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总经理康日新,受贿18亿出卖国家高级机密,下场令人拍手称快

执笔读春秋 2025-02-21 17:14:12

康日新是“中核集团”前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二〇一〇年落马之前,他是全国三百多个“央企”一把手之中,唯一一位中央委员。

康日新出身贫寒,祖上“三代农民”,当过食堂管理员、做过老师、送货员和车间主任;十九岁的时候被工作单位推荐到上海交大“反应堆工程”专业学习。

三年之后,康日新就走进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成为了一位核工业方面的专家。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康日新调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当总经理助理。七年以后,他就成了中核集团的党委书记。

在成功当上“中核”一把手的第二年,康日新又神奇地让这个连续十三年亏损,长期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的集团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并且让集团全体成员的收入在五年内翻了一番。

康日新在任的时候,集团内部很多人都夸他好。一位老专家曾经夸康日新:为人低调、老实,不物质,也“不搞邪门邪道”,他在发展中国核电事业方面,“有浓重的民族情结”。

另外的一些同事也证明,康日新这个人平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不唱歌、不跳舞,顶多只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打一打“拱猪”,还打得不太好。

所以后来康日新真的“出事”,突然被人带走时,单位上有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大家都在想,康日新到底是犯了什么错误呢?

有人说,康日新出事前拿了集团里的闲置财产去炒股,结果遇到二〇〇八年的“股灾”赔光了,于是他挪用了公款。

也有人说康日新从上任的时候就开始受贿,以权谋私替别人的孩子找工作。那么,康日新到底犯了什么事,他又是怎么走向犯罪道路的呢?

康日新一九五三年出生在山西省的大同市,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中国一直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可想而知他小时候是没有什么机会好好学习的。

为了生计,康很小就出来工作,比如在食堂帮忙,在外面送货,什么事情都干过。据了解康日新的人说,他这个人真实的本事没有多少,但口才特别好,他还当过别人的“老师”。

后来不知道怎么弄的,康日新就混进了大同当地的水利局去了。一九七五年,康日新由于和领导关系搞得好,以“工农兵学员”的名义“免考”进入上海交大的反应堆工程专业学习。

因为时代的原因,康日新只学了三年就拿到了硕士文凭,随后在一九七八年进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当上了工程师。

由于求学的时间太短,再加上工作以后,康日新把时间都放在搞人际关系上去了,因此在核电技术方面,他的基本功并不扎实。

二〇〇九年的三月,康日新接受某门户网站的访谈时,在节目上谈第二代和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时候,就有专家站出来说他讲得不对。

记者去问这位专家的时候,对方很鄙视地说:“不过是念了三年核工程专业的工农兵学员,(他平步青云靠的是)人缘好,会做人罢了。”

后来这段采访被传播开了,有人就去问中核集团内部的员工,为什么不提醒康日新说错了呢?结果记者从员工们的话里发现,康日新闹笑话已经不是第一次。

员工说:“他比较敢说,也没有人提醒他说得不对。”前面我们引用过一个老专家的话,说康日新是一个生活简朴,为人老实,还有点民族血性的人。

可是后来记者去采访时,员工们口里的康日新却有点“不一样”了。据康日新的同事和下属说,康日新在二〇〇三年当上一把手后,很快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二年就让集团实现了扭亏为盈。

接下来的五年当中,中核集团连续五年保持着85%的利润增长。这个成绩太过亮眼了,所以康日新很快就在二〇〇七年成为了中央委员。

普通“央企”的一把手,还有单位的纪检组长可以去监督他,可是突然出来了一个中央委员,谁敢去管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康日新就把中核搞成了一个“一言堂”。

普通下级在康日新面前提异议是没好果子吃的,敢于提意见的人不是被调走,就是坐冷板凳。一些前辈和专家与他意见不合,他也不会正面去怼,反正就是敷衍你。

你要是再多说两句,康日新就说“这事儿您就别管了”。时间一久,别人就懒得说他了。康日新的专业水平看来不理想,再加上在集团内部独断专行,所以大家私下里对他都不太满意。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上层混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了中央委员呢?这当然是因为他会搞经济,让集团赚钱了。

二〇〇九年是康日新当上中核总经理的第六年,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我做中核总经理到今天,中核没有亏过钱。”

山西是晋商的大本营,出生在山西的康日新,不知道祖辈当中有没有出过商人,康日新这个人还颇有些经商的天赋。

初到中核集团,康日新就开始把经济利益摆到第一位,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法让企业开始赚钱。具体是怎么个赚钱法,中核的人没有说,但是其中选项可能就是“炒股”。

据说康日新出事之前,曾把中核闲置的资产拿去“炒股”,最后造成了巨大的亏空。为了补这个漏洞,中核曾在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和二〇〇九年七月两度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四十个亿。

后来,中核集团就把这些钱全部投到了下属的几个单位,但是账目却始终没法做平,于是最后就爆雷了。

在康日新去到中核以后,这个企业下属的单位人员,全部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科学家、专家和普通工作人员,所以企业的运作一直严重依赖国家财政拨款。

现在突然被康日新来了这么一手,中核集团看似被“搞活”了。可是谁知道康日新这个人事实上是一个“两面人”。他从当上一把手的第二年起就一直在收受别人的贿赂。

二〇〇四年至二〇〇九年出事以前,康日新利用职务之便受贿660万人民币。他拿了这些钱,帮别人的儿子安排一下工作,在业务承揽的问题上再插一手。

尽管受贿金额巨大,但是犯的事都没后来的事情大。后来康日新被抓是犯了什么事呢?这件事说起来和金一南教授还有些关系。

原来康日新在二〇〇九年被逮捕,随后被开除党籍。二〇一〇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他无期徒刑,外加剥夺财产。当时大家认为他出事,只是因为贪钱。

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提到当时外国人在中国的间谍活动十分猖獗,并举例子说:康日新当年犯事和间谍活动有关,且涉案金额达到18个亿。只是考虑到影响不好,对外说他只是经济问题。

这个时候,人们才想起来,早在二〇〇七年,中技的总裁蒋新生就因为在第三代核电技术问题上向西方泄密被双规,然后在二〇一〇年被重判二十年。

中广核原副总经理沈如刚也在差不多时间被调查,然后免职。康日新犯事和蒋新生、沈如刚的活动显然有联系。事实上正是在他们三人的插手下,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才出现泄密问题。

二〇〇四年,政府准备给浙江三门、广东江阳两个核电站更新设备,于是公开对外招标,这个时候,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核电设备生产商都来投标。

国家把采购这种高科技设备的事交给“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简称“中技”)负责的。于是蒋新生所在“中技”,就联系负责搞核电的“中核”和需要采购设备的“中广核”共同弄了一个招标筹备小组。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给三方的三个大蛀虫提供了贪钱便利。为了金钱利益,三人共同合作,让本来并未中标的法国“阿海珐集团公司”拿到了采购合同。

后来事情真相大白,蒋新生、沈如刚相继落马。康日新因为还是中央委员,上面对他的调查显得十分审慎。

蒋新生在二〇一〇年十月被判案,康日新拖到十二月,判了无期。二〇一六年,康日新因为表现良好,被减为二十年有期徒刑。

一个人面对金钱和权力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腐化堕落。从前康日新没有当上中核集团的“一把手”的时候,除了“会做人,会搞好关系”,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缺点。

然而康日新却拿着国家的机密去换私人的利益,这件事情真的是太可怕了。要知道他所在的中核集团,原来是一个核军工企业啊。

前面我们提到,康日新在出事前曾参加过一个平台的活动,当着记者面把第二代和第三代核电技术的问题“说错了”。

康日新不懂,说错了没事。反正中核有人懂就好了。可怕的是他把自己“懂”的东西说出来了,这个说话的对象还是西方的间谍。好在康日新、蒋新生和沈如刚三人的间谍活动,没有瞒过组织。

参考资料:

《央企老板康日新的“两面性”》——《中国林业产业》,2010.12.15;

《被“腐射”的核电巨头》——《检察风云》,2011.07.15;

《中国“核掌门”康日新落马》——《政府法制》,2011.01.01;

《失控的核电巨头》——《廉政瞭望》,2011.02.01;

《苦难辉煌》,作者:金一南;

4 阅读: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