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间谍卫星”有多狂?追我国卫星,偷拍我们航母,要如何反制

南柯归海 2025-04-12 03:47:14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现在被人们发射上去的卫星多种多样,几乎上已经涵盖了日常生活所需,可是美国却总能作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他们除了这些卫星之外还有一种“间谍卫星”,甚至还能借助这种卫星偷拍我国航母,盗取机密信息。

他们为什么可以这么张狂?中国又该怎么反制?

【“间谍卫星”】

不久前,一则关于美国五角大楼正在研发的“间谍卫星之王”的新闻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这款间谍卫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超高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达3.5万公里,远远超越了普通间谍卫星几百公里的高度限制,几乎摆脱了绝大多数反卫星武器的威胁。

其实,这款卫星更具革命性的特性是它运行在静止轨道上,与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从地面上看,它就像“悬停”在地表某一点的正上空。

这一特性使得情报部门能够实现对目标区域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这是以往间谍卫星难以企及的能力。

自从英国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提出静止轨道的概念以来,虽然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但静止轨道光学侦察卫星却迟迟难以问世,其中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分辨率和发射成本。

以分辨率为例,美军“锁眼”间谍卫星在200公里高度能拍摄优于0.1米分辨率的照片,但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理论分辨率却降为18米。

这是因为静止轨道实在太高,接近三个地球直径,从那样的高度向下拍照,清晰度会大打折扣。

另一个技术难点是发射成本。将同样重的载荷送入静止轨道的成本至少是送入近地轨道的两倍。

尤其是装备超大口径的物镜后,卫星变得非常沉重而庞大,能将其送上静止轨道的运载火箭屈指可数。

如果静止轨道光学成像卫星的分辨率能提高到5米,就足以在太平洋上空24小时实时监控海上航行的航母。

这将极大地增强反舰弹道导弹对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使其具备难以抵御的、毁灭性的威胁。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静止轨道光学侦察卫星将成为未来军事侦察领域的重要力量。

实际上,自2020年以来,已经有数十枚具备地球成像能力的卫星由SpaceX的“猎鹰9”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一个关于在轨天体的美国政府数据库显示,在SpaceX已完成的多次卫星发射任务中,有些卫星既非美国政府公开承认的发射任务所部署,也非私营企业委托发射。

结合这些信息,可以推断这些卫星正是“星盾”为国家侦察局所部署的。

这个隐秘的间谍卫星网络一旦投入使用,将具备持久、深入、迅速覆盖地表活动的能力,这是美国政府一直渴望获得的太空侦察能力。

可SpaceX在2022年12月就发布了“星盾”计划,该计划基于“星链”技术和公司的发射能力,专为美国国防部及其他政府部门提供遥感、保密通信和军用载荷搭载服务。

而“星链”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由近2万颗卫星组成的庞大网络,旨在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目前,已经有4000到5000颗“星链”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并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乌军曾利用“星链”操控无人机、无人艇打击俄军。

不过,马斯克在传记中披露,他曾在2022年9月拒绝激活克里米亚地区的“星链”卫星通信服务,从而致使乌克兰未能成功偷袭俄罗斯黑海舰队。

如今,“星盾”计划的揭秘,无疑让人们对SpaceX在太空领域的布局和影响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反制手段】

随着这类“间谍卫星的出现,反卫星武器成为了各国军事竞争的新焦点。

其中,共轨反卫星武器因其独特的“贴身攻击”方式而备受关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被外媒频繁炒作。

但实际上,共轨反卫星技术并非中国独有,美俄等国也在此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

共轨式反卫星技术,即将拦截平台送入目标卫星的轨道平面,然后对目标卫星进行破坏,这种技术不仅限于摧毁,还可以进行捕获、改造等操作。

早在苏联时期,1970年就成功实验了“卫星歼灭者”系统,开启了歼击卫星的先河,后来在1981年,苏联“礼炮”空间站更是用导弹攻击了靶星,展示了共轨反卫技术的多样性。

美国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研制和试验各种反卫星武器,包括采用核弹头、动能拦截弹头的共轨式、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和激光反卫星武器。

1997年,美国陆军首次使用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试验场进行了摧毁在轨卫星的试验,标志着定向能反卫星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方面,虽然外媒多次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但实际上,中国的反卫星技术研究是出于自卫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空天战争的需要。

2007年,中国成功使用上升式动能反卫导弹击毁了已经失效的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展示了中国在反卫星技术方面的实力。

随后,中国又进行了多次反卫星导弹实验和中段反导实验,在这中间,2013年的DN-2导弹试验尤为引人注目,被外界视为中国掌握了高轨道拦截能力的标志。

除了上升式反卫技术,中国也在探索共轨式反卫技术。

2016年6月,中国发射了“遨龙一号”航天设备,官方宣布这是一台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但实际上,其装载的机械臂被外界视为共轨式反卫星技术试验的一部分。

这台机械臂模拟在太空抓取废弃卫星和其他碎片,并带到大气层进行烧毁,这也正是中国正在努力的方向。

【结语】

以上提到的反卫星武器作为太空战争中的新利器,正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中国,都在积极探索和发展这一技术,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太空冲突。

而定向能武器,由于其速度快、反应灵活、重复使用代价低等优点,很可能成为未来反卫星技术的主流。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外媒屡次炒作渲染,中国反卫星武器究竟什么水平?

金融界————美计划部署针对中俄的反卫星武器 国防部回应

参考消息————美军方称俄发射反卫星武器

北京日报客户端————地球上“无人能躲”!“星盾”为美国打造间谍卫星网络

钱江晚报————美国研究间谍卫星之王 可对目标区域24小时监控

END

0 阅读:1

南柯归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