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此恨绵绵无绝期,牢记历史,强国强军御外敌。
在哈尔滨七三一遗址前的沉思:
在哈尔滨旅行之际,我们特意安排半天去臭名昭著的日本侵华期间在哈尔滨平房区设立的“七三一生物细菌特种部队旧址”参观。看着遗址中各种设施和各种工具,我的脚步异常沉重,那一块块铭文记录着侵华日军的残酷、记录着遇难者的苦难。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过去93年,中国打败日本侵略的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9年,我们还去遗址参观并非是掀起仇恨而是牢记历史、并非是撕裂伤口而是对遇难者哀悼!

七三一部队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东北的生物细菌特种部队,1935年哈尔滨平房区筹建生物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试验,实验和生产系统,我们在《遗址》的展览中看到被侵华日军战败前爆炸焚毁的各种实验室、监房、焚毁炉遗址(基坑建筑),到1945年日军侵华战败的10余年期间,七三一部队通过大量的中外种群的男女战俘、居民、孩童的生物、细菌、物理冷冻试验,获得了大量数据,研制了大量生物武器,在侵华战争施放,造成大量军队兵士和平民的死亡,以及生物细菌的传播给我国许多地区的人和环境造成巨大损害。
《遗址》中有一面黑色的墙体,篆刻着被证实身份的1546名人体实验受害者姓名,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的是成年、也有是未成年的、有的是男性、也有不少女性,有的是被俘的军人、有的是平民,他们在这座人间魔窟中,有的被注射细菌或生物化学药品后被解剖而获得实验数据、有的被反复冰冻以获得人类在野外抗严寒的数据,待获得完整数据后,这些活生生的人就被送进焚毁炉而毁尸灭迹。
另外据资料证实,有一万多名中国、朝鲜、前苏联、蒙古的受害者,他们在送进“七三一部队”后就失踪。细菌、生物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是一种反人类的罪行,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细菌和生物武器对亚洲地区特别是我们国家造成巨大破坏有的迄今还留下遗害。

这是遗址中展出的部分罪证。


上图是遗址的“本部”旧址,一栋二层的红砖楼是七三一部队的核心楼,它是制造死亡的大楼。

这是遗址的原先建筑。

这是创办并两次担任七三一部队队长的石井四郎办公室复原图。石进四郎(1892年6月25日―1959年10月9日),医学博士,日本陆军中将,日本战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731部队)的创始人和部队长,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他逃回日本,以手中掌握的大量731部队的细菌试验资料为资本,收买了美国海军,从而逃脱了被作为战犯的审判。1959年秋因患喉癌死于日本。作为,迄今为止的日本对侵华战争没有深刻反省,美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图是关押实验者的监房。

下图都是遗址。













日本战败至今已有79年。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始终没有深刻反思反省,恢复日本军国主义的阴影始终存在,特别是当下,日本和西方联合围剿我们,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要奋发图强、要强军强国,以震慑日本和西方乃至一切敌视我国势力,打败一切敢于冒犯我中华民族利益的国家和势力,安我国土,富我人民,让中华民族永远成为世界的强国。


这里的三幅图片是“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哈尔滨“七三一部队”旧址实际上是有“七三一部队遗址”和“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两部分组成,“陈列馆”在“遗址”一侧,是新建的,主要是陈列“七三一”部队开展生物细菌武器和人体实验的罪证。一般参观者都去罪证陈列馆参观的。当天我们也看到许多游客都去陈列馆参观的,来遗址参观的也不少,但都是没有约上陈列馆参观票的游客。
我们在去哈尔滨旅行筹备之初,就把参观七三一部队作为行程而提前开始在官网预约,直到成行,官网上始终是无票,我们也请哈尔滨当地人帮助预约也没有约到。直到我们行程的最后几天,我们才知道官网预约是凌晨0点开放预约,为此,我曾向哈尔滨民生热线询问为何要放在0点开放预约,并且询问,0点时你们的文旅局领导在做什么?陈列馆的领导在做什么?,后来“七三一部队遗址”博物馆在回访我时,云,为控制人流而需要预约,我就问她,预约我们接受,但为什么要放在0点开放预约,那时的你们在做什么?难道为了参观一个陈列馆,人们需要通宵达旦。后来,她第二次回复我说,他们领导正在研究和改善具体的预约方式。
听了陈列馆的一番说辞,我就想问,一个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一个记载历史唤起爱国热情的事业单位,理应如何改进服务措施,为市民提高更好的服务而不是设置障碍。她们在回复我的时候,还质问我,买火车票不也是要预约的吗?我问她火车票网上开放购买的时间是凌晨的0点吗?还有全国各大博物馆都有超过一定年龄的老年人都有免预约的规定,难道哈尔滨七三一罪证陈列馆就不能采用吗?预约制度不是懒政。

我们在哈尔滨的其他需要预约的公共场所都得到免预约的礼遇。当然,我们也在现场看到,有志愿者冒着寒风在陈列馆前提供免费的热饮为参观者御寒添一份温暖,也看到那一侧的玻璃暖房给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一个暂时的避寒暖身之地。相比一个对公众开放的事业单位的态度,我想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