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八百勇士”的故事吸引了广泛关注,但鲜有人了解他们的领头人物——团长谢晋元。尽管谢晋元被誉为抗击日寇的英雄,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赞誉,但他的结局却相当悲凉。
今日,我们来谈谈谢晋元。他来自广东蕉岭县,出身于一个小商贩家庭。在求学的过程中,谢晋元接触并接受了新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亲眼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之间的混战,这使他下定决心要为国家效力。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学业,选择投身军旅。
1925年年末,谢晋元完成国立广东大学的学业后,转至黄埔军校第四期继续深造。随后,他投身于北伐战争,在战场上谢晋元奋勇当先,屡建奇功,由此从排长职位逐步晋升至少尉连长。不久后,谢晋元的军事才能再次得到认可,被提拔为营长。
1928年间,国民革命军在济南行进时遭遇日军阻挡,导致“济南事件”爆发。在这场与日军的冲突中,谢晋元受了重伤,随后被紧急送往汉口进行医疗救治。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不幸却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在他住院恢复期间,于上海结识的女友凌维诚特意前来医院看望他。
在这段时间里,两人的关系日益深厚。1929年,谢晋元与凌维诚于汉口完婚。婚后,谢晋元继续致力于革命事业。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谢晋元积极参与其中。为确保能全身心投入抗战,他决定将居住在上海的妻子送回广东的家乡。
日军全面进攻中国后,谢晋元再次于上海投入对日军的激烈战斗。在淞沪会战期间,日军调集兵力近30万,而谢晋元所属的第88师则在闸北一带对日军进行顽强阻击。他们与日军多次交锋,因此被日军视作“闸北地区的顽强对手”。
日军在大场阵地取得进展后,上海守军被迫实施全面撤退。10月25日,为确保十万大军能够安全向西撤离,守军发起了全面反击。这一行动令日军一时难以判断我军的真实目的,导致其部队迅速后退。然而,日军仍需留下部分兵力进行掩护。
经过深思熟虑,第88师师长孙元良最终决定,指派谢晋元带领的第524团一营负责执行阻击任务。谢晋元接到指令后,迅速付诸行动。彼时,他麾下的兵力仅剩四百余人。他灵活调度,命令部队频繁更换射击点,以此混淆日军的判断。
日军难以确定剩余守军数量,其部队在战斗中逐渐撤退,最终进入四行仓库。此时,仓库的西侧与北门已被日军控制,仅剩东侧与南侧与租界相邻。这一地理位置使得仓库成为了一个孤立之地,对于内部的守军而言,似乎只有绝境一条。
谢晋元驻守在四行仓库内,与日寇展开了连续四日的激烈战斗。在这段时间里,日军因久攻不下,竟动用了毒气武器。经过四天的顽强抵抗后,谢晋元接到命令,带领剩余士兵从英租界撤离。然而,英方当局因受到日军的施压,对谢晋元一行进行了武器收缴,并将他们拘留起来。
上海失守后,“八百勇士”中幸存的成员被日军俘虏。谢晋元因坚守上海的事迹已广为人知。此时,汉奸首领汪精卫抵达上海,试图劝说谢晋元担任伪军的最高指挥官,但遭到了谢晋元的明确拒绝。不久后,谢晋元遭到了暗杀。
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依照日常习惯带领士兵进行早操训练,发现有四位士兵未能按时到达。他走近询问具体情况,却意外发现这四人已被日军策反。四人突然掏出匕首,冲向谢晋元进行刺杀。随后,这四人被迅速制服并逮捕,但谢晋元因伤势过重,大量失血,不幸离世,享年37岁。谢晋元的逝世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哀悼,有近30万民众自发组织起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