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或重开,魏德尔白赢一场?

如南谈国际 2025-02-28 17:57:10

柏林国会大厦穹顶下的阴影里,一场政治地震的余波仍在蔓延。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基民盟虽以29%得票率险胜,却面临难产组阁的窘境——要凑够315个议会席位,默茨必须说服至少三个政党结盟。这种政治僵局,意外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机遇之窗。

选举结果揭晓后48小时,中国贸促会率领的代表团已飞抵法兰克福。这个由28家龙头企业组成的商务使团,带来的不仅是超过170亿欧元的合作意向,更携带着德国经济最渴求的两样东西:稳定的供应链与新能源投资。大众汽车总部所在的狼堡市,市长阿克曼连夜调整行程,准备与宁德时代高管密谈电池工厂扩建计划。

选择党的异军突起,折射出德国民意的深度裂变。在萨克森州的老工业区,曾经支持社民党的钢铁工人,如今将选票投给承诺恢复北溪管线运营的魏德尔。这种转向背后,是德国近两年工业用电价格上涨83%的残酷现实。中国企业的到来,恰逢其时为默茨提供了破局筹码——若能推动中德在绿氢领域的合作,或可缓解因放弃俄气导致的能源危机。

基民盟主席默茨的"向东看"战略面临双重考验。一方面,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正以35%的税收抵免诱惑德国企业赴美设厂,奔驰已宣布投资70亿美元在阿拉巴马州建厂;另一方面,党内元老施加压力,要求维持对华技术限制。这种平衡术的难度,从大众汽车被迫暂停新疆工厂扩建可见一斑。

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的中德外长会晤,释放出微妙信号。王毅提及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实为破解技术壁垒的妙棋——中企提供资金,德企输出技术,共同开发东南亚新能源市场。这种模式若成功,既能保全德国技术优势,又可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西门子能源CEO布鲁赫连夜召集团队研究湄公河水电项目,正是嗅到其中商机。

柏林智库的最新评估报告指出,中德经贸关系的深化可能引发连锁效应。若中欧投资协定在默茨任内重启谈判,荷兰ASML的光刻机对华出口限制或出现松动窗口。这种可能性,让挣扎在亏损边缘的欧洲半导体设备商看到曙光。

选择党领袖魏德尔的年轻化形象,恰与德国政坛的暮气形成对比。她在德累斯顿的演讲中,将中资比喻为"黑森林里的新鲜空气",这种务实论调赢得不少中小企业主共鸣。虽然短期难改主流政党对华政策,但选择党在州议会层面的突破,已开始影响地方招商引资决策。

当德国经济部长艰难维持财政赤字不超标时,中国投资者带来的不仅是资本,更是重构产业链的契机。从莱茵河畔的化工园区到波罗的海沿岸的风电场,中德合作的齿轮在政治冰层下悄然转动。这场东方与西方的再邂逅,或将书写后默克尔时代欧洲政经版图的新章。

0 阅读:0

如南谈国际

简介:心中有国,万里山河皆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