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 博 周丹雨
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任务要求,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目标,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市场化运营等方式,依托新能源消纳、充电桩建设、“煤改电”工程和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建设四条路径,奋力书写蒙电新能源建设发展的绿色答卷。
“网到绿达”,打通“绿色高速路”
“双碳”背景下,各类清洁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低碳产业负荷需求日益上升。截至目前,乌海地区已有光伏电站13座、风电场1座,总装机容量76.4万千瓦。与无限“风光”相呼应的,还有利用黄河水资源发电的海勃湾水利枢纽,该枢纽已发电量6.23亿千瓦时,上网电量6.17亿千瓦时,为蒙西电网发挥了调峰作用。在绿色产业活力迸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内蒙古三维新材料有限公司BDO一体化项目等众多企业的优质项目集聚成势,乌海地区新能源、新业态蓬勃发展。
为全力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乌海供电公司秉持“宁可让电等发展、不能让发展等电”理念,持续建强网架结构,提升新能源输送、消纳能力,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积极梳理低碳产业园负荷增长情况,推动海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配合乌海市政府创新研究乌海及周边盟市能源互济模式,推动乌海市与阿拉善盟、蒙能集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实施总规模1200万千瓦“阿电入乌”项目达成合作意向。2024年9月28日,乌海红泥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竣工投运,为进一步优化地区网架结构,满足广锦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用电需求及国轩300兆瓦绿电项目的并网送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桩到电通”,织密“绿色出行网”
随着乌海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居民对充电站的需求也在增长,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乌海供电公司坚持“智能高效、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原则,聚焦“办实事、惠民生”,立足实际,精细谋划,在优先考虑企事业单位、学校、低碳园区等公共区域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乌海市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居民充电慢、充电难问题。
乌海供电公司将社会充电桩和自营充电桩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主动与乌海市政府协调对接,了解充电需求,协调各方力量在可研设计、现场勘察、设备选型、组织施工等方面进行商讨,结合充电桩分布位置,提前进行负荷预测、接入能力测算,加快配网结构完善,提升供电服务品质,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2024年底,伴随着“嗡嗡”的电流声,乌海供电公司2024年度自营充电桩建设任务130个桩,201把充电枪,全部上线运行对外提供充电服务。自此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自营充电桩总体规模为210个桩,323把枪,其中快充桩113个、226把充电枪,慢充桩97个、97把充电枪,覆盖该公司全部生产办公场所、部分企事业单位停车场、乌海市7所中学停车场以及低碳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房区域,可满足300余辆新能源车同时充电的需求。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乌海供电公司将建立运营分析制度,编制作业指导书,开展经营策略定制、车网互动等工作,持续提升自营充电设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继续扎实推进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乌海市民出行更便捷、更绿色。
“电通心暖”,电亮“绿色新生活”
作为黄河入蒙首站,乌海市从开启“蓝天工程”奏响生态治理先声,到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掀起绿色发展热潮,电力供应在地区生态治理长跑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以海勃湾区新园社区为例,作为黄河沿岸的新农村社区,这里的居民刚刚经历了一场取暖“变革”,用电驱动空气能热泵,不仅替代了燃煤炉,还使户外的冷空气变成屋内的“暖气”。“曾经呛人的煤烟味儿和笼罩在村子上空的灰色烟雾不见了,干净卫生还省钱。”社区居民康俊岭一家是“煤改电”配套供电工程的受益者之一。“自从更换了‘电采暖’装置,90多平方米的屋子,一冬天的取暖费比以往便宜了不少。”这让他享受到了供电公司实施的“煤改电”电价实惠。
自治区“六个工程”实施以来,乌海供电公司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将“煤改电”配套供电工程作为解决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实施“煤改电”项目总投资2.47亿元,服务保障居民生活取暖需求,通过“业扩包”项目计划,延伸线路、增容配变,完成台区改造,系统内率先完成“煤改电”工程入户装表通电,助力9549户居民告别“火炉”取暖。
“站到车行”,发动“绿色新引擎”
加快推动运输车辆新能源替代更新是近年来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又一项有力举措。乌海供电公司紧盯自治区“五大任务”,积极参与重卡充电站建设,围绕海易通等新能源产业公司,努力打造“新能源基础设施+新能源机械产业链+助推企业示范管理”的立体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乌海地区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新能源发展应用产业基地。
为全力配合电能重卡车辆的普及和应用,乌海供电公司第一时间介入项目前期规划,全力推进供电投资界面延伸,将项目投资建设至企业红线外,极大节省客户接电成本,全力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办电模式。同时推行“双经理”负责制服务新模式,客户经理前期与办电客户深入沟通,制定符合标准的用电方案,项目经理紧盯工程进展,及时与客户经理对接,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建设工期,为用电企业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截至目前接到报装申请总容量超12万千伏安,其中21座重卡充换电站已完成送电。
乌海供电公司乘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之势,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贯彻黄河流域保护政策,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将安全高效稳定的电网建设成清洁能源与低碳产业对话的桥梁,绘就出民生福祉与绿水青山相拥的生动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