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程序中证据运用:关于新证据及一审、二审没有被采信的证据

房产小哥赵玉涛 2025-03-31 12:48:39

再审程序中证据运用:关于新证据及一审、二审没有被采信的证据

再审程序中证据运用指南:未被采信证据的转化路径一、再审"新证据"认定标准(四维要件)

1. 时间要素

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某房屋买卖纠纷中,卖方在终审后发现买方隐匿的原始合同原件,该证据虽客观存在于原审期间,但因对方恶意隐瞒构成"新发现"。原审结束后新形成某股权转让纠纷中,工商登记部门在原审结束后出具的股东变更登记档案,因登记行为发生于原审庭审后,可认定为新证据。

2. 不可归责性要件

客观原因举证标准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申请人提供:① 原审期间向法院提交的《鉴定申请书》② 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检材不完整"书面说明③ 终审后取得完整施工图纸的公证书三者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原审无法鉴定的客观障碍。

3. 证明力要件

关联性+颠覆性双重标准某借贷纠纷再审审查中,申请人提交的银行流水显示:① 争议款项实际转入案外人账户(关联性)② 直接否定原审认定的借贷合意(颠覆性)最终被采纳为再审新证据。

4. 程序正当性要件

排除主观过错原则某离婚财产分割案中,当事人持有但未提交的房产证因"担心激化矛盾"未在原审出示,法院认定属可归责于己方原因,不构成新证据。二、已提交未采信证据的处置规则

1. 禁止重复评价原则某买卖合同质量纠纷中,申请人再次提交:

原审已质证的《检测报告》原审判决书摘录(已详细论述不采信理由)法院裁定:该证据已纳入原审审查范围,不属新证据范畴。

2. 程序违法例外情形某劳动争议再审案中:

原审庭审笔录显示未对关键考勤记录组织质证判决书却将该证据作为认定事实依据法院依据《民诉法》第200条第(四)项裁定再审。三、证据转化实务策略

1. 证据补强方案

原证据类型

补强方法

成功案例

单方书面陈述

补充公证录音/现场勘验

某相邻权纠纷补充墙体开裂视频

孤证

调取关联案件裁判文书

某商标侵权案调取刑事判决

复印件

申请文书鉴定+证人出庭

某遗嘱继承案笔迹鉴定突破

2. 证据组合技术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

基础证据:术后护理记录(原审已提交未采信)补强证据:① 卫健委专项检查报告(新调取)② 同期同类病例诊疗规范(新发现)③ 三位医学专家论证意见(新形成)三组证据形成"证据立方体",成功启动再审。四、特别风险提示逾期举证转化禁区某建设工程款纠纷中,承包方持有却未在原审提交的:监理日志(日常保管)设计变更单(可随时调取)即使实质影响案件结果,仍被认定"可归责于己"不予采纳。证据保管要点重要书证办理保管箱寄存(某票据纠纷胜诉关键)电子数据及时区块链存证(某网络侵权案固定证据)证人证言同步公证录像(某交通事故案补强效力)

实务总结:再审证据运用本质是"程序正义与实体真实的再平衡",当事人应当:① 建立证据提交"三重时间戳"(发现时间、取得时间、形成时间)② 善用专家辅助人制度补强证明力③ 对原审证据瑕疵作"病历式解剖"唯有体系化运用证据规则,方能在再审程序中实现绝地反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