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及走黄治疗浅谈

寻桃聊健康 2024-04-02 02:06:14

疔疮及走黄治疗浅谈

疔疮是外科中的常见病,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其发病率非常高。但近年来,其发病已有所减少。此病发生时,患处首先出现红肿,坚硬如脚,形状小且像钉疔,因此得名疔疮。其病因多为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常食肥甘厚味之品导致气血壅滞,或因七情郁结或微小外伤所致。疔疮的好发部位为颜面、手足、四肢。因其好发面广,故命名多样。例如,生于头部的有眉心疔、眉梢疔、印堂疔、太阳疔、鼻疔、迎香疔、唇疔等十六种之多;生于手部的有蛇头疔、蛇眼疔、虎口疔、蛇背疔、托盘疔等七八种;足部的有涌泉疔、冷疔等;生于四肢的称为红丝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起病急,局部皮肤红肿,根盘坚硬,状如疔状。在民间,有通过嚼黄豆来鉴别的方法:如果感觉有豆腥味,即可诊断为疔疮。

疔疮走黄,即现代医学中的败血症,是一种危险的症状。有种说法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因此,一旦出现这种危候,需要倍加小心。除了足部的冷疔外,所有的疔疮都属阳证、热证,治疗时采用消散、拔毒、生肌三大法则。下面将分别进行论述。

颜面疔疮:这是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疮型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由于面部血管丰富,毒邪容易走散,导致炎症反应剧烈,发病迅速,且易引发走黄。根据部位不同,其形态各异。

病因病机:主要因恣食肥甘厚味、酒浆、辛辣烤制食品,导致脏腑蕴热,火毒结聚而成;或因外感火毒之气,蚊虫叮咬,再经搔抓破溃后染毒,导致气血凝滞而成。头为诸阳之会,气血充足,内有脏腑之热毒聚于头而发病。总体来说,本病是由火毒引起,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临床表现:

* 初期:颜面部皮肤出现粟粒样脓头,可能伴有痒或麻的感觉,随后逐渐出现红肿热痛,范围逐渐扩大,且根深坚硬。

* 中期:肿势扩大,疼痛加剧,脓头破溃。

* 后期:疮顶高而根软,溃脓后脓栓随脓而出,随后肿消痛止而愈。

然而,面部疔疮与手部疔疮的治疗略有区别。

手部疔疮:自拟方包括金银花30g、紫花地丁30g、菊花30g、黄连10g、蒲公英30g、天葵子15g、赤芍10g,并加入姜黄10g和丝瓜络10g以引经。加减法:高热时加石膏、天花粉、竹叶;剧痛时加乳香、没药;脓出不畅时加白芷、桔梗、皂刺。

面部疔疮自拟方:紫花地丁、菊花、半枝莲各20g,金银花20g,连翘20g,赤芍20g,牡丹皮10g,重楼10g,甘草6g,生地黄15g,黄芩10g。在解毒的同时,可以加入清阳明和少阳之热的药物。加减法:毒邪盛时加大青叶、黄连;高热时加石膏、竹叶、栀子;便秘时加大黄;脓出不畅时加皂刺。

外用药:

1. 消散消炎:对于疔疮初起,红肿热痛但尚未破溃时,可以使用芙蓉膏外敷,每日1次。

2. 拔毒:当疔疮头部已破或即将破溃时,可以使用拔疔丹外用于疮面上,并用膏药密封。24小时后揭开,用麻凡膏外用以拔毒生肌。每日换药一次。

从临床实际来看,所有疔疮都有可能发生走黄。但相对来说,颜面部的疔疮因其所在部位的特殊性,血脉丰富,气血充盛,且为诸阳交汇之所,故走黄的情况较多。疔疮是由火毒引起,火为阳邪,其毒内攻营血,必耗伤营阴,扰动血分。内走

脏腑,最先受累者为心和肝二脏。火毒攻心,神明则乱;火毒传肝,动风痉厥;或疔毒随气血流行,横窜逆走,四散经络,聚结而成流注或附骨疽。治疗时应以清心凉血、解毒为大法。

在治疗本病时,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首先,对于颜面疔疮,最好避免使用激素,因为这可能导致炎症的扩散。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应引起警惕。我曾在20多年前亲眼见过一位病人因颜面疔疮高热时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导致疔毒扩散、病情恶化。该患者就诊时,面部肿胀严重,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大便秘结,舌苔深黄,脉沉伏。辨证为内闭外脱,阳热盛于内,气阴格于外。在西医抗休克等急救措施的同时,我们结合中医治疗,大胆采用陈瑞山老中医治疗疔疮走黄的二法,即开、固同用,以挽救患者生命。我们给患者同时使用了“疔毒泻下汤”和“参附汤”两个处方。当“疔毒泻下汤”服下后,患者感到大便欲解,说明内闭已通。此时,由于气阴外泄,患者虚弱过度,因此在大便之前要先服用“参附汤”。两种方药要同时煎好,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而先后服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疔疮原是火症,病情发展较快,且变化无常。尽管经过其他医生的治疗,但疔毒仍未排除,导致患者气阴外脱、虚弱过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了上述两个处方和“先开而后固”的治法。患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烦躁止,脉象回稳,从而转危为安。随后,我们按照疔疮的一般治疗法则继续治疗,十多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此外,我们还介绍了一个有效的方剂——“疗毒泻下汤”,其组成为金银花50g、栀子10g、滑石18g、牛蒡子6g、连翘10g、通草10g、大黄6g、皂角刺4.5g、天花粉10g、乳香6g、没药6g、芒硝3g和蚤休10g。另一个方剂是“参附汤”,由红参10g和附子10g组成。这两个处方是治疗疔疮的有效方剂,但在应用方法上需要注意两种药物应同时煎好,并按照前述方法先后服用。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金银花汤、绿豆汤等。同时,需要忌口的食物包括肉类、公鸡、海鲜、烟酒以及辛辣之物等。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一步说明疔疮的治疗方法。患者杨某,男性,38岁。初诊时,患者上唇生疮伴疼痛已持续5天。3天前,患者上唇皮肤出现一米粒大小的脓头,自行挤压弄破后,次日即向周围蔓延肿胀,疼痛连及前额。尽管患者自服了罗红霉素,但病情未能得到控制。2日后,疮口溃破流脓不多,并突发高热住院治疗。经朋友介绍,患者前来就诊。刻诊见:体温39℃,上唇肿胀严重,边界不清且延及面颊部,中心有脓头周围红肿灼热感明显伴有口干症状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诊断为唇疔

辨证为脾胃湿热上蕴血凝毒滞且需防止毒散走黄。治法以清心凉血解毒消肿为主。内服方药采用五味消毒饮和黄连解毒汤的合方加减:黄连6g大黄10g黄芩10g野菊花15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天葵子10g紫花地丁30g。共5剂以清热解毒利湿。外用药方面使用芙蓉膏外箍中间用拔疔丹每日1次以助消散拔毒生肌。

二诊时药后第三天患者高热已退局部红肿逐渐消退脓头已排出。继续给予原方3剂以巩固疗效。同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忌口食物。

此外,我们还介绍了一种民间经验方——苍耳子虫治疗疔疮。每年7-9月份收集苍耳草根中的虫子将其放在大豆油中浸泡7日后取出虫子再浸入麻油内加入朱砂、冰片少许收入玻璃瓶中备用。使用时将一条苍耳子虫放在膏药中贴于患处能提疔拔脓对于早、中期疔疮效果颇佳。这一经验方来源于江苏北部民间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

广大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意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疔疮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剧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我们通过与患者沟通、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案等措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我们还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医学的力量,共同战胜疾病。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脓头排出,红肿消退,体温恢复正常,疼痛减轻。在后续的治疗中,我们继续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排毒的方法,同时加强局部外用药物的使用,促进疮口的愈合。最终,患者痊愈出院,对我们的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总结本次治疗经验,我们认为对于疔疮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病机,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重内外兼治,既要清热解毒、利湿排毒,又要加强局部外用药物的使用。此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我们成功地治愈了患者的疔疮,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健康,预防疔疮等疾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对于疔疮这类疾病的防治,不仅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疔疮等皮肤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疔疮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在早期就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疔疮等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探索更加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患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援助和关爱,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总之,疔疮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其治疗和管理却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努力。通过综合治疗和全面的社会干预,我们相信能够有效地控制疔疮等皮肤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0 阅读:3

寻桃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