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文化小陈
被称作“中国5000年最牛的人”的商圣范蠡,字少伯,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三度问鼎春秋时期的首富,富可敌国。
他辅佐越王勾践,运筹帷幄,终灭强劲的对手吴国,使越国称霸一方,功业显赫,名扬四海。
然而,在功成名就时,他却毅然选择隐姓埋名,退隐江湖,明哲保身,展现了非凡的远见。
秦丞相李斯曾评价范蠡:“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
历史学家也对范蠡赞誉有加,称他为治国之良臣、兵法之奇才,更尊其为商业之鼻祖。
在民间,他更是被尊称为“文财神”,象征着智慧与财富并重的典范。
范蠡有三招对付小人的谋略,字字诛心,值得你收藏细品。
吴王夫差和西施
一、捧杀术古语有云: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也。
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希望别人顺从自己的心意,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被捧得越高,往往会摔得越惨。
越王勾践获得吴王夫差的释放归国后,与范蠡及群臣共同谋划如何打败强劲的吴国时,皆以为智取为上,不宜强攻,应渐耗吴国的国力和财力。
范蠡献策:“吴王嗜宽松之服,可令民上山采葛,织就黄丝布帛,献之,以悦其心。”
众人都觉得这一计谋妙哉,果然,吴王闻讯大悦,赐越国领地八百余里。
范蠡趁胜追击再施一计,年年进献财宝珍玩与犬马,使夫差沉迷于享乐,愈发骄奢。
范蠡的好友文种也献策,输送越国的木材到吴国,助夫差兴建宫殿,吴国因此大兴土木,国力渐耗。
范蠡又对勾践说:“夫差好色无度,疏于国政,吾等可选绝色佳人献之,令其沉溺女色,荒废朝纲。”
文种也表示赞同:“极是,当择天下无双之女。”
勾践精心挑选西施、郑旦二女,经三年培训,装扮得国色天香,由范蠡引见吴王。
夫差一见西施神迷颠倒,表达勾践忠诚。
伍子胥虽劝阻,吴王反而嫌弃他多管闲事,仍沉溺美色,荒废朝政。
不久,吴国衰败,被越国给不攻自破,夫差自尽,国破家亡。
可见,平时夸你捧你的人,你也要小心对方可能另有所图,他有可能在忍辱负重,暗中积蓄力量,是捧杀啊。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战国策·魏策一》
同理:对付小人时,可以利用人性的弱点为我所用,巧妙地满足了小人的虚荣心和欲望,使他在沉溺于物质享受中逐渐失去了警觉,以此达到战胜他的目的。
越王勾践
二、斗不过时,急流勇退术居安思危,才能保全自身。
在范蠡精心策划的帮助越国灭吴国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一位不可小觑的对手——伍子胥,吴国中智勇双全的能臣。
伍子胥,拥有卓越的治国才能,助力吴王阖闾奠定基业,又慧眼识珠,推举夫差承继大统。
可这样的一位功勋卓著的国之栋梁,却落得个极其悲惨的下场。
吴国打败越国后,伍子胥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
但夫差刚愎自用,不仅听不进忠言逆耳,还对伍子胥反感的很。
公元前484年,夫差听信小人的谗言,以为伍子胥有谋 反之心,赐剑令他自刎。
满腔忠义却错付于人,伍子胥死得极其悲愤不甘,令人扼腕。
范蠡目睹此景,非但未感庆幸,反生悲悯,他预见到自己总有一天也将步入伍子胥后尘。
岁月流转,十年磨一剑,范蠡终于帮助勾践雪耻灭吴,成就霸业。
然而,正当越国上下所有人以为他将尽享荣华富贵之时,范蠡却毅然决然地向勾践辞行。
勾践半是诱惑半含威胁地言道:“范卿,我意与你共享这越国天下,分土而治,共荣共贵。但若你执意离去,只怕我难以再对你及你的家族保持昔日的温情。”
范蠡听后心如止水,面色不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
他缓缓答道:“君王之恩,臣心铭感。然则,臣子之道,在于忠君之事,成其功而后退。至于个人荣辱,乃至家族安危,皆非臣所虑。臣愿遵从天命,各行其是,望王成全。”
他深知功高盖主的道理,随后在庆功宴的喧嚣中,悄然离去。
他果断地放弃了眼前的利益,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他之所以如此决绝,是因为历经二十年的并肩作战与辅佐,范蠡对勾践的品性与行事风格了如指掌。
他深知,一旦自己对勾践没有价值了,便会遭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凉下场,重蹈伍子胥覆辙。
在留给好友文种的信中,范蠡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他:“越王长颈鸟喙,可共患难,难同富贵,君何不速去?”
遗憾的是,文种居功自傲,未能领悟他的深意,最终也落得和伍子胥一样的下场。
伍子胥与文种,两者命运的相似之处,皆在于对人性的复杂与阴暗面缺乏足够的认知。
韩愈有言:“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意思是,世态炎凉,人心难测,有太多落井下石的人。
在这变幻莫测的世间,保持对人性的清醒认识,既是一种理智,也是生存的智慧。
不高估和任何人的关系,不轻易将任何人视为永恒的依靠,慧眼如炬,斗不过时赶紧跑,为自己留有退路,才能更好地保全自我。
三、散财术你知道为什么小人勾践会放范蠡和家人走吗?
那是因为范蠡散尽家财充公了,保得自己和家人平安,这也是范蠡的第一次散财。
范蠡一生的最传奇在于:他曾经三散家财,成为中国“裸捐”的第一人。
第二次散财,则是在齐国隐姓埋名、富甲一方之时。
齐王慕名求贤,想要让他去齐国当相国,范蠡却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毅然辞官,并将家产尽数分给亲友,仅携带少量的珠宝离去。
第三次散财,则因所居之地遭遇大旱。范蠡心系苍生,毅然将全部财产捐于国人,以解燃眉之急。
此后,他虽以极快的速度再次赚取了巨额财富,但每逢灾荒,必倾囊相助,如此善举,竟达三次之多。
范蠡之所以频繁散财,源于他对财富本质的深刻洞察。
他认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也要散去。
钱财乃身外之物,就是用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范蠡将财富当作工具,而不是陷入为财疯狂的境地。
在他看来,财富如水,需流通方能生生不息;积聚过多,则易致失衡。
范蠡用财富来对付小人,确保自己和家人一生平安。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范蠡大概活到了88岁,相当高寿。
小陈寄语纵观范蠡的一生,他既能于朝堂之上封侯拜相,位极人臣;亦能在功成之时退隐江湖,累积财富,富可敌国。
此等成就,根源在于他深谙人心,洞悉人性,有计谋对付身边的小人。
布局之时已预见未来,行事之际总能把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