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建造师的个人工程业绩是如何上传到四库一平台的问题比较疑惑,近日西藏住建厅发布了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配备的通知,提出加大考核结果应用。
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工程业绩,系统自动推送至住房城乡建设部“四库一平台”,相关数据将被用于资质升级和招投标活动管理。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业绩上传的原理,有省级住建厅在系统竣工完善后,数据自动推送到四库一平台,也就是说现在省级数据库与四库一平台已经相通了。数据真实性可靠,还提升了效率,不得不感叹现在大数据的成熟运用帮了大忙。
这里不仅仅指建筑施工企业和建造师的业绩,一个完整项目需要五方主体的注册监理工程师、还有设计、勘察的项目负责人,都是相关联的,点击项目均能查询,所以五方主体的项目业绩数据是打通的。现在很多建造师盲目地追求和追捧业绩,忽略了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风险。
以前很少有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愿意挂项目的,因为项目的安全风险比较大,费用也不多,大家都要求只将自己的证书用于资质申请申报。现在升级资质又把业绩纳入重要考核条件之一,反转了,现在变成有业绩的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比较稀缺。
西藏还规定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是产生企业和人员工程业绩等级的主要依据。用人证合一到岗率来卡业绩,用业绩来卡建筑企业资质申请,真的是环环相扣。真的能抓住建筑公司挂靠的命脉吗?估计再过5年才能验证出效果。
经省级部门核实确认的A级工程业绩,关键岗位人员实名考勤率不得低于规定考勤天数的90%;经市(地)级部门核实确认B级工程业绩,关键岗位人员实名考勤率不得低于规定考勤天数的70%。工程业绩的数据等级原本是与项目的真实性有关,现在被借用到考勤率这一环节,这算得上是正常发挥了。有朋友称这是西藏的独创,建议住建部采纳后全国推广。
经县级部门核实确认C级工程业绩,关键岗位人员实名考勤率不得低于规定考勤天数的50%;关键岗位人员实名考勤率低于规定考勤天数50%或未经核实确认的均为D级工程业绩,作为无效业绩处理。最后这条规定低于50%的考勤率,工程业绩无效,这对于挂靠建筑企业的私人老板来讲并无影响,反正干完项目拿钱走人,管你什么业绩。
这里指的是“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到底是哪些人员?如建造师担任的项目经理,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的总监理工程师,工程师担任的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甚至是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和劳资员、监理员这些普通岗位就不在考核的范围内。
作为出借资质的建筑企业就与私人建筑老板看法不一致了,业绩对于出借资质的建筑公司来讲十分的重要,因为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资质的升级和投标,业绩等级越高申请资质成功率越大,中标率更大。以后缺少业绩的建筑公司,还有以陪标为主的皮包公司生存会更加的困难。因为这些企业并不是为了做实体工程,大都以陪标为主,每年也会有几百万的利润,拉低了整个建筑行业的价格。
建筑市场五方主体责任 违法分包,转包,挂靠。 严惩。 违法分包,转保,挂靠。必须执行鞭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