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顶级发动机,营收大增18倍,中科院加持,未来能源唯一方向!

冰彤解读官 2024-04-10 10:30:44

核聚变,能源中的灭霸。

AI持续火爆!不过,人工智能掀起的浪潮,已经不止停留在人工智能本身了。

OpenAI创始人奥特曼个人最大笔的投资,不是去火星,而是投资了两家能源公司—Helion、Oklo,它们都在做着一件事:核聚变。

近年来,随着高温超导、激光和先进材料的飞跃发展,加速了全球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中国也明确了可控核聚变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

那么,核聚变的吸引力在哪?

核聚变是一种可以把百分之零点几的质量转变为能量的技术,要维持全人类一年的发电量,仅仅需要一辆卡车就能装载全部的核聚变原料。

而且,这种燃料在数千年内几乎是无限的,可以从任何地方获取,例如从海水中提取氘,通过与少量锂就可以进行核反应。

它产生的能量比化石能源高出400万倍,不仅可发电还可以产生工业级高温热量,且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或甲烷,有助于减少玻璃、水泥、钢铁、氨、氢等行业的碳排放。

重要的是,与今天的裂变核电不同,核聚变几乎不占用土地,用水很少,几乎可以做到隐形。如果不需要,也可以随时调度停运,不存在失控链反应的风险,几乎不会产生长期核废物,也无法用于武器。

所以说,核聚变发电具有更低的燃料成本、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以及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被誉为“人类终极能源”。

中国核聚变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2023年,我国在核聚变取得了显著进展,可以说是国内可控核聚变“元年”。

“中国环流三号”在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EAST)中成功实现了403s可重复运行,创造了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还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电流高约束模运行,刷新中国聚变运行纪录,关键技术领先全球。

随着技术突破和资本助力,国内可控核聚变项目加速落地,乐观估计到2030年,核聚变将以可行的成本实现发电。

那么,未来核聚变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核聚变主要目标市场为发电。

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日趋成熟,各国开始加速聚变电厂建设。根据对核聚变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45.8%的企业主要目标市场是发电,其次为工业加热,占比为15.2%。

从用电市场看,我们知道全球每年消耗的电能是巨大的。2023年,全球电力需求为28.6万亿千瓦时,市场规模高达30万亿元,未来即便全球10%的能源由核聚变电站提供,潜在市场也在3万亿以上。

另一个角度,从前期核电厂设备投入看,2023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为3012.5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2030年年化平均增长率约为7.4%。

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核聚变市场,一旦掌握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极有可能成为全球能源巨头。

核聚变产业链如何,可以关注哪些公司?

核聚变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制造,及下游核电应用等。

在国内市场中,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披露核聚变相关业务,涉及公司包括安泰科技、炬光科技、航天晨光、联创光电、永鼎股份、西部超导、国光电气、雪人股份、鼎龙股份等。

产业链上游,覆盖有色金属(钨、铜等)、特种钢材、特种气体(氘、氚)等原料供应。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产业链中游。

中游覆盖聚变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主要方向是偏滤器、蒸汽发生器、超导磁线圈等组件。

1.安泰科技:钨钼合金龙头。

公司的钨铜复合材料已供货国内外主流核聚变装置,其核聚变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安泰中科开展,中科院参股20%,有充分的技术保障。

核聚变相关产品:EAST钨铜偏滤器、全钨复合件、高性能钼合金等材料,成功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装置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

2.联创光电:高温超导磁体。

重点打造激光和超导两个高新科技产业。

近期,公司与中核聚变研究院签订协议,联合建设可控核聚变项目,工程总投资超200亿元,这是目前国内投资额最大的核聚变项目。

在高温超导方向,公司依托子公司联创超导(持股40%),多项产品实现0到1突破,进入1到N的加速发展阶段。

公司自研的全球首台高温超导加热装置于2023年4月投产,正式商业化,目前设备在手订单已超60台,价值超10亿。

3.国光电气:泵阀产品。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擅长第一壁、偏滤器、风机、阀组箱、专用阀门、管路等系统建设,产品主要包括核工业专用泵、阀门、屏蔽模块等工艺设备。

2022年,公司核工业领域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180%;2018-2022年,相关核设备营收从1929万元增长至3.7亿元,大增18倍,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也快速从5%提升至40%。随着未来我国新聚变实验堆的不断投建,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4.西部超导:低温超导线材国产替代。

公司目前形成了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三大主业,其中,超导产品已经在ITER项目交付。

2023年,公司超导产品实现销量1769吨,在核聚变项目、MRI仪器等成熟领域保持批量供货,全年公司超导产品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58%,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3.6%。

总的来说,核聚变技术已经打破了50年实现商业化的定律,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未来全球核电市场广阔,相信在这终极能源方向,国内将涌现一批全球能源巨头。

关注小象说财,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6 阅读:1798
评论列表
  • hi 8
    2024-04-10 21:06

    这是多能联想!!五十年都不能商业化。

  • 2024-04-10 17:33

    还忽悠[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4-10 18:21

    等实现点火了再报告吧,点火遥遥无期

冰彤解读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