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天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向三个邻国——伊拉克、叙利亚和巴基斯坦——的目标发射了大量导弹和无人机。
此举究竟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武力炫耀,旨在威慑敌人,还是一种危及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鲁莽行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声称,此次袭击是为了报复最近造成数十名伊朗人死亡的恐怖袭击。但这些袭击引起了受攻击国家以及美国及其盟国的强烈谴责,他们指责伊朗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并危及了地区稳定。
双方可能都是对的。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声称,此次袭击的目标是上个月震惊伊朗的袭击事件的实施者和支持者。第一起袭击发生在2023年12月15日,一群武装分子突袭了位于动荡的锡斯坦和俾路支斯坦省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拉斯克镇的警察局,造成12名伊朗警察丧生。逊尼派极端组织正义之军(Jaish al-Adl)声称制造了这起袭击。第二次袭击更具破坏性。2024年1月3日,即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被美国暗杀一周年之际,发生了伊朗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两名自杀炸弹手在苏莱曼尼家乡克尔曼的陵墓附近引爆炸弹,造成9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伊斯兰国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这些袭击暴露了伊朗面对内部和外部威胁时的脆弱性,并对其强大和稳定的形象构成挑战。但伊朗的报复行动增加了地区发生更广泛、更危险冲突的风险。
伊朗选择武力炫耀的行为已显示出适得其反的迹象。通过攻击其他国家的目标,伊朗侵犯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并与它们的政府对立,特别是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它们一直努力与伊朗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伊拉克在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控诉伊朗,而巴基斯坦暂停了与伊朗的高层接触。巴基斯坦外交部试图缓和紧张局势,强调伊朗是一个“兄弟国家”。巴基斯坦对伊朗人民"非常尊重和热爱"。但两国关系正处于危险升级的边缘。
伊朗对三个邻国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时,全球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色列及其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的战争上。这使得伊朗的对手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伊朗的这些袭击可能会把国际社会的关注转移到自己身上,并危及与邻国的关系。加沙战争已经加剧了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孤立和脆弱性,本来伊朗可以选择静观其变,但这些袭击却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国际审查和压力。
伊朗似乎决定将更加强硬的国家安全战略置于与友好国家的外交关系之上。伊斯兰革命卫队首次公开宣布在巴基斯坦领土上发动袭击,这可能是对此的证明。之前,伊朗政府一直面临内部强硬派的批评,他们认为政府在应对针对伊朗的袭击时过于被动,特别是在以色列去年12月25日的袭击导致伊朗一名高级指挥官在叙利亚丧生后。现在,伊朗似乎正在发出信号,它将采取更加自信和直接的战略来应对境外的威胁。
这一态度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显得尤为明显。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安明确表示,伊朗在涉及其国家利益、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以及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以色列政权的附属组织时,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其关于此次袭击的声明中进一步强调,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进攻行动将继续下去,直到为其烈士复仇。这表明,最近的导弹袭击不仅仅是伊朗复仇的一部分,而是其更广泛、更坚定战略的一环。这一战略的明确目标是威慑和惩罚以色列、美国及其地区盟友。
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伊朗的导弹袭击,而应将其视为以色列与伊朗及其盟友领导的所谓抵抗轴心之间不断加深的地区竞争的一部分。对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表示,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打击目标与以色列间谍机构摩萨德有关,是对12月25日死亡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赛义德·拉齐·穆萨维(Sayyed Razi Mousavi)被杀的报复行动的一部分。
这些袭击也是在向伊朗的对手,尤其是以色列和美国展示力量和传递信息。伊朗从其境内的三个不同地区发射了24枚导弹,打击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目标。袭击中使用的一部分导弹是"凯巴尔·谢坎"(或称"堡垒驱逐舰"),射程1450公里(900英里),从未使用过。这种导弹被普遍认为是专为打击以色列而设计的,在对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据称与"伊斯兰国"有关联的目标的打击中使用这种导弹可以被视为一次重要的实战测试,目的是向以色列和美国展示这种武器的精度、威力和射程。
虽然伊斯兰革命卫队吹嘘自己高精度、高效率地击中了预定目标,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Adrienne Watson)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称这次打击"鲁莽而不精确"。
尽管如此,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袭击还是在伊拉克北部半自治的库尔德地区造成了死亡和破坏。著名库尔德商人佩什劳·迪扎伊就是受害者之一,他在埃尔比勒的家中遇害。伊朗媒体指责迪扎伊经营的安保公司是摩萨德的幌子,并指控他协助和窝藏摩萨德在埃尔比勒的特工。
伊斯兰革命卫队暗杀佩什劳·迪扎伊的行动可能是为了向与以色列合作对抗伊朗的人发出警告,表明与以色列合作的人将面临严重后果。据伊拉克消息来源透露,除了迪扎伊的住所外,伊斯兰革命卫队还袭击了库尔德高级情报官员的住宅和库尔德地区的情报总部。
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的一处建筑遭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IRGC) 发动的导弹袭击(法新社)
伊朗袭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象征意义:伊斯兰革命卫队声称这些目标与“伊斯兰国”和摩萨德有联系,并对它们进行了协调性打击。通过将以色列与极端组织相提并论,伊朗试图塑造自己为该地区和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以及保护该地区免受这些组织影响的保护者。
总的来说,伊朗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展示了其对敌人的坚决反击和实力。然而,德黑兰的行动无视邻国的主权和利益,引起了邻国的愤怒和担忧。这些邻国,包括伊拉克和巴基斯坦,面临着维护与伊朗和美国良好关系与保障自身安全稳定之间的两难选择。他们可能会怀疑伊朗关于其袭击仅为防御性质的说法,并不认为是为了恐吓。
伊斯兰革命卫队已明确表示,他们将采取更加进攻性和先发制人的策略来保障国家安全,并且这次袭击仅是开始。这意味着此类行动可能会继续并升级,从而加剧这个已经动荡不安的地区的局势。
作者:西纳·图西(Sina Toossi),国际政策中心高级非常驻研究员。
文章信源:《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媒体简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是一本成立于1970年的知名杂志,专注于全球事务、经济、安全和文化领域的深入分析和评论。这本杂志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的深刻洞察,内容涵盖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地缘政治、军事事务以及文化和社会问题。它不仅服务于专业的外交官、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人士,也适合对国际事务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以高质量的报道和分析著称,《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和政策分析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经常发表来自世界各地专家和学者的文章,提供多元化视角。此外,该杂志对全球重大事件也进行实时报道和评论,是理解全球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重要资源,对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国际事务专业人士具有广泛影响力。
媒体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