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臭小麦”更简单的做法了,只不过一般人受不了!

钓鱼小阁 2025-04-06 11:14:34

昨天写了“为什么拿小麦钓不到鲫鱼”的一篇文章,有钓友留言:自制臭麦粒针对鳊鱼,但经常钓到板鲫,还有鲤鱼和草鱼。刚好关于“臭小麦”我也想说一说,所以今天继续小麦的话题。

其实臭小麦我去年用了很多次,整体的情况和这位钓友说的差不多,能上鲤鱼、鳊鱼、草鱼,并且效果还不错。

唯一的区别就是我没怎么上鲫鱼。这位钓友也说了麦子对鲫鱼吸引力不是太大,我很认同。

小麦和玉米一样,做法有好几种,配方就更多了,但要说最简单的,那还得是冷水发酵,做成臭小麦、臭玉米。

没有繁琐的步骤、不需要复杂的配料,需要的只是时间,你把生麦子直接泡水里,泡个几天泡到发臭,就成了,夏季天热只需要二三天。

就这?

对,就这!

就这能钓到鱼么?

我不能保证你们能钓到鱼,但我是钓到了,而且江河水库都试过,可以,效果还不错。综合考虑,它是要优于大部分一般的做法的。

制作简单、成品低,这两个就已经是很大的优势了。而且这种做法就和食物掉入水中后自然发酵一样,鱼没啥警惕性。

去年的时候刚开始我用的是玉米,目标是大鲤鱼,用过很多种做法,能上鱼,但没有哪个配方是效果特别突出的。

后面我就开始偷懒,煮熟后啥也不加用塑料袋装起来往冰箱一丢,随用随取。后面连冰箱都懒得放了,直接丢后备箱,一晚上就馊了,刚开始发酸、后面发臭。

我懒得管,继续用,也能上鱼。下面这个就是用臭玉米上的。

玉米比较硬,所以煮一下,麦子不用煮,泡几天就能泡软。之所以后面把玉米换成麦子,是因为玉米比较粗,适口性没有麦子好,我们这边资源实在是不怎么样,大鲤鱼少且难钓,为了降低空军率我才换的小麦。

换了以后效果很明显,上鱼率提高了,只是弊端也显露出来了,咬钩的鲤鱼相对来说个体没有用玉米钓的大。而且在抗小鱼闹窝这方面麦子比不过玉米,这很容易想通,麦子个体小、小杂鱼还是吃的进。

江里钓了之后,我又去了我们当地一个废弃的水库,这水库钓的人很多,白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多的时候二三十个。

里面以鲫鱼鲤鱼为主,也有鳊鱼草鱼翘嘴,我用臭麦子把这些鱼种都解锁了(鲫鱼没怎么上),但据当地的钓友说,这水库的草鱼鳊鱼并不好钓,尤其是鳊鱼,很少有人钓上来,草鱼偶尔有人钓到,但基本是一二条,没有像我们这样每次钓好几条的。

不过关于这一点,我并不认为完全是饵料窝料的功劳,主要在于钓法。在那钓的人99%都是手竿,大多使用5.4~7.2米的鱼竿,就只有我和我朋友是用的滑漂。

虽然我们钓的也不远,只比他们远一丢丢,但有时候就是这一丢丢的距离就决定了成败。

有意思的是,我们只钓了2次,等第三次去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用起滑漂了。

只不过即使他们用滑漂,依然钓不好。因为打窝方式也不一样,在那钓的,要么打重窝然后等着,要么不打窝,只挂两颗玉米等着。

我们去都是打小窝,然后一边钓一边补(小白条和小翘嘴蛮多,会消耗窝料),当然每次补窝也是少量,确保鱼进窝有东西吃、但又吃不饱。

说这个经历是为了防止有些钓友盲目跟风,一听臭小麦好用马上就去做,最后因为钓法或者其他问题导致钓不到鱼,却把问题归结于饵料,跑过来骂我忽悠人。

其实我是不太推荐新手用这个的,因为很臭,太臭了,手抓过以后味道能残留很久,会有一种“手都不能要了”的感觉。

臭就算了,做法还简单、还不需要加什么佐料,这样一来有些人心里反而不踏实,用的时候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钓个一会儿没口,就认为肯定是饵料不靠谱。

新手的话还是用常规的做法比较好,煮熟、沥干、晾凉,加点药酒加点蜂蜜加一包牛b鲫,最后再搞点白酒啤酒进去,闷个一晚上就可以用。

老钓手、有一定基础的钓友,可以尝试用臭小麦臭玉米,在那些钓烂了的地方、对付那种比较狡猾、不爱开口的鱼,我觉得效果还可以。

如果你们心里实在不踏实,非要加点什么,可以加一点点阿魏酒或者阿魏水,缺点是更臭了,优点是鱼来的快一点(进窝的鱼咬钩也快一点),而且能提升钓到大鱼的概率。

0 阅读:0

钓鱼小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