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中期,港台地区的KTV文化开始进入内地,并逐渐取得卡拉OK,成为国人新的娱乐与休息活动。没有人能预想到,这种休闲文化竟然整整影响了数代人。
数据显示,在2012年,我国的KTV行业发展到了顶峰,全国有12万家门店,市场规模高达4000多亿元。一个百万人口的二线城市来,高峰时期至少有上百家KTV同时营业,几乎每个生活圈周边都有一两家。
但是,自2015年开始,这一行业似乎走到了尽头,闭店、跑路潮此起彼伏,每年的关店数量是新开店的数倍。到如今,全国还在存续运营的KTV大约还剩下两万家,也就是说在过去的9年时间,足足减少了10万家。曾经风靡一时的KTV为何沦为了时代的眼泪?
内地KTV发展之路
90年代后期,流行了近十年卡拉OK厅逐渐被淘汰,成为只属于有钱人的高消费场所。新一代娱乐聚会方式KTV成为普罗大众的新选择。
2000年,麦乐迪KTV落地北京,白天每小时39元,晚上每小时100元 。如此亲民的消费很快就聚拢了大量的拥趸,对于对于家庭、朋友聚会来说,KTV是非常适合的选择。
KTV里故事多,在这里有人一展歌喉,当着麦霸;有人则专注于玩筛子、行酒令;有人在KTV唱着伤感怀旧的歌曲追忆逝去的美好;有人在KTV里过生日、给心动的人告白;还有人在KTV里酩酊大醉不记归家路……KTV里折射出了国人的生活百态、悲欢离合,情绪在这里得到了排遣或宣泄。可以说,KTV承载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到了2010年前后,KTV发展到了顶峰,上海仅量贩式KTV就有三千多家,KTV以46%的选择率排名各大娱乐场所之首,远超酒吧、影院、剧院、健身中心等等,引吭高歌一曲仍是职场人夜生活的主要形式。
KTV生意当年很暴利
据当时媒体报道,我国大约有12万家KTV。按照平均每个KTV有20个包房计算,每个包房每小时即使只赚15元钱,一年的消费量也有2000亿元。加上带动的酒水、小吃、消耗品、音响设备、装修等相关市场规模总计4000亿。
这个行业可谓暴利,一家普通的量贩式KTV,一年的利润从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甚至连小歌厅一年也能收入三五十万元,高端商务KTV经营好的一年甚至可以收入一两千万元。
在2007-2013年KTV发展黄金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KTV店,绝对是非常牛的事。毫不夸张地说,就相当于拥有一棵摇钱树。不论是哪家KTV,几乎天天爆满。KTV行业创造出了惊人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成为了彼时中国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2015年后开始,全国的KTV门店数量陷入了负增长,整个行业进入了洗牌期,暴利时代结束了。现在的KTV客源寥寥,已不复往昔热闹的场景,下午的时间段更是成为了老年人的练歌房,自带水杯,一唱就是一下午。
网上已经管KTV叫做“银发经济”了,说明这种业态的受众年龄整体已经偏大。KTV,曾被《时代周刊》评为“改变亚洲夜晚”的娱乐方式,正被00后们所抛弃。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记不清上次去KTV的时间了。
KTV陷入没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娱乐项目的多元化,网游电竞、视频直播的冲击;70、80、90后们年华老去,他们大多已经成家,每日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哪还有闲情逸致去KTV放声一曲呢。KTV或许不会消失,但注定再难回到十年前那个繁花似锦的时候了。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作为承载青春记忆最多的地方,你有多久没有去过KTV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