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忍下去成为皇后,还是拿回自己的名字,做真正的自己,这是戴安娜王妃在那个圣诞节假期一直思索的事情,在这之前,她发现了查尔斯王子买了两款同样的珍珠项链,送给她和卡米拉。
电影《斯宾塞》就是讲述了这个圣诞假期,英国王室到桑德灵汉姆庄园度假的过程中,戴安娜王妃深陷两种相反的思绪的折磨中,甚至一度抑郁出现幻觉,但最终获得自我救赎的过程。
整个片子的美学水准非常好,无论是画面还是配乐,饰演王妃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也是美的没话说,虽然强扭的英音会让人出戏,但无数个背影,都能让人以为那就是当年的戴妃。
影片的故事不值得一提,没有什么过大的波澜,而在其中穿插着一些歇斯底里的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呈现,甚至给全片带来了一丝惊悚的气息。可以说这是一部精神分析式的电影,所呈现的是人在遭遇严重的心理打击,并要做出重要决定时的那种内心状况。
戴妃在那一刻,承受的是丈夫出轨带来的心理压迫,同时是整个王室熟视无睹的状态,以及她内心的纠结,该隐忍还是彻底离开,另外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摆在她和查尔斯中间。
在这些种种压力和情绪之下,全片呈现出一个人在做出艰难抉择之前的那种焦虑状态。人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会陷入到一个不断的对决策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行比较,进行一些逻辑上的情感上的,也就是说理智和情感层面的一些反复的追问,这个事情对自己越重要,这种分析就会这种焦虑就会越严重。
但凡被困难的选择折磨过的人,都能够对戴妃的那种状态感同身受,影片虽然没能很好的讲出一个故事,但是对这种心理氛围的塑造,也算是成功。那种带有压迫感的、必须要在什么时间之前,在两个重要的方向中二选其一,会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人是一种惧怕失去的动物,两难选择中所得到的远远不能弥补失去另一边所带来的痛苦,就好像得到和失去同一笔钱会给人在内心带来完全不同的改变。失去永远是痛苦的,痛苦到无法用得到等量的东西来补偿。
在做出这种艰难且痛苦的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陷入到一个不断比较、衡量,不断的在两种或者是多种可能性之间拉扯的这样一种状态。关键的心态就是在于我们难以控制对于失去的情感。
在理智的比较上,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将几件事情进行一个合理的对比,但是每一个选择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损失,是无法进行比较的,甚至是让人终身难以放开的。
除了呈现出戴妃选择时的那种心理状态之外,影片还在另一个维度上,讲述了人必须面对的一种境况——关系。
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动物,也就意味着人生存在关系的网络中,没有谁是一种完全自由独立的存在,在这样的一个关系的网络存在结构里,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也不能够去完全影响他人,但是确实也在控制着自己和影响着他人。
很多时候这种关系性会把人混在一种结构当中,比如婚姻。这种结构会让人陷入到一个不自由的境地。不自由的核心是源自于我们对他人的需要,而逐渐变换成了他人对我们的约束。
即便是说表面上我们并不需要某一个人,他为什么还会给我们带来约束?因为在很多时候这种关系是一个互相嵌套的结构,你选择了需要某一个人,可能就需要选择接受他所在的网络的束缚,因为他也有他所必需的一种关系。
在这样一种嵌套的网络中,谁都无法逃离,而且当需要越多,所受到的限制就越大,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悖论。这悖论的根本是在于人的欲望会让他们追求自由,也就是所谓的自由就是对于欲望的一种不加干涉的满足。
但是由于人们无法做到自己满足所有的欲望,很多欲望都是要依靠他人来满足,欲望越多,人们对他人的需求就越多,就会陷入到他人的网络当中,被控制在这样一个网络里,人的自由就变得越少。
欲望原本是在追求自由,却让自己陷入到被控制的网络中失去了一些自由。如果想要挣脱网络的控制,就需要减少欲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但如果没有欲望,自由又有何用呢?
《斯宾塞》的观影感受并不舒畅,甚至在整个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会让人陷入一种杂糅了焦虑、惊悚和抑郁的氛围中,上一次获得这种体验的还是《小丑》。直到最后,戴妃做出了那个决定,开着跑车,带着她的孩子们,一路欢歌的时候,才给人一种太阳风吹散了英伦阴霾的感觉。
选择是痛苦,他人是地狱,但影片的背后还是用爱在支撑着,哪怕是失去了所爱,还会有人爱着,这个世界也是因为爱,而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