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对主席有多尊重?两辆小汽车事件,让毛主席既震惊又心疼

有历史深度普及 2024-08-05 02:40:36

徐帅在山西期间,曾发生过一件小事,两辆缴获的小汽车触雷意外炸毁。

战争年代炸毁东西太常见,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被国军飞机炸过,中央机关在城南庄也被突袭过。

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

但这件小事却在一兵团乃至中央,都令人侧目,甚至引起毛主席的注意。

毛主席的反应也是耐人寻味。

一、小汽车为何炸毁

两辆小汽车被炸毁一事,在官方出版的《徐向前传》和《徐向前元帅回忆录》等书籍中未见提及,而是一本十八兵团的回忆录中提到的,《英名千古—第十八兵团英烈志》。

这本书很有意思,涉及很多徐帅的故事,先不展开说,下文有专门提及。

谁提到的呢?王诚汉上将(军科政委退休)、郭林祥上将(军委纪委书记、总政副主任退休)联名撰写的《缅怀徐帅学习徐帅》一文,提到此事。

那是1948年5月底,临汾战役刚刚胜利结束,我军开入临汾城中。

八纵有一位侦察科长,发现缴获物资中有两辆罕见的小轿车。这位侦察科长就叫人一起开出去,到城外转转,享受一下乘坐高档轿车的感觉。

不料意外撞上地雷,两辆小轿车都炸毁了。

徐帅闻知雷霆震怒,下令把这个违反城市纪律的侦察科长关禁闭。

八纵首长们得知都有点怕,徐帅很少有震怒的时候,突然发这么大火,这个科长怕是要不妙。为啥呀?城市纪律是中央军委专门强调的,徐帅打下临汾之前也反复强调,破城后一定要保护好人民财产,依律管理缴获物资。

这是政治高压线,触犯了要顶格处理,枪毙都有可能。

更敏感的是,这两辆小轿车,徐帅很珍视,原本要作为战利品送给中央交毛主席等领导人使用的。

那时各大野战军都有这传统,并不嫌战利品不吉利什么的,孟良崮战役缴获的张灵甫使用过的便携式野战桌和他的座车,前者送交朱老总使用,后者华野司令部留用。

何况临汾这两辆车都是完好状态呢。

徐帅的心情可以理解,各大战略区都这么做,山西部队好歹也有了这样的机会,既是对中央的敬意,也是展现山西部队战果的大好机会嘛。

结果让这位侦察科长搅和了,换谁谁也怒。

八纵首长想去求求情,但不敢。之前刚有一位副职领导,因为作战问题被徐向前当众批评,弄得他下不来台。

徐帅虽说性格比较和善,但大军之帅不怒而威,谁敢去触这个霉头求情。

后来徐帅终究没有下令严办,怒气并未持续多久,那位侦察科长关了几天吓唬了一下,也就放了。

不过这件小事的影响却并未到此为止,很快传到中央。引起很多人议论,大家对徐帅这种谦逊、尊重中央的态度赞不绝口。尤其是毛主席,甚至因为这件小事,和其他一些事情,改变了一项重大决策。

二、不忍叫徐帅回去养病

徐帅1947年夏到晋冀鲁豫担任副司令员,病还没有完全好。

打完运城打临汾,上来就高强度。因为徐帅手头没有像样的指挥机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只有两个人可用,一个是参谋处长梁军,一个是宣传部长任白戈。其余都是生瓜蛋子,没什么指挥经验。

大兵团作战不是游击战,不专靠指挥员个人的才能,需要有成熟和强有力的指挥团队来辅助决策、分工作业,这是必不可少的。

重担就要转移到徐帅身上,他不仅从战略战役层面筹划指挥,还要时时指导指挥机关怎样适应大规模作战,怎样提高指挥技能。

《徐向前传》提到一个细节,侦察人员获得一个情报,说临汾城内国军胡宗南部一个七排长殴打阎锡山军一名士兵,引发胡阎两方士兵械斗。

徐向前一眼就看出来情报不靠谱,一般来说,军中编制可能存在七连、七班,但排从来不会有七个。一核实情报,果然是听错了,不是七排长而是齐排长。

指挥团队素质之差可见一斑。

徐帅不得不亲自上手教,他的身体本就没恢复好,高强度劳累诱使旧病复发。

王诚汉回忆说,徐帅当时有好几种病,最严重的是肋膜炎,刚到晋南见到徐向前时,发现他腰上勒着一条很宽的布带子。因为当时徐向前肋膜炎造成的胸膜积水,没有缓解,只能用带子勒着以暂时控制病痛。

就这样的身体还在勉力支撑,徐向前太珍惜这个机会了。自从1940年从抗战一线回到后方,再也没有指挥大部队打过仗,山西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打临汾的72个日夜,他很少睡过踏实觉。部队一边打一边学习攻坚,没有经验。24旅旅长王墉阵前被敌军射中牺牲,徐向前肉疼的亲自起草命令要求各级指挥员,一定不能再做无谓的前出冒险。打临汾第一阶段作战,攻不动,徐向前一度亲自召集一个突击营的营连排班各级指挥骨干开会。

身体健全的好人,能不能支撑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都难说,何况徐向前是病体未痊之人。

这种情况中央也掌握,一再电令徐向前可到后方休养看病,徐向前都婉拒了。

到了晋中战役,战争模式又发生新的变化,部队从攻坚转入高机动作战,典型的运动作战,论敌人的强硬程度可能不及东北和华东,但论战场形势之复杂、创造围歼敌人机会难度之大、兵力对比之众寡,笔者以为只有莱芜战役堪与其比,其他再无一场战役有这样精巧复杂的程度。

背后的代价呢?一方面是一兵团将士们齐心用命拼死搏杀,另一方面就是徐帅不惜透支身体的一线指挥。

仍据《英名千古》一书的回忆,徐向前在晋中战役时,指挥部一度开设到火线200米。

一发冷炮就能端掉!重机枪就能覆盖。

为啥这么冒险,不放心啊!六万打十万,还要把人家包围住吃掉,小猫活捉大耗子,谁见过这么不讲理的打法。

毛主席明白,徐帅这样拼命,同时又对中央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恭敬与示好,不单单在于牺牲奉献精神,而是太重视这个机会,不想失去。

一个兵家圣手,有仗不让他打,等于要了他的命。

所以,小汽车被炸毁事件,徐向前把意思传递上去了,毛主席也懂了。

1948年9月徐向前去中央开会,简单看了看病,没有留下治病,尽管中央给他派了一位能力也是一流的助手周士第,他还是要强地回到太原前线。

万幸徐帅得的不是太严重的病,撑一撑能过去,好歹给我们留下一位冠绝古今的兵家圣手。

三、超强凝聚力

徐帅指挥进攻太原期间,病又进一步加剧了,虽然有时也能到警卫营开垦的小菜园子里活动活动,但总体比较虚弱。

毛主席体谅徐帅的心情,又是理解又是心疼,再也不忍叫他回后方养病。

彭总到中央开完会到太原替徐帅指挥,主要考虑也不是因为徐帅不能履行指挥职责了,而是考虑到后续解放大西北的全盘任务,让彭总提前统领华北部队,以尽快将帅相和,克济大功。

当时彭总虽然已接替指挥,但发布各类命令,仍然用的徐帅的名号。

这一方面是稳定军心,另一方面也是照顾徐帅的情面,让他有始有终地完成指挥太原的战斗。毕竟解放太原的大功,在彭总来太原前线之前已经完成大半了,太原城的防守工事已基本摸清,剩下就是怎么时间问题。

下面我们就借着前面提到《英名千古-十八兵团英烈志》这本书,说一说徐帅超强的人格魅力和凝聚力。

这本书起始于1990年徐帅去世,出版于1994年。主题是纪念徐向前元帅,附带纪念一下王新亭等去世的兵团领导人。撰写文章的不是红四方面军旧将,而是华北十八兵团的将领们。

个中原因,估计大家都猜得到。当时对各位去世老帅的回忆,都以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为单位进行,红一红二六和红四都没有类似的举动,所以对徐帅的纪念不宜以红四方面军的名义。再者说了,当年红四方面旧将们都已分散到各大野战军,像郭天民在二野,许世友在华东,郑维山在华北,他们的身份有重叠。

十八兵团旧将们集中悼念回忆徐帅,就比较自然合理。

但也没做的太高调,这本书没有在解放军出版社或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发行,而是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也亏了这个不是很官方的出版方式,十八兵团旧将们能说一些不太官方、包含细节的话,两辆小汽车的小事才能保存下来。

这本书里,十八兵团将领们对徐帅透露出十分强烈的敬服、崇拜、感动之意,这是诸多老帅纪念书籍中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徐帅在山西短短一年半时间,就对十八兵团带来如此深刻的影响呢?

笔者试分析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徐帅的个人品德。谦虚低调,不整人,不耍官脾气,对部下一视同仁,不搞亲亲疏疏。八纵司令员王新亭是红四方面军的旧将,十五纵司令员刘忠与徐帅没有什么渊源,但在徐帅那里一视同仁,都给机会给平台。刘忠如果跟着陈赓南下,以四纵参谋长的身份,成就固然至少是少将,但能不能当上纵队司令员进而获取中将尚在两说。

二是徐帅对部下的关心。这本回忆录里不止一个人提到过,徐帅作战中反复强调,一定要爱惜战士的生命,不要用潦草轻率不成熟的指挥,说战士们轻易地用生命去瞎冲浪打,一定要尽量在指挥和组织层面下功夫,减少战士无谓的伤亡。

王诚汉回忆时记录了徐帅的原话:“一个人长大成为一个兵,是很不容易的,叫战士去爆破,不组织火力掩护,那决不是勇敢,而是愚蠢和罪恶!”

不要说十八兵团的将士,就是我们现在听来,仍然振聋发聩。有多少领导过于强调什么大格局大视野,忽略底层的生命和幸福,那不叫大格局,那叫屠夫。

只看徐帅一个人的表现看不出来,对比着看看其他将帅的指挥,就能感觉出这意味着什么。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各大野战军的敌我伤亡比,很能说明问题。

这一点徐帅和刘帅相似,都有一颗仁者之心。军事家有此,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1980年徐帅听说“临汾旅”的老旅长黄定基的坟墓被人破坏,老人家八十之年(虚岁)早已万物不萦于怀,闻此消息竟然气愤莫名,直接打电话到成都军区,要求军区与地方政方限期修复,重刻碑文。为什么对一个旅长这么重视?当年黄定基打临汾立了大功,但黄旅长天年不幸,1951年就因为肝病发作而去世,年仅38岁,都没有等到授衔那一天,徐帅爱兵如子,对黄定基怀有很深的感情。

三是徐帅对山西部队的挽救之功。

如果不是徐帅到山西主持大局,晋冀鲁豫留守部队会有多大发展?从常理推断,大概率只能维持八纵一个纵队的编制,大量军区二线部队会被分散编入晋绥或者华北军区,成为别区的后备部队。八纵的命运,或许是像十纵、十二纵一样就地转为军区,过早地失去正式成为军的机会,或许融入华北军区,成为排名非常靠后的一般部队。

一支部队的命运,依靠且只能依靠战斗力。没有徐帅化腐朽为神奇地抓出来四个纵队(八、十三、十四、十五),没有徐帅指挥打出出神入化的临汾和晋中战役,军史上哪会有山西留守部队的地位?

《英名千古》里有一篇文章题目起的好:太行人民司令徐帅。

能够配得上这句的元帅,怎能不让十八兵团将士们永记于心。

2 阅读:941
评论列表
  • 2024-08-12 20:45

    名帅名言!上将伐谋。每个兵背后都有一家人。徐帅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