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教授谈温里兴阳:生附子的运用与争议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附子的使用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生熟附子的选择,一直存在激烈的讨论。南派伤寒家倾向于使用熟附子或漂淡附子,而与时方系统的运用并无太大差异,这也体现了中医的包容性和无门户之分的理念。
然而,张志远教授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生附子在经过适当的炮制后,如久煎并加入蜂蜜、甘草,其生物碱会被破坏,从而降低了毒性。这样的处理,可以更好地发挥生附子的慓悍、温里、助阳的药效。张志远教授强调,反复加工附子,不仅会使其药效减弱,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他主张在使用附子时,应尽可能地保护其药效,避免过度炮制,以充分发挥其在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为了证明生附子与熟附子在临床应用中的差异,张志远教授分享了一个他在1954年出诊河北吴桥时遇到的案例。当时,他遇到了一位气血两亏的患者,症状包括畏寒怕冷、手足发凉、虚汗不断、小便清长。在初次治疗时,张志远教授为患者开具了包含当归、熟地黄、川芎、黄芪、人参、白术、桂枝、附子等药材的处方。然而,由于药店将附子误用为熟附子,导致治疗效果不显。在连续服用三剂后,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缓解。
在发现问题后,张志远教授立即纠正了附子的使用,将熟附子换为生附子。这一改变使得患者的病情迅速得到了缓解,经过七剂药的治疗,患者便痊愈了。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生熟附子的疗效差异,也验证了张志远教授关于生附子运用的观点。
此外,张志远教授还提醒,在出汗过多的情况下,不仅会导致阳气流失,还会造成大量钾元素的丢失,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在使用生附子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喝一些富含钾元素的水果汁,如橘子汁、葡萄汁、香蕉泥等,以补充钾元素的损耗。这一建议既体现了张志远教授对中医治疗的全面考虑,也展示了他对患者健康的深切关怀。
总之,张志远教授对温里兴阳中生附子的运用和争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强调,在使用附子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合理选择生熟附子,并避免过度炮制。同时,他还提醒我们在治疗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这些观点和建议对于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