死去的弟弟,不由得心生恻隐。于是乎,高桥最终留下了俊明,并将他一直带在身边。
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俊明都一直呆在日本的军营里,很多日本军人都十分喜欢这个天真无邪的中国男孩,大家开始叫他“光少年”。因为他剃着光头,于是“光”成为了他的姓,新名字“光俊明”就这样产生了。“光俊明”日语发音为“托西阿奇”,从此“托西阿奇”成为了他的名字。
济源战役之后,日军开始奉命南下,光俊明也随着日军一起行动,离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
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日军也开始转战各地,四处侵略。
1945年6月,光俊明与日军一起到达了越南西贡,蓄势待发的日本军队早就没有了昔日的猖狂。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告正式接受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于光俊明而言,战争的结束并没有带来喜悦的丰收;因为,这一次,他又一次的成为了战争的俘虏,区别于他中国人的身份,这一次赫然在日军之列。
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盟军发现光俊明是中国人以后,决定把他送回中国。可是他在中国没有一个亲人了,好在有一个好心的日本牙医,决定收留他,光俊明才不至于成为孤儿。
战争结束以后,光俊明跟着他的新养父去到了日本。他的养父非常宠爱他,送他去最好的学校读书,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光俊明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当养父为其提供了入学条件之后,他由于害怕被再次抛弃便很努力的读书。
1955年,光俊明考上了日本一所非常有名的商学院,毕业后便进入神户贸易公司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十分优秀,非常受上司赏识,很快就升到了较高的职务。同年,他也在日本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范子小姐,并和她顺利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光俊明又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开创了自己进出口公司。
公司成立初期光俊明凡事亲力亲为,靠着多年的经验和出色的商业头脑,公司很快发展壮大,目光长远的他开始在各地发展分公司,渐渐地他成为了身价上千万的富豪,真正成功的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尽管生活幸福美满,琴瑟和谐,儿子女儿们也在慢慢长大,光俊明心中始终有着巨大的遗憾。
拥有大把的财富,幸福美满的家庭,所有的人都以为,光俊明会在日本度过一生的时候,他却突然提出要回到中国,寻找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这个决定当时让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光俊明却说,自己虽然在日本有了现在的一切,但是他的根在中国,他一定要回到中国去。
早在1983年的时候,光俊明便向大陆寄过一封家书,希望能够得到来自亲人的回应。但由于时隔久远,书信并未得到回应。
直到1986年,中日关系和缓,开始建交后,光俊明立刻和养父一同回到山西寻找母亲,甚至还带了日本媒体前来拍摄寻亲纪录片。虽然有山西政府的帮助,都没有任何关于光俊明亲人的音讯。
但由于他当年离开中国的年岁太小,很多人事物的记忆都已经不太清晰。而现在的中国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他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他最终也没有实现寻找亲人的愿望,但离开之前,他还是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可以凭借相关力量找到自己的母亲。
在之后的几年里,光俊明又多次和养父回到国内,在中国各地开始了漫漫寻亲路,可是都以失败告终。
这场寻亲活动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可惜一直没有什么结果,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在1987年到1994年之间,他一直在两国之间不断奔波,但一直都没有寻找到。就算这样他还是为自己的家乡做了很多的贡献,他不仅大力支持这里的教育事业,还投资了很多的资金。
他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可以给中国以及家乡带来更多的投资,推动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于光俊明的这种行为,日本和中国的很多人感到非常的不解。
光俊明确说道:他虽然在日本居住了40年,但它本质上是中国人,它的根也在中国,就算是在日本再呆个20年,50年,依旧无法改变他是中国人的事实。
光俊明晚年的时候,想着自己的经历应该被大家熟知,于是,他下定决心把自己在二战的经历描写为文字,在自己亲身经历基础上写成了一部自传书——《七岁的俘虏,一个中国少年的“战争与和平”》。
该书讲述了自己儿时在战火下委屈求生的传奇人生经历,表达被战争蹂躏下民众的悲惨命运,呼吁人们追求和平。目前该书发行到第四版,深受读者的喜爱。
2018年,山西同乡会会长李扩建要到了光俊明的电话,只是怎么都打不通。于是,李扩建向在神户的各个同乡人询问,一起寻找光俊明,最后终于在他们努力下找到了光俊明。
随即李扩建赶往光俊明的家,大家来到家里也得知光俊明的近况,由于年纪已经很大,再加上每天每夜的思念亲人,身体逐渐地不如从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静养。
当光俊明得知老乡来找他的时候,立马从床上坐起,并且还写下“日中友好”的标语。
光俊明的一生是悲惨的,但是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两次遇到养父,尽心抚养他,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很多像他那样的人,死在战场或战俘营,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珍惜和平。
希望世界再无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