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前一天,北京市委书记向毛主席检讨,毛主席:吴德有德

周起铭啊 2025-03-18 11:25:51

吴德是河北丰润人,出生于1913年,父亲以种田为生,虽然终日劳碌,但一年下来,仅能勉强维持温饱。转眼间,吴德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村子里有钱人家的孩子都背着书包进了学堂,吴德也十分渴望能读书。父亲和母亲商量之后,咬牙把他送进了学堂。吴德知道家里供自己读书很不容易,因此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格外努力。

从小学到初中,吴德的成绩一直很好,1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平的一所高中。在当时,农村贫苦人家的孩子能到北平念书是十分少见的,一时间,亲戚朋友都赶来祝贺,不少人说吴德日后肯定会成为“党国大员”。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到北平读书后的吴德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走上了和国民党对抗的革命道路。

1933年,吴德加入了共产党,一开始从事工运工作,担任过华北铁路总工会职工部部长。由于工作出色,不久后调任北平市委副书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德被派到冀东工作,经过周密的组织和准备后,他和高志远、李云昌等人共同领导了冀东武装起义,建立了冀东抗日联军。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抗联主力决定西撤平西整训,吴德则留在了冀东坚持游击战争。

1940年,吴德当选为七大代表,赶赴延安,途中不幸和日军遭遇。借着地形的掩护,吴德一行人坚持到了天黑,最终在夜色的掩护下成功突围。抗战胜利后,吴德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先后在冀热辽和晋察冀等地任职,主要从事组织和党政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吴德担任过平原省委书记和吉林省委书记。1966年,吴德进京任职,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

1971年8月,为了解决第三次庐山会议的一些遗留问题,毛主席决定南巡,并说:“陈伯达周游华北,到处游说。我要学他的办法,打草惊蛇,到南方去游说各路诸侯,打打预防针。”南巡期间,毛主席多次召见所在地的军政要员谈话,并对林彪和他手下的“四大金刚”提出了批评。9月上旬,毛主席乘专列返京,到达丰台车站后,他召见了吴德、李德生、纪登奎和吴忠四人。

谈话时,毛主席把重点放在了第三次庐山会议上,他对吴德等人说:“庐山会议,不设国家主席,我不当主席讲了6次,他们却搞突然袭击,我说过,是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当时吴德作为北京市委书记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被分在了华北组,担任副组长,组长是李雪峰。陈伯达、郑维山和汪东兴等人也被编入了华北组。

会议开幕后,林彪作了讲话,第二天下午,华北组开小组会,讨论林彪讲话,陈伯达第一个发言,讲了一通“天才论”和设国家主席问题。吴德由于临时有事情,没有参加这次讨论,所以不知道陈伯达发言的内容。当天晚上,华北简报组的工作人员拿着要付印的简报来找吴德签字,吴德见李雪峰等人已经签过字了,就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个简报就是后来著名的六号简报。不久后陈伯达受到批判,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也做了检查。

这一次在丰台车站,毛主席重新提到了第三次庐山会议,吴德见状就插话说:“主席,庐山会议时,我没有看六号简报的内容,就签了名,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我要向主席和中央深刻检讨错误。”毛主席听后挥了挥手说:“没有你的事,当时你算老几?你也不是他们的人。”随后他又加重语气地说出了4个字:“吴德有德。”毛主席的这个评价,令吴德深受感动。“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他和吴忠奉命指挥卫戍区的部队,处理相关事宜,将不利影响减弱到了最小的程度,立下了大功。后来吴德又参加了粉碎“四人帮”的行动,再立新功。1995年,吴德病逝,享年82岁。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