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国土分为四大部分外,还有一众的岛屿散落四周。国土狭小,人口密集,使得日本人在很早就开始从事拓海围田、开垦耕地活动。
从明治维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百年时间里,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现在日本沿海城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填海而来。
日本填海造陆情况
自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各种工厂和工业的大量涌现,使国土面积狭小的它陷入了困境。但是日本的海岸线又是非常是曲折漫长,除了形成众多优良港湾,非常有利于发展海上贸易,这就使得日本更加疯狂地在滨海沿岸填海造地。
从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在临海填海造地面积高达120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当时两个新加坡的面积。如此大规模的填海造陆活动,在世界上是也少有的。其海岸线的许多地区工厂林立,且海岸都被砌成了高大笔直的混凝土大坝来阻挡海水的侵蚀。
日本政府填海带来的新增土地进行了统一进行工业布局,将炼油、石油化工、钢铁和造船等资源消耗型联合企业配置于东京湾以南的沿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上,使原料码头与产品码头成为工厂的一部分,减少了中转运输费用,并据此调整工业布局,向临海集中。这些新陆地为日本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大名鼎鼎的神户港就是通过填海造陆而来。1966-1981年,神户市耗资近30亿美元,移走西郊高仓山8000万立方米土石,填造出这个人工岛。1972年又开始填造更大的六甲岛,面积5.8平方公里,也是作为港区于1990年完工。神戶填海后得到的土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
除了两座人工岛外,码头和许多大工程也多建在填海地上,300多个泊位分布在33公里海岸线上,多是深入海中的突堤,成倍提高了海岸的利用率。在80年代,神戶港年吞吐货物1.5亿吨,是世界第二大港,大半得益于填海造港工程。
80年代后期,日本填海造陆步伐开始放缓,填海也从以工业开发为主转向以交通住宅、商务、情报、文化娱乐等为主的城市功能多样化开发利用为主。
总得估算下来,从二战后到现在,日本填海造陆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肆填海造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很大,造成滩涂湿地面积锐减,海岸线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赤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我国造陆面积广阔
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历经了多次围海造地热潮。在2000年之前的填海造陆主要是为了用于围海晒盐、农业开垦、滩涂养殖。一项粗略的数据显示,这一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填海造陆面积一共达到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填海面积230-240平方公里。
从2000年之后,国内填海造陆的用途主要是临港工业生产、商业活动、房产开发等。在2017年之前,从南海、东海、黄海到渤海,1.8万公里漫长的大陆海岸线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戏”。
以最大的内海渤海为例,过去20年间,渤海人工填海造地面积远远超过了2000平方公里。最大的围海造陆工地便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滨海新区。公开数据显示,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造陆320多平方公里。再加上黄河携带来而来的大量泥沙堆积,如今的黄河口附近已经形成了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接近5个香港的面积。
整个“十一五”期间,沿海省市已完成和计划实施的围填海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1000平方公里。因填海造地、炸岛等人为活动已导致我国海岸海域806个小岛消失,海岸线缩短近2000公里。
填海造陆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上的问题。部分地区围填海造地规模增长过快,利用效率不高,甚至还有一些地方被荒芜、闲置甚至烂尾,这背后的原因值得去深思!
对海平面低且国内山少的国家,填海造陆感觉有点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