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百亿,《美队4》扑街,世界真的变了

问薇观看商业 2025-02-16 03:48:20
《哪吒2》百亿,《美队4》扑街,世界真的变了引言

在电影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业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哪吒2》的票房突破了令人瞩目的100亿大关。

而在距离这一成就不远的地方,好莱坞的《美队4》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想到两者之间的对比竟如此鲜明?

哪吒的逆袭与美队的尴尬

《哪吒2》已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20。

就在不久前,关于《美队4》会不会干扰《哪吒2》的票房的讨论还甚嚣尘上。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毫无必要。

美队4上映时的票房占比,竟不及《哪吒2》的十分之一。

这样的对比,实在让人意外。

不禁让人反思,是否好莱坞在中国市场彻底失去了竞争力?

正所谓“偏偏都看好你,偏偏也是你最争气”。

从好莱坞到中国的崛起

有某些海外影评人对此表现出不服,声称《哪吒2》的票房全都是中国观众买出来的。

然而,这又有何妨?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解释:“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中国的优秀作品,终会被世人认可。

数日前,德意志银行发布了一份颇具份量的研报。

虽然以往我可能不会过多关注这些报告,但这份报告却颇有意思。

其中传递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实力强劲,中国产业亦强,中国的未来令人期待!

这样的论调,似乎已经成了行业共识。

科技实力的腾飞

重点提到中国科技实力的集中爆发。

预计到2024年初,中国电动车市场将迎来爆发。

无论是比亚迪、问界还是蔚来,都在为市场带来多样化的选择。

2024年底,六代机和DeepSeek的问世更是让全球市场侧目。

英伟达的股票也因此可能遭遇重创。

德银在报告中以丰富的数据和案例支撑其论点。

这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护城河,竟然如此之深。

全球热点频出

重新思考这一切,我不禁感慨,从去年开始,中国在许多领域的表现可谓是闪耀夺目。

网友@扎了个辫子总结,中国每半个月就会出现一个全球热点。

在这其中,黑神话的公布,无疑成为了改写游戏界的一次里程碑。

《黑神话悟空》作为中国第一款3A游戏,以卓越的品质和高投入值,让外界为之侧目。

而它与《哪吒2》的成功,显然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高关注度和高投入的背后,时至今日,中国的文化与技术已走上了当今舞台的中心。

创新的勇气

中国人的坚持与付出,绝非偶然。

《哪吒2》的制作,集合了数千名动画人员的心血,许多动画公司联合努力。

如此庞大的团队与资源配置,造就了这一世界级的成功。

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曾说过:“顶尖的人才在国内虽然不多,但我们完全有能力培养出这样的团队。”

在这一点上,中国依旧以强大的底蕴和技术储备,支持着它的文化产业发展。

瓶颈与破局

虽然曾经面临重重挑战,但中国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始终在持续推进。

不难发现,中国在许多旨在打破传统垄断的行业上,都刷新了记录。

例如,电池、激光雷达、智能汽车等领域,均涌现了一批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在这种背景下,蔚来的ET9便极具代表性。

它的成功不仅是科技的进步,也是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市场的变动

随着传统外资品牌逐渐不被消费者青睐时,中国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潮流所向。

无论是春节回家,还是地方汽车市场的变化,都能看出消费者的转变。

有多篇报道分析了这些变化,曾经炙手可热的外资品牌,现在已不再被当作首选。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国产车辆。

从过往的豪华车地位,到现在的国产品牌崛起,背后蕴藏着经济变迁与消费观念的实质性改变。

这显然是市场格局重新洗牌的信号。

历史的反思

“中国逆袭”和“国产替代”这两年频频出现。

在感叹中国制造质变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处于市场表面下,日以继夜的努力。

如今,老外们开始向中国品牌投去钦佩的目光。

曾几何时,许多中国工程师望着外资品牌感慨,若干年后,何以会反被追赶?

我们将目睹到科技、文化、汽车等领域的崛起。

这样的改变,总是伴随着无数人的艰辛和努力。

结语

当我们看到中国从过去的“跟随者”成长为“引领者”之时。

无疑,那些曾经的坚持与拼搏终将被时光铭记。

这背后,集合了多少人在各自领域当中的奋斗历程。

正因如此,中国的未来才更加值得期待。

我们在这个新时代里,已拥有了一种新的自信,并能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迎接未来。

当世界向我们投来目光的同时,让东风静静地吹,我们已然自信地走出了国门。

0 阅读:0

问薇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