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线材,经常购买线材和给器材换线,可以说是音响发烧友最具有标志性的特征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两个字去掉。
非音响发烧友很多人根本是不相信线材会改变和影响声音的。他们普遍根据中学物理的知识认为线材只要导电就OK了,不会影响声音。坚信线材影响和改变声音的,就是音响发烧友这个群体。
这篇小文不打算探讨为什么线材会影响声音,只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音响发烧友们如此喜爱玩线?
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线材确实能改变声音”而且“不同的线材声音很不一样”。假如线材确实不影响声音,发烧友们给自己的器材换信号线,换电源线,换数字线,换USB线,换网线,换直流线,然后全部只是换了个寂寞,搞来搞去声音都是一样的,都是心理暗示等,你真的相信心理暗示会让那么多发烧友们多年长时间反复折腾个不休?有没有哪个资深发烧友在玩到最后,感慨“这么多年原来玩的都是皇帝新装”。可曾有过这样的发烧友?没有的,一个都没有。
发烧友在线材上愿意投入的多少是存在差异的,有些人愿意多投一些,有些人喜欢少投一些。有些人非要买顶级线甚至各家旗舰,有些人认为线材中档就行了,没必要投入太多。这些差别是有的。但是,没有资深发烧友会认为线材声音是一样的。
发烧友喜欢和热衷于玩线,有一个坚强而重要的理由——三大件主器材不方便经常更换,而线材作为音响附件或者叫周边,可以经常更换,带给主人新的感受。
所以酱油贵过鸡是很正常的事情。老有人不理解为什么附件可以贵过主角,其实很简单,音源、功放、音箱,三大件要更换是很麻烦的事情。小喇叭还好,落地大音箱,是想换就随时能换的吗?每个月家里搬进搬出一对大音箱试试?折腾死人。几十斤的功放经常折腾也是麻烦得很的事情。所以发烧友搭配好一套系统之后,一般不会轻易去动三大件。
在三大件不动的情况下,听腻了怎么办?再高级的器材,对每天面对它的主人来说,也会腻味的。能带给主人“新意”的,其实也就是靠线材和避震玩具等“附件”了。它们能微妙地改变声音,带给主人新的感受;有时能提高声音素质,让三大件器材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这是很多发烧友舍得花钱在线材上的主要原因。为什么酱油可以贵过鸡?因为那一只鸡可能是主人十分钟爱而不愿意换掉的,而配上高级的昂贵酱油佐料,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鸡的潜力。不少发烧友十分钟爱正在使用的某音箱或者某功放,轻易不肯换掉它,而搭配高档的线材,正是为了让心爱的器材有最佳的发挥。所以,我再说一次,酱油贵过鸡,是出于很正常的人类心理,而不是“非理性”。
不过,就像我前面所说,我接触过的资深发烧友并不是每一个都越买越贵,最后都用上了顶级豪华的线材。也有些资深烧友停留在中级线材,甚至不贵的某些“高性价比”线材。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因为高档线材,尤其是一些昂贵的欧美牌子的高级型号,声音往往有着很强的个性,或者叫“脾性”。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有时仅仅一副美国的喇叭线,可以让一套纯英国声的系统变成带有明显的美国声风格,仿佛成了美国声系统。
高档欧美线材的“脾性”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搭配不那么容易,不是说空降在任何系统里都会自动合适和出好声,需要尝试搭配,需要用对地方。其次,最后变成“听线材声音”了,线材的音色给系统太多的浸染。不是每个发烧友都喜欢“听线材的声音”。换句话说,线材本身太“强大”的话,它的声音去主导系统了,存在感过强了,未必好。
当然,也有些高档的线材是脾性少的。素质高而存在感低。线材怎么做,怎么算好,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HI-FI音响是一个缺乏客观标准而充满着主观成分的领域。
总的来说,世界上音响发烧圈子里有那么多线材厂家,各有各的理念、选材、制作工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范围。这就让音响线材成为一个很好玩的东西。花一些钱,无需动大件,无需担心家人问“怎么又换功放了?藏私房钱了吧!”而能够获得声音方面新的体验及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音响发烧友那么喜欢玩线。
(完)
我不追求什么单晶铜线,不追求镀银线,纯银线,也不追求镀金镀铑接头,我玩西电线材,那种线材,外皮破破烂烂,但是里面的铜线非常漂亮,不用接头,直接拧在功放,音箱的接线柱上,玩西电线材的人一般不喜欢现代的各种成品线材的,我那套音响,功放,音箱也是小W,线材却是非常古旧,破破烂烂的,我朋友来看到就说几个W的音响,是配不起专用的音频线喇叭线吗,实在不行买一卷喇叭线也才一两百块钱,要用这种从废品站或者垃圾堆里捡来的破烂线,这是什么操作[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我说我这线材,垃圾堆里可没有,废品站也没有,
耳机换线最明显