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上金融发展迅速等原因影响,广州的金融业、科创产业迎来升级发展机遇。广州市政府目标将广州打造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作为大湾区内中心城市之一,加之其包容、开放的理念,吸引了不少入驻大湾区的企业选择把广州作为总部的落脚点。种种原因使广州在全国写字楼空置率都较高的情况下,仍能“一枝独秀”。
在广州,写字楼的焦点一直集中在“一江两岸”,即天河CBD、越秀区以及新兴的琶洲、金融城、万博、白鹅潭等。
在这之中,天河CBD的首位度非常高,是“中国第一中央商务区”。根据广州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天河区超甲级写字楼占据全市的70%,甲级写字楼占据全市的47%,均遥遥领先其他区。
珠江新城作为天河CBD的核心区域,是广州发展最成熟、最热的片区。但是目前距珠江新城建成已过去十几个年头,珠江新城的发展已进入瓶颈期。而琶洲CBD、广州国际金融城等“后起之秀”发展迅速,势头正猛。
琶洲CBD的背后是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这是广州新经济的重要引擎,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吸引不少行业巨头落户。而广州国际金融城除了金融业之外,还有成熟的商业配套及强大的地下空间枢纽,更是不容小觑。
一时间,珠江新城似乎“危机四伏”。但实际上,珠江新城还有不少“王牌”能让其稳住地位。
王牌一:经济
根据百度百科显示,珠江新城内有甲级写字楼118栋,营业收入超10亿元、税收超1亿元的楼宇48栋,税收超10亿元的楼宇15栋。在广州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广州市内大部分地方都进入“静默期”,但珠江新城作为广州经济发展中心,一直在正常运行。
另外,据天河区公布的2021年经济数据显示,2021年天河区区生产总值为6012.20亿元,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4%。其中珠江新城+天河北组成的新中轴片区,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GDP却近3500亿元,贡献了全区约60%的经济总量。换句话来说,这里的12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出近300亿元。
王牌二:配套
珠江新城地处天河心脏地带,交通方面汇集了人流量最多的三号线、五号线以及一号线,另外还有多个公交站点,交通十分便利。
同时珠江新城内拥有多个城市地标象征,如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图书馆,以及全市最高的两栋建筑——东塔和西塔,珠江新城内摩天建筑的数量堪称大湾区之最。
另外,珠江新城有k11、天汇广场IGC等多家中高端商场,在满足消费者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王牌三:优质项目
除经济、配套等原因影响外,有不少优质项目加持也是珠江新城能稳住地位的重要因素。
例如处于珠江新城中轴线上的粤海金融中心,是珠江新城今年的一大“王炸”。
粤海金融中心(效果图)
粤海金融中心坐落于黄埔大道首排,向北是天河北CBD,向南即启幕珠江新城CBD,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交通方面,项目与13号线二期花城广场北站(在建中)连接,另外还靠近五条地铁要线,交通十分便利。珠江新城为粤海金融中心带来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同时粤海金融中心自身的亮点和优势也将反哺珠江新城。
粤海金融中心(效果图)
2016年前,珠江新城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仅有高德置地广场,到目前珠江新城内的综合体项目也大多都为商办+商场的模式,但粤海金融中心是集高效商务、休闲社交和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有机低碳综合体,是天河CBD唯一的开放式商业综合体项目,同时也是珠江新城北区高端商业空白的重要补充,粤海金融中心的落地给珠江新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外,珠江新城内的超甲级写字楼数量并不少,但存在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粤海金融中心运用独特设计,在超甲级写字楼和8个花园体验式独栋商业间设立连廊,内部打造垂直生态体系,包括空中会客厅、停机坪等多元综合配套,将美好的生活方式与工作连接,打破商务社交的边界。
粤海金融中心(效果图)
目前粤海金融中心已正式交付,未来这里将成为粤海集团的总部。目前已有红圈所之一的君合律师事务所、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中信证券、罗德公关等多家行业领先的企业入驻写字楼。
值得一提的是,粤海金融中心关注自然、关注人文,注重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在打造粤海金融中心时紧跟国策,将绿色建筑各项指标切实落实到建设中,目前已取得LEED-CS金级及LEED-EB铂金级预认证。另外,更由天河城商管联合第一太平戴维斯进行管理,提供国际铂金级物业服务。
作为广州天河CBD的主要组成部分,珠江新城是当之无愧最顶流的板块,又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经过多年的谋略,珠江新城目前虽然已经进入缓慢发展期,但其重要地位依旧不改,珠江新城依然是外资租户成交面积最多的片区,是外地企业落地各级别总部的首选商务区。
而粤海金融中心的落地,无疑是给珠江新城又添一颗“新星”,这个处于珠江新城CBD中轴线上的超甲级写字楼,将为珠江新城增添新动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
谁说不会被取代?必然被取代,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