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过了一周多,想起来,朋友圈里、小红书上没有几个“炒停售”,也没有几个“下架”,掐着时间“倒计时”的倒是不少。
和3.0%产品同样倒计时的,还有7月增员大赛的起跑哨。增员课件,成为内勤员工到处寻觅的“宝物”。
“…我们不搞什么3.0%、什么630了。都停了,休养两天,7月直接干增员,打‘大创’…”
尽管这半年各种增员项目层出不穷,既有总部的“规划师”,又有各个地区的马甲。
但从一些公开数据看,个险的人力环比跌速难言持续收窄。个别传统强势合资公司动辄-20%的个险标保增速,也预示着今年队伍经营的现实。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公司,依然是处在“大出大进”的被动局面。
不过,在这个关头,“大出”同时还能有“大进”,其实已经很不容易。还有一些公司,甚至包括部分老七家,进来的只有出去的一半,甚至不到。
还有的公司半年左右时间,就募得5个人……也是诸多新生代公司的窘境。这对200万左右的代理人队伍而言,已经到了颇为艰难的时刻。
1 增员难题更严峻了,有公司半年就增了5个人一道“脑子瓦特了”的水池进水放水数学题,却在人身险行业循环了二十多年,一直算不清楚。家家都对“来来往往”深恶痛绝,纷纷用“规划师”的实际行动证明“优增”的新路子。
但数据似乎又在证实着:这不过是“说一套做一套”。
尽管一份数据没有将国寿、平安、友邦等“御三家”纳入考察范围,但也足够说明一些现实。
根据该数据显示,新增20余万人,脱落30余万人,这是2024年上半年个险渠道人力的大致模样。仅有瑞众、海港等个别公司实现“进大于出”。
如果从“进出比”的维度观察,则更加明显。
诸如恒安标准、安联、中美联泰、中宏等规模虽不大,但成立时间较长、经营较为稳健的外资合资公司们,“进出比”相对较为好看点,基本都在85%以上。
那些“个银经代”发展相对均衡的合资公司,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资源有限的时代,受伤的总是不专一的。
原因:多渠道的打法,关键是要处理好“多”和“强”的矛盾,否则看似分担风险、摊薄成本,却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哪头都没抓住。
进来1000人,走了2000人,不到50%的“进出比”,是多家合资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毕竟总盘子才7000、8000人,如此来去匆匆,可谓大伤筋骨?
再看老七家,除“国平友”外,也就太平数据尚可,其仍在人力出清“阶段”。如果说55%的“进出比”还能喘口气,那完全是因为还有 “进出比”30%躺平者们。
不好看的“进出比”固然令部分险企颇为头疼,但对另一些公司而言,却是“幸福的烦恼”:至少还能增到人。一些公司已经没有了大进大出的机会,增员?门可罗雀。
从数据上看,一些成立年份较短的公司,或者说是个险启动太晚的公司,半年左右时间,增员十来个、几十个的大有人在。甚至有公司一个月增员1个人,半年才凑够一个篮球队的首发。
还有些做个险尚不到一年者,粗看团队一百来人;细看,上半年进30多个人,出去的也是30多个人。
2 优增,优的到底是啥?是专业吗?当然是好的圈子了优增,是和这半年各种增员活动挂钩的“精神”。
各家险企都希望增到拥有优质朋友圈的代理人,闯入中高端消费者的生活日常。但现实的差距似乎与又与梦寐以求的优质圈层相差甚远。如对自身形象的改变,成为今年的重头戏。
今年,除迭代招募的流程,补上残缺不堪的培训体系,对接各种外部资源外,险企们纷纷卷起了颜值。
重金打造高大上的职场、全新的形象,可谓武装到牙齿。为啥?为的就是“这家公司一看就是专业的”。
再如各色“规划师”的Title,也是颜值的一面。
原因,太多初入行业的代理人们,是这个时代的“毕业生”,他们原本有着不错的职业形象和收入,也多收到不错的教育,他们需要和行业的传统形象做切割——需要一个好听的标签,而不是一来就被贴上“卖保险的”而破了防,落得保险公司和增员对象双输的结果。
纵览过去几波代理人发展红利,无论是九十年代,还是这几年几乎哪个行业过得不好,入行销售保险者就越多。今天为行业输出最多“规划师”的地产、教培、互联网IT、金融就是最好的例子。
甚至有人笑谈,在某著名外资险企的事业说明会上,哪个行业不好,来的就多。一场人数不到10人的小型增员会,有一半来自同济毕业的房地产行业。
对大厂的“毕业生”而言,新的马甲,或许又能和老同事们“平起平坐”混一个圈子了,有的效果还不错。
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一些“毕业生”入行后立刻撬动了一批老同事的保险需求,像税优类型的“走量”产品,更是让老同事人手一个。更有甚者,还走出了“先毕业带动后毕业”的组织发展路径,吸纳了更多“毕业”的老同事。
上述循环再度诉说了:保险得先有人才能有业务的逻辑,专业再强,也需要发挥专业的地方。对于销售、保险销售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好的圈子”。
“增员面试没过,主要还是因为人脉源单一,且链接较弱”。
这是一位团队长总结增员失败的原因。
不同于传统路径,新的团队长们就算找到“好的圈子”,也不会走往昔的野蛮生长道路了。
一些团队长开始琢磨怎么搞一些可复制的新玩法,诸如“帮助团队伙伴打造小红书个人IP”“让你做个让人羡慕的生活家”“教你怎么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
3 专业又是什么?为啥海底捞不能学了传统路径的成功往往造成一种假象:和医疗、会计、法律等专业领域相比,理财产品、基金产品、保险产品类非合格投资者即可入手的“个人金融”产品,在销售环节上的专业壁垒不高。
对太多的消费者而言,投资的额度就这么多,涉及到的金融工具,多是常见的。至于投资策略,那更是非常单纯的。况且,个人金融领域深度有限,一个财经类本科生去小红书上看几篇“攻略”,基本就可以成为群里的“大神”。
如果如此理解专业,似乎专业也没有这么重要?个人金融的低壁垒很难让其成为战略层面的竞争力。实质上这仅是对专业的表层理解,准确而言,专业是执行层面的必备要素。
毕竟,准确识别客户的需求,推荐合适的产品,并做好客户的跟踪与服务,需要扎实的流程基本功、资源整合能力和销售经营理念。这是深层次的专业,是真正具有护城河的专业壁垒。
这也解释了保险专业知识难以帮助代理人真正打开局面的原因,他们缺乏的不仅是保险专业知识,更包含着对平台或者企业流程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需求。越是优增来的越需要这一能力的支持。
这也是当前诸多机构纷纷构建资源支持平台的原因,帮助代理人们打通十八路武学,甚至出现用力过猛的现象。
典型的就是受到海底捞和链家的启发,让代理人成为啥都能干的“万金油”。似乎代理人有了“十八般武艺”,这样就能卖出更多的保单。逻辑似乎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原因在边际成本。
提供便民服务,对拥有众多实体网点的链家而言,乃“举手之劳”,边际成本非常低。但对代理人成本或许很高,无论服务的时间还是递送的小礼物都是自讨腰包的成本,这也是一线代理人吐槽不断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偏离了保险的主业。
对海底捞而言,为顾客提供美甲也好、洗头也罢,各种服务花式整活都是围绕吃饭的核心的业务开展的,是为了在饭店留住消费者;场景是在饭店。
对于险企而言同样如此,“十八般武艺”傍身固然好,但还是要清楚谁主谁辅?切勿喧宾夺了主,那样成本算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