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峰镇位于崆峒区北部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肥沃的土壤和无污染的水质,为平凉红牛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一方天然的乐土。近年来,草峰镇紧紧围绕平凉红牛这一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并荣获2024年市级平凉红牛特色产业强镇称号。
草峰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9.3℃,年降雨量511.2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980小时。丰富的光热资源、广袤的土地以及充沛的农作物与饲草资源,为平凉红牛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地农民世代与土地相伴,养牛传统由来已久。《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政策措施》的出台,更是为草峰镇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政策不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还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养殖户们纷纷表示,政策的出台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养殖的信心更足了。全镇肉牛养殖量也迅速攀升,达到9.1万余头,其中红牛数量超过500头。
草峰镇草滩村养殖户杨耀龙说:“这次的红牛十条补贴兑付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温暖了我们广大养殖户的心,也极大地鼓励了我们养牛人的干劲儿。下一步,我将围绕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政策措施,多养牛,养红牛,养好牛,过上牛日子。”
在政策的扶持下,平凉金皓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通过栓养、舍饲、坐槽饲喂等方式减少肉牛运动量,运用五个“统一”分阶段精细管理,培育出的红牛毛色红亮、肌肉脂肪匀称,具有红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样肌肉,深受市场欢迎。一头育成高档平凉红牛售价在1.8万元 - 2.1万元,纯利润可达4000元 - 5000元。
平凉金皓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峰说:“养殖多年,我深刻体会到政府扶持政策、专业技术指导以及市场推广举措给我们带来的切实好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鼓励与帮助,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养殖模式,提高牛肉品质,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信赖平凉红牛。未来,我将继续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加强技术创新,主动开拓市场,将平凉红牛这一优质品牌擦得更亮,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草峰镇采取“龙头企业+养殖户”的模式,通过技术指导、资源共享、示范带动等方式,引领周边养殖户共同发展,有效提升了平凉红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养殖户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红牛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均有效增加。同时积极探索循环农业模式,利用牛粪制作有机肥,促进粮食生产,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草峰镇党委书记史文哲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政策措施宣传落实力度,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到红牛产业中来,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完善养殖设施,提升养殖水平,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增强红牛的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红牛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如今的草峰镇,因平凉红牛产业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民的钱袋子鼓了,乡村的环境美了,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草峰镇正凭借着平凉红牛这一特色产业,“牛”劲十足地大步向前。(记者: 刘文涛 编辑:兰雪荣 责任编辑: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