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莲莲
宝宝的牙齿,关乎口腔健康。但是蛀牙在当下的儿童中却更容易成为牙齿健康的“大敌”。蛀牙不仅影响外貌,还会带来疼痛、食欲下降以及心理烦躁等不良后果。为了让宝宝拥有健康的牙齿,家长们必须高度重视,从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
蛀牙会让宝宝遭受疼痛折磨,哭闹不止,影响情绪和日常生活。食欲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心理上,宝宝可能因牙齿不好而自卑、烦躁。家长应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起,关注口腔健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期看牙医。
七大伤牙坏习惯
喝止咳糖浆不漱口
止咳糖浆含糖高易致龋齿,每 100 毫升可能含 10 克糖分。宝宝服用后需漱口刷牙,防止糖类积聚。
热食冷食交替食用
宝宝牙齿对温度敏感,冷热交替易致裂纹,增加龋齿风险。如咀嚼冰块、吃热火锅不晾凉,会伤害牙齿。
睡前喝牛奶、果汁
牛奶乳糖、果汁含糖量高,残留口腔易致龋齿。喝奶后不清洁易生蛀牙,睡前喝需漱口。
用牙齿开东西
宝宝用牙开瓶盖、撕包装易致隐裂,接触细菌。家长应制止,示范正确方法。
磨牙
使牙齿过早磨损,引发过敏和颞颌关节紊乱。原因多样,需排查并采取措施。
暴饮暴食
过量摄入肥腻辛辣食物致脾胃受损,诱发炎症,引起牙痛。要控制饮食,均衡营养。
爱吃零食
吃零食唾液少,食物易残留致龋齿。应控制数量和时间,睡前尤其不能吃,吃后要漱口。
当父母重视宝宝的牙齿健康,才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快乐、健康地前行。
【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