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吴俊升墓地:一块风水宝地,耗费巨资修建,尸体却葬于别处

影上花开 2025-01-02 23:27:49

昌图县有处吴俊升的墓地,这地儿被视作风水宝地,当初修建时花费了大量钱财,然而吴俊升的尸体最终却葬在了别的地方。

在辽宁省昌图县的五龙岗上,有一座肃穆的墓园。这儿是吴俊升将军的安息之处,也是一段久远历史的见证。吴俊升,这曾在东北威风凛凛的军阀,生前就挑中了这块风水佳地当作自己死后的归宿。建造这座墓园花费了大量钱财,其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充分显示出主人往昔的尊贵地位。但是,世事难料,这座用心打造的陵墓最终没能安放吴俊升的遗体。到底是何种遭遇,致使这位将军的心愿落空?这座空着的墓园,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变迁?就让我们顺着时间的痕迹,一起去解开这个被深埋许久的谜团。

吴俊升,号春圃,1876年在辽宁省昌图县出生。1898年,22岁的他投身地方团练,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也为其日后在军旅中的辉煌成就打下了根基。

刚加入团练那会子,吴俊升的军事才能可不一般。他好学又肯吃苦,勤加训练,没多久就在团练里冒尖了。1905 年,吴俊升当上了奉天后路巡防统领,这说明他正式迈进了军界的更高层级。

1911 年辛亥革命一爆发,东北地区的形势就变得很不稳定。吴俊升靠着自己优秀的军事本事和组织能力,很快就在这混乱的局面里冒了头。他带着部队好几次把地方上的叛乱给平定了,让东北地区保持了安稳,他的这些功劳被当时东北有实力的军阀张作霖给看重了。

1912 年,吴俊升开始死心塌地地跟着张作霖,变成了东北军里的关键将领。在张作霖手下,吴俊升的军事本事得以全面施展。他加入了好多重要战斗,多次立下大功,慢慢变成张作霖颇为信赖的下属之一。

在这般严峻的形势之下,吴俊升挺身而出,领命率军去平定叛乱。他起初在归流河那一块儿把乌泰带领的叛军给打败了,让乌泰只能逃往索伦山。紧接着,吴俊升又赶赴葛根庙,一下子就把乌泰王府给攻破了,完完全全地让乌泰的“美梦”破碎了。

不过,战斗还没到结束的时候。被沙俄挑唆的外蒙乱军接着就进入了内蒙古地区,想要接应乌泰。这时候,吴俊升又一次彰显出非凡的军事本领,凭借少数兵力战胜了四千名叛军。

这场胜利才刚结束,就又有一股叛乱势力冒出来了。蒙匪的头子巴布扎布靠着日本的撑腰,把海拉尔等地给占了,还曾经打下了突泉县城。吴俊升很快就行动起来,先把突泉夺了回来,接着又和张景惠一起,对巴布扎布展开围攻。

尽管日本人不停地从中作梗,想要护住巴布扎布,可吴俊升始终没有放弃追击。终于,在1916年10月7日,巴布扎布被打死,这意味着持续了四年的“叛乱”被完全平息了。

这一连串的胜利,既让东北地区的稳定得以巩固,也让吴俊升的名声大振。他被视作关东地区的民族豪杰,当时担任奉天将军的赵尔巽在给吴俊升的电报里表扬说:“

吴俊升成功平定“叛乱”,这让他成为东北军里至关重要的将领。他的军事才干与战略见识获得了张作霖的极大认可,给其在东北军里的后续发展筑牢了稳固根基。

吴俊升的军旅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他起初只是个普通的团练成员,后来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东北军中赫赫有名的重要将领。吴俊升凭借自身的才能与勇气,铸就了一段非凡的军旅生涯。他的过往,不单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小小缩影,更彰显出一名军人在乱世之中,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拼搏的坚毅信念。

吴俊升和张作霖的关系,在近代中国军阀政治里,算得上是一段极其传奇的君臣情谊。这关系起始于1912年,那会儿张作霖处在军阀争雄的要紧关头,迫切需要靠得住的帮手。吴俊升凭借出色的军事本事和忠实的品性,迅速变成张作霖特别看重的将领中的一个。

在张作霖和冯德麟抢夺“控制权”的时候,吴俊升的忠心展露无遗。1920 年,冯德麟跟张作霖闹掰了,双方展开了众人皆知的“争斗”。在这场决定东北掌控权的较量当中,吴俊升带着部队在辽西地区拼命打仗,屡次让冯德麟的进攻受挫。他的军事本事和战略见识,对张作霖最后赢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2 年,东北的局势又变得动荡不安。郭松林,原本是张作霖的得力干将,却突然起兵反叛,想要把张作霖的统治给推翻。就在这紧急关头,吴俊升又一次站了出来。他赶忙集结兵力,从黑龙江省赶往奉天(就是现在的沈阳),和张作霖的其他忠心将领共同努力,顺利把郭松林的叛乱给平定了。这一举措不但让张作霖的统治更加稳固,也让张作霖对吴俊升的信任又加深了不少。

吴俊升对张作霖那可是忠心耿耿,不光在军事方面全力支持,在平日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所体现。有一回,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讲起,赶上过春节的时候,吴俊升给张家的每个孩子都发了个五千元的大红包。张作霖觉得这礼太贵重了,结果吴俊升直接跪下说,他的所有都是张作霖赐予的。这一场景给张学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后来回忆道:“

然而,张作霖并未就此骄傲自满。反倒跟吴俊升讲:“”。这话一方面表明了张作霖对吴俊升的信任与期望,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他对管理地方、为百姓谋福祉的看重。

1928 年 6 月 4 日,日本关东军搞出了让全世界都震惊的皇姑屯事变。那会儿,张作霖坐的专列行至皇姑屯车站的时候,被炸弹给炸了。这一炸,不光让张作霖丢了性命,连吴俊升也跟着一块儿死了。

事发那一天,吴俊升跟着张作霖从北京往东北走。吴俊升是张作霖的亲信,他坐在跟张作霖挨着的车厢里。爆炸出现的时候,这两人差不多同时丢了性命,就好像吴俊升以前许下的那个啥誓言成真了一样。

皇姑屯事件不光让张作霖的统治终结,也给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拉上了帷幕。而吴俊升跟张作霖一同遭遇不幸这一事实,算是对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最终诠释。

吴俊升和张作霖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能比的。他们的情谊,是在彼此信任、一同拼搏的前提下形成的。吴俊升的忠心与才干,给张作霖的统治给予了坚实的助力;而张作霖的信任与器重,也给吴俊升创造了发挥才能的机会。

这段君臣情谊,不但对东北地区的政治局势产生了影响,还在中国近代军阀的历史上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它表明在那个动乱的时期,人与人之间依旧能够构建起坚实的信任与情谊。与此同时,它也体现出了那时繁杂的政治情形以及军阀之间的权力争斗。

吴俊升墓地的选址和修建有着颇具传奇性的一段历史。在辽宁省昌图县的五龙岗上,有一座墓园,它不单单是经过精心规划的陵寝,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蕴含着吴俊升在世时的荣光与期盼。

在 1920 年代初的时候,墓地的选址工作就开始了。那时候,吴俊升在东北军中可是个重要人物,有张作霖给他撑腰,他就想着给自己找个死后能安息的地方。听当地的人说,吴俊升亲自去昌图县周围看了好多回,最后挑中了五龙岗这块被认为风水好的地方。

昌图县东南部有个五龙岗,这地方位置挺特别,地势也很不错。从地理方位上讲,它三面被山环绕,一面挨着水,正符合传统风水学里“风水宝地”的那种理想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是从高处往下看,整个山岗的形状就好像五条巨龙卧在那儿一样,有着不一般的寓意。在当时,这样的地理特点被当作是特别好的风水,代表着吉祥如意和权势地位。

选好地址后,吴俊升耗费大量资金着手建造墓园。据推测,整个工程花费的大洋多达数百万,在那个时候,这可是个让人惊叹的数额。为了保证墓园的质量与气派,吴俊升请来了当时最为出名的风水先生和建筑设计师来参与规划和建设。

墓园的建设工程历经数年才完成。这整个墓地的面积很大,是依据传统帝王陵寝的布局来规划的。从山脚下一直到山顶上,依次建造了石牌坊、石人石马、神道、祭殿等建筑物。这些建筑不但规模很大,并且做工精细,把20世纪初期东北地区的建筑艺术水准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墓园的正中间有一座挺高的墓冢,大家俗称它“”。这墓冢是用仔细挑拣出来的花岗岩石块砌成的,模样就像个小金字塔,代表着吴俊升的权力和地位。墓冢四周有一圈石栏杆围着,雕刻得很精致,每根石柱上都刻着龙凤之类的吉利图案。

在建造墓园的时候,出了个挺有戏剧性的事儿。听说,工程快结束的时候,当地有个风水大师猛然发出警告,说墓园的方位稍微有点不对,也许会对吴俊升的往后运势有影响。碰到这种意外状况,吴俊升没不当回事,而是又把专家召集起来仔细查看。经过多次探讨和论证,最后决定把墓园的整体规划稍稍做些调整,争取做到最好。

这一决定使得工期变长了,费用也跟着涨了。不过,吴俊升觉得,既然这是给自己预备的最后安息的地方,那就得力求完美。他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对自己身后之事的看重。

除了主墓之外,吴俊升给家族成员在墓园周边预留了不少墓地。这表明他很看重家族传承,而这在当时的军阀阶层中是一种普遍的想法。

可是啊,命运这东西真是难料。1928 年 6 月 4 号,吴俊升跟张作霖在皇姑屯事变里一块儿遇难了。这事儿来得太突然,而且那会儿局势又乱,结果吴俊升的遗体没能够埋在那座精心筹备的墓园里。

这座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的墓园,到头来成了一座空墓。它无声地立在五龙岗那儿,变成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讲述着一段坎坷的过往。

吴俊升墓地的修建过程,既展现出那时军阀阶层的财势与权势,也彰显了传统文化里对待生死的看法以及对风水的看重。这处墓园虽说没能够按照原计划安葬它的主人,但却变成了探究 20 世纪初期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关键实物依据。

吴俊升费心筹备的墓地,由于其本人的意外离世,变成了一座空坟,这座壮观的陵园就此展开了它漫长且波折的命运历程。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这座墓地目睹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兴衰变化,它的命运也伴随时代的转变而历经诸多坎坷。

1928 年皇姑屯事变发生后,吴俊升的遗体没能够安葬在这儿,这座花费甚巨的墓园一下子就没了原本的价值。在之后的好几年时间里,墓园的情况很是尴尬。吴家的后人虽说想要加以维护,然而因为政局不稳,没办法照顾得面面俱到。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军侵占。对于这座代表着旧军阀势力的墓园,日本占领军态度不善。据当地老人讲,日军多次进入墓园抢夺财物,损坏设施。不过,因为墓园位置较为偏远,再加上当地百姓的暗中守护,墓园的主体结构没有被完全破坏掉。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墓园获得了短暂的休整时机。在1945年到1948年这段时间,吴家的后辈曾开展过数次修缮活动,想要让墓园的一些古老面貌得以恢复。但是,国内战争的爆发又一次阻碍了这一行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吴俊升墓园的境遇又有了变化。由于吴俊升是旧军阀,他的墓园在一段时期里被当作了负面的存在。在土地改革运动当中,墓园周边的大量土地都被国家收走,归地方政府来管理。

在文化大革命那段时期,墓园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损毁。从1966年到1976年,一部分激进的人把墓园当作“四旧”的象征,展开了大范围的破坏行动。墓碑被弄倒了,石像被打碎了,就连地宫也遭了殃。按照当地老人的说法,那时候有人打算挖开墓冢去找财宝,尽管最后啥也没找到,可这种行为却让墓园的整体构造受到了严重损害。

20世纪90年代,由于对近代史的研究不断深化,学界着手重新审视吴俊升在东北近代史上的地位。这对墓园的保护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1995年,辽宁省文物局把吴俊升墓园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意味着墓园的历史价值获得了官方的肯定。

2010 年,鉴于要把这一历史遗迹予以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当地政府做出决定,把吴俊升墓园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墓园内新打造了一个小型的展览馆,借助图片、文字以及实物的展示形式,给参观者讲述吴俊升的生平经历以及东北近代的历史情况。此举措不但让墓园的名气得到了提升,还为当地增添了不少的旅游收益。

现今,历经差不多百年的风雨,吴俊升墓园已然变成一处独特的历史凭证。它不光记载着一个军阀将领的个人遭际,还反映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繁杂演变。每年,有大量的历史喜好者与研究者到此游览,摸索这段被岁月掩埋许久的过往。

吴俊升墓地是一处独特的历史遗迹,它不光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还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这处在辽宁省昌图县的陵园,虽说没安葬它的主人,但却变成了研究东北军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关键实物资料。

站在建筑学的视角,吴俊升墓地属于20世纪初期东北地区高级别墓葬建筑的典型范例。它的整体规划依照传统帝王陵寝的模式,自山脚往山顶依次安置石牌坊、石人石马、神道、祭殿等建筑物,全然彰显出那时军阀阶层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位于墓园核心的“墓冢”,是用精心挑选的花岗岩石块垒砌而成,其形状类似小型金字塔,不但呈现出精湛的石雕技艺,还体现了东西方建筑风格的交汇。

这座墓园的修建过程,给我们开启了一个研究 20 世纪初期东北地区经济情况的大门。据估算,整个工程花费了数百万大洋,这在当时那可是相当庞大的一笔钱。这么多的资金投入,既体现出军阀阶层的富有状况,也表明了当时东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实际情况。借助对墓园建造费用、材料出处、工人薪酬等方面细节的研究,学者们能够更透彻地知晓那个时期的经济构成和社会情形。

尤为关键的是,吴俊升墓地的命运演变实则是一部鲜活的近现代史。它起初建造时颇为辉煌,之后在日据时期历经劫难,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也是起伏不定,墓园的每次变动都和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所遭到的损毁,还有改革开放后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保护的这个过程,真切地体现出中国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态度的转变。

从政治史的层面来讲,吴俊升的墓地给东北军阀时期政治生态的研究给予了关键线索。吴俊升是张作霖的关键部下,他墓地的规模与布局,不但体现出他在东北军中的地位,也从侧面展现出那时军阀政治的特性。经由对墓地选址、规划以及建造流程的探究,学者们能够更深刻地知晓军阀彼此间的权力关联,还有他们怎样凭借各类具有象征意义的方式来表明自身的地位。

另外,吴俊升墓地在家族史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墓园周边给家族成员预留了不少墓地,这体现出那时军阀阶层对家族传承的看重。对这些家族墓地的布局与装饰展开研究,能够了解到20世纪初期东北地区上层社会的家族架构和理念。

在教育领域,吴俊升墓地身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关键作用。参观该墓园能够让人知晓吴俊升的生平经历以及东北近代史,这对提升人们的历史意识与民族认同感很有帮助。墓园中新设的展览馆,借由图片、文字以及实物的呈现,给参观者带来了直观且鲜活的历史教育。

从旅游经济的层面来讲,吴俊升墓地的开发与利用给当地创造了颇为可观的经济收益。这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点,每年都能招揽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进步,给地方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最后,吴俊升墓地的保护与研究,对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以及历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一开始墓地被忽视,后来逐渐受到重视,直至得到全面的保护和利用,墓地命运的这种变化,体现出中国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而且,针对墓地展开的深入研究,还推动了学术界在近代史、建筑史、文化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探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