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鉌(1253—1312),字位辛,初名禾,字去非,号勿轩,又号退斋。世居建阳之鳌峰。宋末元初文人。
志求濂洛之学,访朱子之门人辅氏而从游。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宋亡,遂隐不仕。创云谷书院,四方来学者,翕然归之。元仁宗皇庆元年卒,年六十。所著有《四书标题》、《易经讲义》、《诗选正宗》、《小学句解》等书传于世。

【荒城步月】
出门喜清旷,兴尽唤归船。
携手共明月,知心惟老天。
暮潮生远浦,秋色满平田。
落落男儿事,相逢岂偶然。
【泊舟野望】
树色连云色,春归物更妍。
落红飘近岸,新绿涨平川。
野鹳窥渔笱,沙鸥避客船。
斜阳江上立,搔首意茫然。
【题山云海月楼】
壶山一片云,沧海一轮月。
仁人典刑静,志士胸次阔。
我来登斯楼,抚景亦奇绝。
一天任舒卷,万古看出没。
吟情俯八极,酒兴小溟渤。
云来地脉动,云去悄无迹。
月出天光生,月落万山黑。
归来一梦觉,东窗又明发。
【客舍雨】
青烟著雨傍楼横,辗转虚窗梦不成。
客里清愁无可奈,卧听檐溜泻秋声。
【江边客舍】
轻寒无赖入征裘,野水闲云总是愁。
极目远山横霭外,数声鸣橹过蘋洲。
【上张廉访】
书生久叹三纲绝,天道那无一发存。
东海不须更忧旱,迩来一妇已无冤。
【平江舟中不寐】
远水萧萧荻苇风,月明云外叫孤鸿。
丹枫拥被疏蓬底,梦断山深野寺钟。
【客里书事】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
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
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越州道中】
野田秋溜正潺潺,新翠乔林绕舍环。
淡日凝烟横别浦,斜风吹雨过前山。
柴扉初放牛羊出,渔艇方携蟹蛤还。
自笑平生爱游览,天教长在水云间。
【闻读书有感】
(和无咎)
万叠青山锁暮阴,倚栏凝伫意深深。
趁时士女忺秦服,学语儿童解楚吟。
当日繁华逐流水,何年拱把秀穹林。
辽东俎豆铜川筮,认取斯人万古心。

【别福清诸友】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
渺渺文明知几聚,悠悠盖壤定何人。
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
日迈月征各珍重,几多疏缺待弥纶。
【经理武夷书院】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送洛阳靳都事】
铜驼巷陌棘风凉,尚记东都旧帝乡。
甲马营空云气远,杜鹃声老洛园荒。
天开地辟人才出,风起云飞汗竹香。
倘得行窝容我老,春风借地种姚黄。
【奉怀明仲旧邻舍】
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
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
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咏武夷怀朱晦翁】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春光叹】
(和无咎)
平生不喜桃李春,懒随年少争芳新。
堂前酌我金叵罗,春衫密缝恣其仁。
出郊相逢好朋伴,赠我殽羞荐歌管。
等闲对客难为劝,强作春妍趁游衍。
人言洛阳富春光,我来看花如醉狂。
蚩堤欲决值连雨,著鞭跨马空自忙。
天津一声来杜宇,东君冉冉归何处。
春会有归归太早,忍见红荒在尘土。
归来山中自闭门,落花片片馀空山。
今春只向风雨过,伤春怀抱将谁言。
武陵风景四时好,扁舟径问桃源叟。
春来春去总不知,赏心一付寻芳友。
【沁园春·自寿】
自笑生身,历事以来,垂六十年。仿浮沈闾里,半非识面,交游朋友,各已华颠。富贵不来,少年已去,空见悠悠岁月迁。虽然是,壮心一点,犹自依然。
新阳又长天边。人指似山间诗酒仙。算胸次崔嵬,不胜百榼,笔端枯槁,难足千篇。隐几杖藜,相耕听诵,聊看诸郎相后先。馀何事,但读书煮茗,日晏高眠。
【满庭芳·斗转璇霄】
斗转璇霄,梧飘金井,洞天秋气方新。幔亭仙子,飞佩下瑶京。霞袂霓裳缥缈,冰肌莹、月作精神。云璈动,琼仙歌舞,共庆捧瑶觥。
蟾宫,人未老,有縱横禮樂,談笑功名。从今去,有多少、富贵光荣。且听宾云奏曲,千秋岁、更引清声。齐眉处,朱颜绿鬓,相与共长生。
【贺新郎·海棠次刘草窗韵】
旧事凭谁诉。记锦宫、初试浓妆,前身天女。玉辇行春娇侍夜,浴殿温泉轻注。一点点、猩红啼吐。绣屋篝香春睡足,细温存,怕遣惊风雨。春梦散,黯凝伫。
韶华寂寞今何许。想故宫、柳亦凝愁,倚栏停舞。欲趁啼鹃归月下,可奈川回山阻。倩万里、鹄来衔子。工部无诗虽结恨,道无香、更恨痴人语。拌绝艳,付黄土。
【婆罗门引·送张监察出闽】
秋宵倦起,起来风露湿人衣。休休未是早行时。旋摘青蔬炊饭,暖酒就炉围。值青山有意,且把诗题。
兴阑便归,忽邂逅、故人期。道是游山正叔,消息曾知。茶烟午灶,听击棹、歌声笑语迟。云霭散、皓月呈辉。

注:图片为郑午昌(1894—1952)的山水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