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菏泽而言,生态环境保护,永远没有第二选择。
曾经的菏泽,因地理位置和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等原因,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曾位于全省后列,甚至一度在全国排名“后20”,水体主要污染物指标也常年位居全省后列。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菏泽全面打响。
如今再步入菏泽,蓝天白云取代了曾经雾蒙蒙的天空,河流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清澈,湿地环绕,抬头见绿。我市成为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都排在全省前列的地级市。
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秋日新雨后,浮龙湖畔。湖面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湖心岛树木葱茏已成鸟类“天堂”。漫步堤岸,草木透绿,相映如画。
浮龙湖如今被称为“江北西湖,故道明珠”,游客络绎不绝。近日,单县浮龙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徐龙介绍:“浮龙湖目前是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栖息繁殖地。区域内有小鸊鷉等鸟类152种,湖中盛产各类鱼、虾、蟹等,湖畔盛产青山羊、鲁西黄牛、芦花鸡等。”言谈间,不时有各类鸟儿从头顶飞过。
“绿色变多了,湿地、景观也变多了。”正在赵王河公园摄影的张启政向记者直言菏泽近年来的变化。赵王河横贯菏泽南北、穿城而过,是承载了无数菏泽人记忆的一条河流。如今,赵王河在改造后获得“新生”,沿河公园水清树绿、鱼鸟成群,是百姓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巨野县新巨龙采煤塌陷地改造的湿地公园,每年吸引天鹅、灰鹤、白鹭、灰鹭等几十个品种、数十万只鸟类聚居。
污染防治向深向细
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大高庄社区居民刘兆昌晚饭后,经常到屋旁的池塘散步、钓鱼,十分惬意。
令人想不到的是,那片池塘前几年还是一条“臭水沟”。当时,主要靠它来排放当地村民的生活污水,久而久之导致水质较差。
就在这时,岳程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耿宏伟带人进村了。抽水挖淤、装排污管道、挖沉淀池……半个月过后,“臭水坑”变身“生态鱼塘”。“2021年,接到群众投诉,我们现场查看后就立刻制定改造计划,建立污水收集管网,并入城市污水管网,并栽植水生植物。”耿宏伟介绍,现在的大高庄水塘已成“钓鱼圣地”。2023年,大高庄社区还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大高庄水塘是我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菏泽因地理位置因素,极易受到区域性污染传输的影响,又因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为沙质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菏泽还属高硫高氟区,水生态环境保护也是一大难题。
为解决“顽疾”,我市出台了系统化治理河流水质的方案,制订了16条河流水质保障方案,建设河流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施26处,将全市40家污水处理厂、181家重点涉水企业数据接入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每年编制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方案,春季聚焦PM10、夏秋季聚焦臭氧、冬季聚焦PM2.5和重污染天三个阶段,细化出台数十条措施。监督帮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进化工、生物医药、木材加工等行业转型升级。
今年1-8月份,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2,较2022年改善了5.1%,改善率在全国各地级市排名中位居前列;多项空气指标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全市8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三类及以上标准,优良水体保持100%。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我市生态环境法治体系逐渐形成。
我市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新实施书记市长交办单制度,厘清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当前,绿色发展理念在菏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走上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山东步长绿色智能化制造项目,实现密闭式、连续性、一体化绿色智能生产,能耗废水大幅降低。针对中药残渣,委托定陶区深能环保进行无害化转运处置,每年不仅可节约费用1100万元,还可为发电企业提供生物质原料。同时,通过创新,将醇沉淀转化为饲料原料,原来每吨处理费需800元,现在每吨净收入40元。
近日,山东省政府对第二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评估结果进行了通报,我市被评为“优秀”等级。目前,全市684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单位完成了信息化智慧监管系统注册备案,有效实现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严把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同时,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既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又做到执法不缺位。
“压力也是动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权洪涛表示,“大家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一张蓝图干到底,才能为百姓造福,为未来添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