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次补阳远不如一次通阳,这种舌象通阳必须放在首位。
患者主诉畏寒怕冷,平时穿的也比别人明显要多,食欲也不好,总不想吃饭,还经常胸口发闷,心情低落。来看看他的舌象,舌苔发白,典型的阳虚寒湿重。同时舌两边鼓胀,程度不一,说明肝气不舒,气血不平衡。再看舌中还有裂纹,舌根苔厚腻,说明脾虚痰湿重。

综合来看,患者虽然现在处于阳虚寒湿重的阶段,但同时进补的道路被堵住了。
·一是肝郁导致的气机不畅,药物无法随着气机顺利运行到全身。
·二是脾虚之后运化能力下降,人体无法吸收补药使用,反而会堆积在体内生痰生湿。

·三是体内有痰湿,而痰湿性质黏腻,会拖补阳药的后腿。
进补的道路障碍太多了,这个时候如果不赶快疏通,而是盲目进补,上火事小,但加重病情发展事大。所以调理时候应先疏肝健脾化痰,然后再补阳。
吃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