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会甩锅的皇帝:明明自己草率“捅了娄子”,却变成他人的批斗大会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3-07-10 12:13:41

作为封建王朝中最勤政的劳模皇帝之一,雍正帝的上位之路不可谓不坎坷,好不容易历经千辛万苦、靠着营造孤臣和明君人设拔得头筹,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先后击败了太子爷、八爷党,打动了父皇康熙,登上了皇帝位,

虽然自己明面上夺得了皇帝位,但雍正心里十分清楚:这屁股下的龙椅还不够牢靠,毕竟老八一伙儿实力还很庞大,如果自己不干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令朝野肃然,那么“传位十四阿哥”的诅咒将一直萦绕在自己的头顶之上,自己不仅将会被架空,而且还将背上弑父的骂名。

为此,雍正帝即位之初便开始了全面投入工作之中,以求政绩卓著。此时两件事情进入了雍正帝的视野:一件是科举考试,另一件就是继续追比国库亏空。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登基的雍正帝也想着将这两把火烧旺,于是他亲自出考题并且亲手封存,以防有人泄露,另外任命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和读书人的楷模李麸担任正负主考,以保万全;

对于国库亏空,雍正帝采纳隆科多的推荐人选,任命诺敏担任山西巡抚解决山西亏空一事,不曾想,诺敏半年就解决了,这让雍正忍不住激动,一不留神就赐给了诺敏“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态度之草率让精于政事的张廷玉都不禁擦了把冷汗。

事实证明,草率行事容易捅大篓子: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雍正一手经办封存的考题被他的宝贝儿子弘历泄露了出去,千挑万选出的张廷璐和诺敏居然都是背地里耍手段的小人:张廷璐纵容考题泄露还夹带了几名考生,诺敏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居然合伙欺瞒皇上,向山西富商借款填补“窟窿”,制造山西亏空一补的假象。

结果东窗事发,雍正的两大面子工程全都“人设崩塌”,沦为了笑柄,雍正气得咳嗽停不下来。众所周知雍正帝极为好面子,但是身边的张廷玉和十三爷居然也“落井下石”:不仅没有半点安慰,反而放出了马后炮:当初也觉得草率会捅娄子,但是不想伤了皇上励精图治的心;

面对雍正扔在地上的茶杯,明显的甩锅行为,张廷玉和十三爷愣是不去接,非得让雍正自己做的错自己承担,无奈雍正也只能自己弯腰去捡,这心里应该是凉到了极点。

这两件事的爆发直接让八爷党嘲笑了好一阵子,并且纠结满朝文武保举张廷璐和诺敏,为的就是留下这两个笑话,让雍正贻人口实、坐等架空。但是他们忽视了雍正的为人,这位能从凶险的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其个人能耐就不是一般的大,除了让人后背发凉的“冷面”颜容,还有的就是雍正高超的甩锅艺术。

虽然张廷玉和十三爷这两大心腹都不想接锅,但普天之下想接锅的大有人在。雍正上朝之时,当着大家的面下了罪己诏,对着门外的青天下了跪,言辞恳切地声称:要向天下人认错。后方果然出现了悲怆的“皇上”,然后扑通扑通全跟着下了跪。

雍正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立马脸一横眉头一皱,他又回到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君主模样,于是他起了身对着身后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们也起来吧。”随即登上皇位,开始了滔滔不倦的甩锅之举。

从雍正的剖析言辞之中,我们虽然也听到了雍正的自责:他急功近利了,爱护脸面了,但主要火力还是瞄准了张廷璐和诺敏,对其二人展开了疯狂批斗:虽然张廷璐和诺敏都是清官,也是廉亲王和隆中堂推荐的人选,官缘极好,自己受到了400分保举他们的奏折。但他们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卖几位上书房大臣的面子,二是让各省的亏空不了了之,对此朕决不能容忍。

雍正一番火力全开的批斗立竿见影:收获了孙嘉诚这个小迷弟。雍正越发来劲了,明明是自己草率行事捅娄子,眼下却全成了两位当事人的罪责:两位虽然为官清廉,但他们贪的是名,尤其是诺敏。正是因为诺敏知道自己急功近利,才给了他可乘之机,撒下了这弥天大谎。既然罪责全在这两个当事人,那必当严惩:对二人执行腰斩,在京官员全部去刑场观看,一个也不准告假!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雍正:明明是自己草率捅了娄子,结果演着演着,摇身一变成了他人的批斗大会,自己还化身成了裁判,那个声音喊得那叫一个掷地有声,仅此一例,雍正受封为史上最会甩锅的皇帝,应该没人异议吧。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3-07-11 14:04

    从《博物通书》看现代电磁学的中国起源  多情小宝 20-07-10 关注  1851年由美国来华传教士玛高温译述的《博物通书》是第一本中文电磁学著作,也是电气、电子、通信、计算机学科的第一本中文著作。 图1 《博物通书》封面注明年代:耶元1851年,西医士玛高温译述 “先轸”、“牛肉好吃”等网友认为,《博物通书》本系中国本土的科技著作,被传教士玛高温篡改为从西方向中国传播的科技著作。理由为:1、传教士玛高温是一个传教医生,怎么懂电磁学?2、《博物通书》中图画上的标记不是西文字母,而是“甲、乙、丙、丁”等中国的天干地支。3、《博物通书》中图画上的人物为中国人模样和装束。4、耶元1831年11月,法拉第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电磁感应的实验结果,而《博物通书》著述为耶元1851年,从西方传到中国的速度太快,这也不符合西方技术封锁的特点。5、将电磁称为为“气”,正是中国传统对电磁的描述方式。   以上理由均很有价值,但尚未构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